華文網

國務院發文要求建設養老體系、完善養老服務,業內人士指出 推進“醫養結合”床位性質和醫保結算是難點

□資訊時報記者 貝貝 通訊員 王葳

“養老”話題近期又受到關注。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以“醫養結合”模式對“廣州新海頤養苑”進行運作,該養老院將養老服務與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結合,以專家會診、雙向轉診等方式,為有需要老年人及時提供醫療服務,平時也安排了醫生定期查房。

又如2016年8月24日,在廣州市黃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與黃埔區老人院合作共建的“醫養結合”養老院正式運作,

這項全國首個“垂直醫養”專案中,黃埔區老人院2期工程“頤壽樓”1至4層設置了藥房、門診、康復治療區、老年病科及康復醫學科病房對老人院內的老人提供醫療養護服務,同時還與醫院建立了專家會診、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

另外,像去年9月1日,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排隊看病拿藥,現在只要在老人院中就能看病,方便得多,“而且醫生都是醫院裡面的專家,

看病還是信得過”。

對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醫務科科長余冬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醫療力量不足是目前老人院發展的一個障礙。例如老人院中的老人出現突發健康狀況,如心梗發作、腦梗等,一般老人院處理都是護理員或工作人員電話與醫院聯繫,再由醫院派救護車把老人接入醫院收治治療。“實際上這樣做是非常耽誤時間的,首先是醫院方面只能在電話裡瞭解老人的狀態,

無法第一時間作出判斷病情,其次是像心梗、腦梗等老年人常見疾病,非常講究搶救‘黃金期’,如果未能及時有醫護人員介入搶救,這很容易會導致老人出現不可逆損害。”餘冬冬認為,若在老人院中實施“醫養結合”,老人將獲益良多。例如老人在出現突發情況後,巡診人員、同住人員甚至患者自己都可以立刻向駐老人院內的醫生發出提示,
醫生也可對老人的情況進行初步診斷並作出應對措施,再通過與醫院此前建立的轉診綠色通道,將老人分病症收治入院。

“從醫院角度來看,‘醫養結合’就相當於醫院在老人院中的延伸設置,對老人家健康問題處理、轉診實際上就是院內對接。”

障礙

床位算誰的?部分細則仍需明晰

雖然“醫養結合”是養老服務業中探索的主要方向,但在業界看來,“醫養結合”並非是簡單“老人院+醫院”表面合作。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養老與醫療分屬民政和衛生兩大體系管理,政策所給予的管理、優惠等措施都並不相同,因此需要針對“醫養結合”明晰制定相關細則,“醫養結合”才能有效落地。

其中,老人院床位性質就是醫養結合中需要解決的難點之一。據記者瞭解,在現有政策下,老人院床位只能進行居住和養護,不能像醫院床位那樣提供相關的治療服務。假如老人院與醫院共建“醫養結合”,則意味著醫院需以“延伸機構”的形式在老人院中設置醫療床位。餘冬冬表示,目前廣醫五院與黃埔區老人院的醫養結合專案中,在老人院中用於治療的床位共計60張,這60張床位均算入廣醫五院的總床位數中。

對此,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養結合”專案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在現有政策下,很多醫院在醫養結合專案中仍然是持觀望狀態,其中床位性質方面就是一大問題。由於醫院與老人院合建醫養結合專案中,醫院方面設備、藥品及人員均需進駐在老人院內,並且按照醫院本身級別達到與醫院相一致的運作率才能出現“不虧損”,假如醫療床位數目過少、周轉率低,對醫院而言則有可能帶來較大的運營負擔。

“但如果把老人院都納入醫療床位,則有可能出現另外的問題,以一家500床位的老人院為例,假如床位均算作醫院的醫療床位,這有可能與國家限制公立醫院規模的大方向相悖。”

除床位外,醫保方面如何結算也是“醫養結合”需要突破的方面。以廣醫五院“垂直養老”項目為例,目前醫療床位收費和醫保報銷標準按照三級醫院的收費標準進行。餘冬冬坦言,目前“醫養結合”方面的醫保報銷細則仍然在與衛計部門進行溝通,“從老人的經濟問題考慮,收費上其實應該相應調低一些,既不能純粹按三級醫院來收費,也不能按一級醫院那樣收費,我認為由政府投入一部分、醫院和養老院承擔一部分,這樣三者承擔,這樣讓老人院老人享受更多福利”。

假如老人院與醫院共建“醫養結合”,則意味著醫院需以“延伸機構”的形式在老人院中設置醫療床位。餘冬冬表示,目前廣醫五院與黃埔區老人院的醫養結合專案中,在老人院中用於治療的床位共計60張,這60張床位均算入廣醫五院的總床位數中。

對此,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養結合”專案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在現有政策下,很多醫院在醫養結合專案中仍然是持觀望狀態,其中床位性質方面就是一大問題。由於醫院與老人院合建醫養結合專案中,醫院方面設備、藥品及人員均需進駐在老人院內,並且按照醫院本身級別達到與醫院相一致的運作率才能出現“不虧損”,假如醫療床位數目過少、周轉率低,對醫院而言則有可能帶來較大的運營負擔。

“但如果把老人院都納入醫療床位,則有可能出現另外的問題,以一家500床位的老人院為例,假如床位均算作醫院的醫療床位,這有可能與國家限制公立醫院規模的大方向相悖。”

除床位外,醫保方面如何結算也是“醫養結合”需要突破的方面。以廣醫五院“垂直養老”項目為例,目前醫療床位收費和醫保報銷標準按照三級醫院的收費標準進行。餘冬冬坦言,目前“醫養結合”方面的醫保報銷細則仍然在與衛計部門進行溝通,“從老人的經濟問題考慮,收費上其實應該相應調低一些,既不能純粹按三級醫院來收費,也不能按一級醫院那樣收費,我認為由政府投入一部分、醫院和養老院承擔一部分,這樣三者承擔,這樣讓老人院老人享受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