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於學軍:縮表現象嚴重影響宏觀經濟四大方面

金融界網站訊由科博會組委會辦公室聯合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信託業協會、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等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金融論壇”於6月7~8日在京舉行。

論壇圍繞“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題展開,來自海內外的金融專家學者就金融體制改革與資本市場未來趨勢展開頭腦風暴。

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大會上介紹,中國當前的金融業發展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可能正是危機形成的延續。

於學軍在大會上著重講述“縮表”一詞當前的意思。他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迅速擴張為例,指出其最高時一直維持在4.5萬億美元,主要因為美聯儲投放貨幣。隨著美國經濟的穩定,美聯儲開始在2014年的時候正式宣佈退出貨幣政策,以後就不再增加資產負債表,不再購買這些有價證券。“在2015年的12月美聯儲第一次加息,去年12月末是第二次,

今年3月是第三次加息。現在聯邦批准利率已經提高到0.75%到1%,最低的時候大概是0%到0.25%,這樣接近零利率的水準。”

於學軍指出:“中國與美國大相徑庭,中國目前發生的所謂縮表現象不是僅指中央銀行,而是整個的銀行系統,包括今年開始的MPI的考核,規範銀行業務,尤其是表外資產內的業務,並由此形成了疊加效應,從而造成了金融資產負債表中,這裡面包括理財、信託等大幅的收縮,

這就形成所謂的縮表現象。”他強調中國的縮表和美國的縮表講的概念不完全一樣。

于學軍先生也分析了中國和美國的情況,其縮表的不同點在哪兒,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美國是由官方提高,中國則是民間的概念;

二,美國僅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有問題,而中國則泛指所有的金融業。

說到“縮表”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於學軍指出四點:

一,近兩年中國出現嚴重的貨幣信用過度膨脹的問題,

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不符合去杠杆的總體的要求。

第二,貨幣信用過度膨脹推動固定投資和房地產持續增加火熱,這是2016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恢復較高增長的主要的推動力,這是我認為2016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我們有所回升,它的主要的推動力量就是固定資產的投資和房地產市場。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超過81%,持續上升,

就是它這個比例在持續的上升當中。所以國外看來也有很普遍的講中國的經濟是專投經濟,這樣的一個狀態也使中國的整體經濟快速的上升,這是這兩年的一個資料。

第三,形成嚴重的資產泡沫化現象,不得不進行控制,這是從去年11月以後大家也感覺到其實我們宏觀調控的政策還是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形成整體金融機構的縮表現象,為什麼會縮表,怎麼形成的?於學軍認為就是調控政策發生了一個改變。

第四,隨著金融機構表外業務的大幅收縮,一定會影響基建房地產等固定資產的投資,從而重新產生經濟增長層加的問題。

最後,於學軍總結,國家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經濟恢復增長主要的動力是風險投資和房地產市場,而縮錶帶來了大的影響,所以縮表對中國今年下半年經濟的增長,是層加的概念。

(以上內容摘自嘉賓演講文字實錄,未經嘉賓本人審核)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怎麼形成的?於學軍認為就是調控政策發生了一個改變。

第四,隨著金融機構表外業務的大幅收縮,一定會影響基建房地產等固定資產的投資,從而重新產生經濟增長層加的問題。

最後,於學軍總結,國家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經濟恢復增長主要的動力是風險投資和房地產市場,而縮錶帶來了大的影響,所以縮表對中國今年下半年經濟的增長,是層加的概念。

(以上內容摘自嘉賓演講文字實錄,未經嘉賓本人審核)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