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分來了|“陰陽平衡”,晝夜平分

春分這個節氣無法抑制的想到了初一時候學的世界地理。

還記得當年畫的生無可戀的地球和太陽光線嗎

二分二至的時候,太陽光線和赤道的夾角分別是多少呢?

春分的時候是90度。

可以說是最好畫的那幅圖,春分太陽光平分天下,天下的晝夜長短都是一樣的。學中醫的同志們似乎我們終於迎來了“陰陽”最為平衡的一天。一年只有兩次哦,下一次要等到半年後的秋分了。

在北半球很多地方,春分也是年復一年的起點,

如波斯新年,又叫作伊朗新年(Nowruz)即在春分。跟中國的春節一樣,他們會在春分時慶祝一周,前幾天走親訪友,互祝新年快樂。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在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也都是把春分作為新年的習俗。

春分還有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平分春色”

過了立春、雨水、驚蟄

春天都過去一半了

害羞的春姑娘也不再半遮半掩

毫不羞澀的來到我們面前

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氣溫已穩定達到10℃,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

驚蟄三候·花信風

世界範圍內專門有一門學科是物候學,專門研究季節變化而出現的週期性事物現象,一般指動植物的季節性行為和地理景觀的季節演替,一般指的是自然物候。

而我們中國在《淮南子》上就有物候的記載了,而且不局限于自然候應,還包括了天象和農事活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源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是專門描述物候的書,在描寫節氣的文章中被引用的頻率非常高。

後來還出現專門反映花的物候—二十四番花信風。

總之,七十二候和花信風都是兩件古代自然物候作品。

春分之日元鳥至,即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

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如果燕子不來,說明這一年裡會發生婦女不孕的現象。

一候元鳥至

春分後五日,雷乃發聲,如果春雷發不出響聲,說明諸侯國會失掉百姓

雷公電母

二候雷乃發聲

再五日,始電,如果不出現閃電,說明君王沒有威嚴,“望之不似人君”。

三候始電

春分·花信風

一候海棠

還記得去年看過的《大魚海棠》嗎?海棠花自古就招中國老百姓的喜愛,海棠花在宋代時被視為“百花之尊”。唐代齊己有一首《海棠花》:“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梨花具有美人功效哦,姑娘們要牢牢記住了。“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為一人去。”

《梨花仕女圖》

二候梨花

三候木蘭,木蘭花,象杯子的形狀,多是紫紅色和白色,有六個花瓣,樹幹的木質會發出香氣,木蘭花開時,傲立枝頭,讓人生出敬仰之感,人們常用木蘭花象徵高貴的靈魂。“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三候木蘭

春分農事

祭日

在古代,春分是祭祀的重要節日,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習俗。難道你不覺得祭日是一種對大自然表達敬畏的節日嗎,敬畏大自然,我們才更會乖乖的順應自然天道,過著更加健康平和的生活。據說祭日儀式非常隆重呢,玉帛、禮樂、祭品、三跪九拜都是必不可少的。

吃春菜

春分的時候,野外的有些野草已經成氣候了,可以采來吃了,說起來自從上了大學就沒有在家裡待過春天了,記得那年高三,媽媽采來了一種叫做“老郭頭”的野菜,那種野菜生的很少很少,只有那麼一點點菜,媽媽都給我吃了。現在接近三月了,我媽媽經常會說“三月茵陳,四月蒿”,要趁著茵陳正嫩,采茵陳做野菜吃,通常使用老山東的做法“豆沫飯”

送春牛

春牛圖就是祈盼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這個習俗源自周代,歷代沿襲。南宋詩人陸游有“老夫一臥三山下,兩見城門送土牛”的詩句,描述的就是送春牛的景象。可以看出早期的春牛是由泥塑的,到了清代,便換成了紙紮的。春分這天,人們會挨家挨戶的送春牛圖。

春分思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by 徐鉉

對我們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而言,春分才意味著真正的春天,人們脫去層層疊疊的冬裝,女孩子裙裾飄飄,男孩子神采飛揚,就到了思春的時候,正是“春山處處子規啼,亦是春心擾傷時。”

如果按照《周禮》來說,男女約會Σ( ° △ °|||)︴竟成了必須要做的功課,不然還會被罰。哇,到了春天,連禮法大於天的古代,對男女之情都開明開放了許多。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from 《周禮·媒氏》

為什麼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呢,原來春天的陽氣自冬至開始後升起後,到了春分,也就是中春,已經到了相對濃郁的階段,春女感陽氣而思男,所以有“春女思的說法”。

思春之時,自然要做點思春之事

放風箏

春分放風箏,正式釋放春心好時機。清氣上升、微風飄蕩,最適合放風箏。大家可以放風箏來活動筋骨,消除“春困”和“鬱悶”。

簪花

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

春分賞心樂事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

你豎雞蛋了嗎?

春分這一天最好玩的莫過於“豎雞蛋”。春分日,南北半球晝夜等長,地球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雞蛋較容易豎立。不過達芬奇可不管這些,他都是粗暴的把,雞蛋殼磕破立到桌子上去。

其實,雞蛋的身上有許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間的距離在0.5~0.8毫米。根據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和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合適的“小山”,這個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此外,生下4~5天的雞蛋,雞蛋的重心下降,這個時候比較有利於豎立。

踏青

民間將春分算作踏青的正式開始,宋代詩人歐陽修在《阮郎歸》裡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大好時光別錯過,一定要出去浪的。

南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春分養生

保持人體的陰陽調和

春分平分寒暑、晝夜,是一年之中氣候較為溫和的時節,此時雨水充沛,陽光明媚,草木生長繁茂,人體也處於較為旺盛的時期,血液流動加快,激素分泌活躍。但此時高血壓、痔瘡,以及過敏性疾病都容易發作,天氣的變化也容易引起腹瀉、流感等疾病。

在生活起居上

要適當鍛煉,規律睡眠,不要過分勞累,保持愉快的精神狀態和平和的心態。在飲食方面應該少吃寒、熱、刺激的食物,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選擇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可以選擇使用春筍、萵苣、豆苗、韭菜、桑葚、櫻桃等時令蔬果。

節氣中藥·蕪花

芫花(Daphne genkwa)是瑞香科瑞香屬的落葉小灌木。

芫花的分佈比較廣,從河北到福建以及臺灣,北至四川均有分佈。芫外花除了是漂亮的觀賞植物外,還可以入藥。《本草綱目》裡記載,以嗅其氣頭即涔涔作痛故名頭痛花(筆者並沒有感覺到);花蕾可治水腫和祛痰;根可以用來毒魚;全株可作農藥,煮汁殺蟲效果不錯;皮可以用來造紙和造棉;萬能小選手呢!

比較有意思的是,芫花的枝條皮非常堅韌,可以作為抽打陀螺的鞭子,怎麼都用不斷的,可能是被很多人扒了枝條皮,蕪花的花朵並不常見,不過一開花就是淡淡的紫色,淡雅溫柔,真讓人想不到這是一種有毒的中藥。“藻戟遂芫具戰草”,十八反詩裡的第三句。所以說蕪花千萬不要跟甘草一起用。

-end-

春分你思春了嗎?

(配樂來自山東民謠歌手程璧《我想和你虛度時光》專輯)

本文由 “中醫同城” 原創出品,作者半夏。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海棠花在宋代時被視為“百花之尊”。唐代齊己有一首《海棠花》:“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梨花具有美人功效哦,姑娘們要牢牢記住了。“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為一人去。”

《梨花仕女圖》

二候梨花

三候木蘭,木蘭花,象杯子的形狀,多是紫紅色和白色,有六個花瓣,樹幹的木質會發出香氣,木蘭花開時,傲立枝頭,讓人生出敬仰之感,人們常用木蘭花象徵高貴的靈魂。“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三候木蘭

春分農事

祭日

在古代,春分是祭祀的重要節日,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習俗。難道你不覺得祭日是一種對大自然表達敬畏的節日嗎,敬畏大自然,我們才更會乖乖的順應自然天道,過著更加健康平和的生活。據說祭日儀式非常隆重呢,玉帛、禮樂、祭品、三跪九拜都是必不可少的。

吃春菜

春分的時候,野外的有些野草已經成氣候了,可以采來吃了,說起來自從上了大學就沒有在家裡待過春天了,記得那年高三,媽媽采來了一種叫做“老郭頭”的野菜,那種野菜生的很少很少,只有那麼一點點菜,媽媽都給我吃了。現在接近三月了,我媽媽經常會說“三月茵陳,四月蒿”,要趁著茵陳正嫩,采茵陳做野菜吃,通常使用老山東的做法“豆沫飯”

送春牛

春牛圖就是祈盼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這個習俗源自周代,歷代沿襲。南宋詩人陸游有“老夫一臥三山下,兩見城門送土牛”的詩句,描述的就是送春牛的景象。可以看出早期的春牛是由泥塑的,到了清代,便換成了紙紮的。春分這天,人們會挨家挨戶的送春牛圖。

春分思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by 徐鉉

對我們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而言,春分才意味著真正的春天,人們脫去層層疊疊的冬裝,女孩子裙裾飄飄,男孩子神采飛揚,就到了思春的時候,正是“春山處處子規啼,亦是春心擾傷時。”

如果按照《周禮》來說,男女約會Σ( ° △ °|||)︴竟成了必須要做的功課,不然還會被罰。哇,到了春天,連禮法大於天的古代,對男女之情都開明開放了許多。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from 《周禮·媒氏》

為什麼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呢,原來春天的陽氣自冬至開始後升起後,到了春分,也就是中春,已經到了相對濃郁的階段,春女感陽氣而思男,所以有“春女思的說法”。

思春之時,自然要做點思春之事

放風箏

春分放風箏,正式釋放春心好時機。清氣上升、微風飄蕩,最適合放風箏。大家可以放風箏來活動筋骨,消除“春困”和“鬱悶”。

簪花

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

春分賞心樂事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

你豎雞蛋了嗎?

春分這一天最好玩的莫過於“豎雞蛋”。春分日,南北半球晝夜等長,地球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雞蛋較容易豎立。不過達芬奇可不管這些,他都是粗暴的把,雞蛋殼磕破立到桌子上去。

其實,雞蛋的身上有許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間的距離在0.5~0.8毫米。根據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和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合適的“小山”,這個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此外,生下4~5天的雞蛋,雞蛋的重心下降,這個時候比較有利於豎立。

踏青

民間將春分算作踏青的正式開始,宋代詩人歐陽修在《阮郎歸》裡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大好時光別錯過,一定要出去浪的。

南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春分養生

保持人體的陰陽調和

春分平分寒暑、晝夜,是一年之中氣候較為溫和的時節,此時雨水充沛,陽光明媚,草木生長繁茂,人體也處於較為旺盛的時期,血液流動加快,激素分泌活躍。但此時高血壓、痔瘡,以及過敏性疾病都容易發作,天氣的變化也容易引起腹瀉、流感等疾病。

在生活起居上

要適當鍛煉,規律睡眠,不要過分勞累,保持愉快的精神狀態和平和的心態。在飲食方面應該少吃寒、熱、刺激的食物,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選擇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可以選擇使用春筍、萵苣、豆苗、韭菜、桑葚、櫻桃等時令蔬果。

節氣中藥·蕪花

芫花(Daphne genkwa)是瑞香科瑞香屬的落葉小灌木。

芫花的分佈比較廣,從河北到福建以及臺灣,北至四川均有分佈。芫外花除了是漂亮的觀賞植物外,還可以入藥。《本草綱目》裡記載,以嗅其氣頭即涔涔作痛故名頭痛花(筆者並沒有感覺到);花蕾可治水腫和祛痰;根可以用來毒魚;全株可作農藥,煮汁殺蟲效果不錯;皮可以用來造紙和造棉;萬能小選手呢!

比較有意思的是,芫花的枝條皮非常堅韌,可以作為抽打陀螺的鞭子,怎麼都用不斷的,可能是被很多人扒了枝條皮,蕪花的花朵並不常見,不過一開花就是淡淡的紫色,淡雅溫柔,真讓人想不到這是一種有毒的中藥。“藻戟遂芫具戰草”,十八反詩裡的第三句。所以說蕪花千萬不要跟甘草一起用。

-end-

春分你思春了嗎?

(配樂來自山東民謠歌手程璧《我想和你虛度時光》專輯)

本文由 “中醫同城” 原創出品,作者半夏。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