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南省政協匯智古茶樹保護及茶產品創新發展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產品品質

人民政協網雲南6月7日電(記者呂金平 通訊員高月英 劉霞)如何依託雲南茶葉獨特的資源優勢,搶抓歷史機遇,把雲茶產業發展成為雲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茶區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成為雲南省政協關注的重點課題。

雲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白成亮、副主席喻頂成分別帶隊,赴臨滄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等地開展調研。

5月22日,調研組來到保山市昌甯縣漭水鎮黃家寨古茶園,剛進茶園,調研組成員就被一株株上千年古茶樹震驚了。

這裡的每一棵古茶樹都經過了“掛牌”登記,標牌上詳細標明了茶樹的歸屬資訊。

昌甯縣常務副縣長夏紅軍向調研組介紹說,昌甯縣將古茶樹列入古樹名木保護範圍,制定出臺了《昌甯縣古樹茶資源保護暫行辦法》,成立古茶樹保護協會,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力量,實施古茶樹掛牌保護、認領保護等措施,落實管護責任,對古茶樹群落實施重點保護。

調研組認為,昌寧縣在實施古茶樹保護上花了心思,在合理開發和利用古茶樹資源的同時,讓古茶樹這一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值得其他產茶區借鑒。調研組建議,雲南茶產業發展要由注重產量向注重產品品質,由注重種植向注重產品安全轉變;著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斷提升茶葉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產業發展模式的創新,營造綠色生態茶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