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紐約 MoMA 這一次的改造會成功嗎?反正承諾“更多元”就不是壞事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佈,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耗資 4 億美元的最終擴建方案在上週四正式揭幕,比起翻修後的全新面貌,更令人詫異、也更具爭議性的是其背後隱含的資訊——現代藝術博物館還不夠現代。

一直以來,MoMA 的各個畫廊展廳都遵循嚴格分明的藝術領域來劃分,

其中的展品主要為著名藝術家的作品,並且這些藝術家大部分都是白人。而根據新的擴建計畫,這座藝術博物館將會試圖擺脫其一向以來的形象,採用更豐富的形式,展出更多其他少數種族藝術家和女性藝術家的作品。

多年來,這座博物館進行過數次小修小改,博物館的高管們也一直希望能對這座位於曼哈頓中城的博物館大樓進行徹底性的升級翻修,使其更設計更精簡流暢。

而最近一次的翻修是在 2004 年,由日本建築師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負責設計,耗資 8.58 億美元,結果卻導致了過度的擁擠。

新的翻修方案會擴建更多的展廳空間,重新設計主大廳,進行諸多外觀上的改造翻修,並且將會重新審視博物館的藝術收藏品和其多樣性,這也代表著 MoMA 正努力展現出更開放的姿態,試圖打破其創始人阿爾弗雷德•巴爾(Alfred Barr)所定義的界限。

博物館館長格蘭•羅瑞(Glenn D. Lowry)在 MoMA 內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對我們建館最初設想的一次重新思索。

以往我們為自己劃了界限,導致我們不能對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有更廣泛的理解,也因此不能更多元化地容納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

之前,館內的畫廊展廳都是根據不同的藝術領域來劃分的,譬如建築類、攝影類,而現在,每一層的展廳將大致根據不同的時代來規劃。例如,在 1920 年代和 1930年代藝術作品的展廳中展出的藝術品既包括了攝影作品,

也包括繪畫、油畫和雕塑作品。

繪畫與雕塑部負責人安•泰普金(Ann Temkin)表示:“(關於這次翻修)討論的焦點,是將照片、媒體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過時的系統,轉變為從整體上來考慮規劃的藝術展示方式。”

她補充說道:“今天我們要傳達的資訊是:歷史是豐富多元的,

而我們的藏品代表的正是這些歷史。千萬不要重複過去的教條主義。”

與此同時,MoMA 仍然會保留一些按照不同藝術領域劃分的畫廊展廳。

羅瑞說:“既有傳統的保留,也有驚喜的新意。既有綜合性的空間,也有遵循傳統,按領域分類的空間,讓觀眾獲得更豐富的觀展體驗。”

在策展方面,這種全新的理念已經被應用於 MoMA 的最新展覽《革命的推動力:俄羅斯前衛藝術的崛起》(A Revolutionary Impulse:The Rise of the Russian Avant-Garde)中。在這個展覽中,展品涵蓋了 1912 年至 1935 年的藝術創新時期不同領域的作品,包括繪畫、油畫、雕塑、版畫、平面設計和建築。

同樣,針對特朗普總統提議的旅行禁令,該館在今年 2 月時把部分永久性收藏品重新重新掛了出來,包括書籍、拼貼藝術和印刷藝術品。繪畫和印刷藝術品首席策展人克裡斯托夫•舍裡(Christophe Cherix)說:“這種理念讓我們得以與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開展新的對話,講述不一樣的故事。”

而該博物館目前的一個展覽《製造空間:女性藝術家與戰後抽象藝術》(Making Space: Women Artists and Postwar Abstraction)(持續至 8 月 13 日)探討了二戰結束至女子主義運動開始期間女性藝術家的成就,展品包括油畫、雕塑、攝影、繪畫、版畫、紡織品和陶瓷藝術作品。

對於這一展覽,藝術評論家霍蘭德•考特(Holland Cotter)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發表了他的評論,表示展覽所展現的藝術家的多樣性令他備感鼓舞,儘管“其中的諸多展品對現代藝術博物館來說,現在才得以被展出實在有點太遲”。

考特還寫道:“現在是時候暫緩一下展現白人藝術家的作品了,它們看起來已經沒有什麼新意。”

負責該翻新專案的設計事務所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與建築設計公司 Gensler 合作,以更開放的態度為理念,重新設計了展示空間,擴大了 30% 的空間,以不同高度的畫廊,提供出色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類型的展覽和不同的媒體。

第一期升級工程於 2016 年 2 月開始,于本周竣工。這部分翻修工程集中於博物館的東面,需要翻新的面積達 1393.5 平方米,在博物館三樓新建了兩個畫廊展廳;在一樓新建了一個面向雕塑花園的休息室;並將歷史悠久的包豪斯樓梯(使用原有的水磨石、玻璃和鋼鐵材料)擴建、延伸到博物館底層,使其直達至二樓的畫廊展廳。

翻修後的博物館將增加 25% 的公共空間,其中包括臨街層的衣帽間、翻新的洗手間以及在二樓經升級改造的咖啡館 Cafe 2,旁邊還將新建一個博物館商店和一個能夠俯瞰花園的意式咖啡吧。

整體的擴建工程——包括正在建設中的博物館大樓西面——計畫將主大廳改造為一個敞亮的雙層空間,改善人員流通,其中包括新建一條走廊,將新建的畫廊展廳與翻新後的博物館東面大樓聯接起來。

博物館西面新建的臨街層畫廊展廳中,其中一個展廳將專門用於專案展覽,而另一個則作為當代設計藝術的展覽空間,這兩個展廳將免費對公眾開放(正如博物館內自2013年以來就已經對公眾免費開放的雕塑花園)。

翻修後的博物館還將有一個以媒體、表演和電影為主題的空間,在博物館六樓,還會有一個擁有戶外露臺的休息室,露臺將正對著西 53 街(West 53rd Street)。現代藝術博物館書店(The MoMA Design and Bookstore)將被移至低一層的空間,在街道上人們可以通過玻璃牆探視書店內部。

在博物館二樓、四樓和五樓的現存畫廊展廳最終將向博物館西面擴建,穿過威爾大廈(53W53)——一幢由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摩天大樓,每一層樓的面積將增加 1068.3 平方米。

紐約 MoMA 表示目前已經籌集到重建的資金(包括媒體大亨大衛•傑芬[David Geffen]的 1 億美元捐款),現在正專注於繼續籌集基金。

在整個過程中,MoMA 將繼續開放,繼續舉辦展覽。位於第 53 街的主大廳入口將從星期日起關閉,遊客將通過東面的羅奈爾得和喬•卡羅勞德行政大樓(Ronald and Jo Carole Lauder Administrative Building)進入博物館。

這次重建的重點並不在於令博物館大樓的建築擁有更宏偉的外觀,更重要的是,要讓紐約 MoMA 成為一個對時代更敏感的博物館。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設計事務所的創始合夥人伊莉莎白•迪勒(Elizabeth Diller)說:“我稱之為一次考古與整容相結合的工程。因為你沒有辦法指著某一處說,這一部分是全新的。因為新意無處不在。”

羅瑞認為,這一次工程浩大的翻修目標是“擴大和提高我們畫廊展廳的品質,讓我們以新的、不同的方式展示更多的藝術藏品,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間,改善人員流通的問題,並盡可能地讓博物館以更開放的姿態,來融入它所在的街區。”

為了填補其藝術藏品的空白領域,現代藝術博物館一直在進行羅瑞所說的“戰略性收購”,包括最近新增的黑人藝術家、女性藝術家和拉美藝術家的作品。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博物館的展覽安排也將努力遵循更靈活的理念,提高展覽更替的頻率,試圖將館藏品展覽提升到外借展覽的水準。

為了慶祝擴建後的 MoMA 開幕,在 2019 年,整個博物館將專注於其館內藏品的展覽。但今年,在博物館三樓其中一間新建的畫廊展廳中,第一個舉辦的展覽是《打開塵封檔案: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誕辰 150 周年》(Frank Lloyd Wright at 150: Unpacking the Archive),展覽將於 6 月 12 日開幕,以紀念著名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誕生 150 周年。

這次的展覽由巴里•伯格多爾(Barry Bergdoll)負責策劃,展品包括傢俱、餐具、繪畫作品和紡織品,而這正是博物館主席傑裡•斯派爾(Jerry Speyer)所說的,一種不斷演變的藝術表現方式。

斯派爾先生說:“這與打斷一切隔離的思路是一致的——更少的規則,更高的流動性。這是一種更好的展示藝術的方式,也更有意義。”

翻譯 熊貓譯社 李秋群

題圖來自 MoMA fackbook主頁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在這個展覽中,展品涵蓋了 1912 年至 1935 年的藝術創新時期不同領域的作品,包括繪畫、油畫、雕塑、版畫、平面設計和建築。

同樣,針對特朗普總統提議的旅行禁令,該館在今年 2 月時把部分永久性收藏品重新重新掛了出來,包括書籍、拼貼藝術和印刷藝術品。繪畫和印刷藝術品首席策展人克裡斯托夫•舍裡(Christophe Cherix)說:“這種理念讓我們得以與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開展新的對話,講述不一樣的故事。”

而該博物館目前的一個展覽《製造空間:女性藝術家與戰後抽象藝術》(Making Space: Women Artists and Postwar Abstraction)(持續至 8 月 13 日)探討了二戰結束至女子主義運動開始期間女性藝術家的成就,展品包括油畫、雕塑、攝影、繪畫、版畫、紡織品和陶瓷藝術作品。

對於這一展覽,藝術評論家霍蘭德•考特(Holland Cotter)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發表了他的評論,表示展覽所展現的藝術家的多樣性令他備感鼓舞,儘管“其中的諸多展品對現代藝術博物館來說,現在才得以被展出實在有點太遲”。

考特還寫道:“現在是時候暫緩一下展現白人藝術家的作品了,它們看起來已經沒有什麼新意。”

負責該翻新專案的設計事務所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與建築設計公司 Gensler 合作,以更開放的態度為理念,重新設計了展示空間,擴大了 30% 的空間,以不同高度的畫廊,提供出色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類型的展覽和不同的媒體。

第一期升級工程於 2016 年 2 月開始,于本周竣工。這部分翻修工程集中於博物館的東面,需要翻新的面積達 1393.5 平方米,在博物館三樓新建了兩個畫廊展廳;在一樓新建了一個面向雕塑花園的休息室;並將歷史悠久的包豪斯樓梯(使用原有的水磨石、玻璃和鋼鐵材料)擴建、延伸到博物館底層,使其直達至二樓的畫廊展廳。

翻修後的博物館將增加 25% 的公共空間,其中包括臨街層的衣帽間、翻新的洗手間以及在二樓經升級改造的咖啡館 Cafe 2,旁邊還將新建一個博物館商店和一個能夠俯瞰花園的意式咖啡吧。

整體的擴建工程——包括正在建設中的博物館大樓西面——計畫將主大廳改造為一個敞亮的雙層空間,改善人員流通,其中包括新建一條走廊,將新建的畫廊展廳與翻新後的博物館東面大樓聯接起來。

博物館西面新建的臨街層畫廊展廳中,其中一個展廳將專門用於專案展覽,而另一個則作為當代設計藝術的展覽空間,這兩個展廳將免費對公眾開放(正如博物館內自2013年以來就已經對公眾免費開放的雕塑花園)。

翻修後的博物館還將有一個以媒體、表演和電影為主題的空間,在博物館六樓,還會有一個擁有戶外露臺的休息室,露臺將正對著西 53 街(West 53rd Street)。現代藝術博物館書店(The MoMA Design and Bookstore)將被移至低一層的空間,在街道上人們可以通過玻璃牆探視書店內部。

在博物館二樓、四樓和五樓的現存畫廊展廳最終將向博物館西面擴建,穿過威爾大廈(53W53)——一幢由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摩天大樓,每一層樓的面積將增加 1068.3 平方米。

紐約 MoMA 表示目前已經籌集到重建的資金(包括媒體大亨大衛•傑芬[David Geffen]的 1 億美元捐款),現在正專注於繼續籌集基金。

在整個過程中,MoMA 將繼續開放,繼續舉辦展覽。位於第 53 街的主大廳入口將從星期日起關閉,遊客將通過東面的羅奈爾得和喬•卡羅勞德行政大樓(Ronald and Jo Carole Lauder Administrative Building)進入博物館。

這次重建的重點並不在於令博物館大樓的建築擁有更宏偉的外觀,更重要的是,要讓紐約 MoMA 成為一個對時代更敏感的博物館。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設計事務所的創始合夥人伊莉莎白•迪勒(Elizabeth Diller)說:“我稱之為一次考古與整容相結合的工程。因為你沒有辦法指著某一處說,這一部分是全新的。因為新意無處不在。”

羅瑞認為,這一次工程浩大的翻修目標是“擴大和提高我們畫廊展廳的品質,讓我們以新的、不同的方式展示更多的藝術藏品,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間,改善人員流通的問題,並盡可能地讓博物館以更開放的姿態,來融入它所在的街區。”

為了填補其藝術藏品的空白領域,現代藝術博物館一直在進行羅瑞所說的“戰略性收購”,包括最近新增的黑人藝術家、女性藝術家和拉美藝術家的作品。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博物館的展覽安排也將努力遵循更靈活的理念,提高展覽更替的頻率,試圖將館藏品展覽提升到外借展覽的水準。

為了慶祝擴建後的 MoMA 開幕,在 2019 年,整個博物館將專注於其館內藏品的展覽。但今年,在博物館三樓其中一間新建的畫廊展廳中,第一個舉辦的展覽是《打開塵封檔案: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誕辰 150 周年》(Frank Lloyd Wright at 150: Unpacking the Archive),展覽將於 6 月 12 日開幕,以紀念著名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誕生 150 周年。

這次的展覽由巴里•伯格多爾(Barry Bergdoll)負責策劃,展品包括傢俱、餐具、繪畫作品和紡織品,而這正是博物館主席傑裡•斯派爾(Jerry Speyer)所說的,一種不斷演變的藝術表現方式。

斯派爾先生說:“這與打斷一切隔離的思路是一致的——更少的規則,更高的流動性。這是一種更好的展示藝術的方式,也更有意義。”

翻譯 熊貓譯社 李秋群

題圖來自 MoMA fackbook主頁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