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鴻章靠假職忽悠來的一位外國人,卻憂心中國,曾力主向日本開戰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鄧世昌將軍的英勇事蹟被大家所熟知,但是要知道,在當時,這支水師部隊是近代史上的現代化水師部隊,每年投入的銀子有四百萬兩,

結果因為當時領導層的鼠目寸光,導致最終落後,在甲午戰爭中覆滅,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

其實,當年北洋水師建立的時候,裝備都是從國外採購的,水師的創立者大家都知道,是李鴻章,但是,當時雖然決定建立水師,但是國內許多的人都是不懂得這個的,

李鴻章就準備向外國引進人才,來教導中國人,他也是一直在物色人選。

後來,清朝向英國採購了幾艘軍艦,英國人專門派人送艦艇,這個人就是後來的水師副提督琅威理,加上當時的清朝駐英國的大使也對李鴻章說,琅威理這個人專業素質,個人修養都很高,可以信賴,所以李鴻章就準備把他留下來。

而且在當時,琅威理還親自向李鴻章展示了自己指揮軍艦的能力,李鴻章也很佩服他的能力和品格,當即拍板,要聘用,但是雖然琅威理自己願意,英國海軍方面卻沒有這樣的先例,不過,後來有了變通,英國為他辦理停薪留職,琅威理順利來到了北洋水師,做副提督,每個月有七百兩白銀,

要知道,當時主管北洋水師的提督丁汝昌也才三百多兩,可以說福利很好的了。

當然了,琅威理也沒有讓李鴻章失望,很快的定制了海軍的訓練章程,帶領著隊員們每天都在訓練,吃飯的時候也在訓練,可以說一頭紮在了訓練場,讓丁汝昌很高興,寫信向李鴻章稱讚琅威理。

琅威理的這種勁頭還是值得稱讚的,同時他的眼光也很讀到,曾經預感到中國和日本在海上必有一戰,但是李鴻章他們卻沒有接受,是因為他們在日本訪問的時候,北洋水師和日本人發生了摩擦,因為當時的水師戰鬥力,裝備都是很厲害的,所以日本人退縮了。

這個時候的琅威理說,現在我們的裝備戰鬥力優先於日本,應該跟日本斷交,並且跟他們戰鬥,

這樣可以消滅日本的海軍力量,但是李鴻章丁汝昌認為日本海軍剛剛發展,與中國的距離還差點,所以就沒有採納。

後來的黃海海戰也證實了這一點,黃海的制海權落在了日本人的手裡。

後來的琅威理也是逐漸的瞭解了中國的官職,他發現這個副提督在水師裡根本沒有這個,耿直的他認為李鴻章等人欺騙了他, 加上之前的意見沒有被採納,所以就憤而辭職,回家了。

沒有了琅威理,水師的訓練明顯鬆懈了,後來的黃海海戰,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從開始的失利到後來的全軍覆沒,就想起了琅威理,但是不僅是琅威理沒有答應,英國也不允許他來了,就這樣,中國的海上力量慢慢消失了。

耿直的他認為李鴻章等人欺騙了他, 加上之前的意見沒有被採納,所以就憤而辭職,回家了。

沒有了琅威理,水師的訓練明顯鬆懈了,後來的黃海海戰,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從開始的失利到後來的全軍覆沒,就想起了琅威理,但是不僅是琅威理沒有答應,英國也不允許他來了,就這樣,中國的海上力量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