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漢朝最大的漢奸,投降匈奴後風光一時,直接左右單于的廢立

漢奸,這個詞,想比看慣了抗日劇的我們都不陌生,

主要指的是我們民族中那些個為敵國賣命的人。尤其指近代給日本人賣命的民族敗類。

但追根溯源,漢奸這個名詞應該是始于漢朝,漢朝以前大抵不會有這個名詞的。

在漢朝時,能被稱之為漢奸的人,主要指的是投降匈奴、給匈奴賣命的人,因為當時,

周邊能與漢相抗衡的,也就一個匈奴。

漢代投降匈奴的人不少,著名的有臭名昭著的中行說、馬邑之謀中的邊尉,還有亡奔匈奴的韓王信、燕王盧綰等。但名氣最大的降匈漢將還是李陵、李廣利、李緒等人。

李陵在匈奴封王駕別,有女人、有領地、有部眾,可以說漢武沒給他的,單于都給了他,但李陵至死沒被單於所用。

李緒則不然,李緒投降後,死心塌地為匈奴賣命,榮寵甚盛,還造成誤解,使李陵一家被漢武帝所殺,但李緒最終沒啥好下場,被李陵報仇殺死。

李廣利也是,剛投降匈奴時,也是要啥有啥,風光無兩,但不久後就被單於宰了祭天了。

所以,這幾個降將,雖然名氣不小,但在匈奴混得都不順心,混的最好的李緒也被殺了。

那麼漢朝投降匈奴的將軍中,最風光的是誰呢,是衛律。

說到這個衛律,其實嚴格意義上,稱他為漢奸不合適,因為他追本溯源,是一個漢籍匈奴人,父輩歸順漢朝,衛律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大漢關中人。

長大後的衛律,與漢武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交好,

在朝廷做官,還作為大漢使臣出使匈奴,看起來小夥子在漢朝混的也不錯。

直到有一天,李延年兄弟被誅滅,衛律同志就暴露出了其本性,主動投奔匈奴去了,這種方式和眾多被俘的漢將性質截然不同,真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匈奴單于大喜,

衛律同志這是深造歸來,報效故土啊!

於是單于封衛律為丁零王,常伴左右,甚為寵倖,據記載單于最寵倖衛律、李陵二人,但李陵在外,有大事才面見單于商議,衛律則不然,居於內廷,隨侍單于。這麼看來,李陵在匈奴的地位是比不上衛律的,況且以衛律同志的人品,要是李陵威脅到他的地位,早被害死了,李廣利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在匈奴的衛律,也沒幹啥好事,整天給單于出謀劃策、對付漢朝。

蘇武被扣留後,衛律作為單于的爪牙,百般折磨蘇武同志,迫其投降,甚為可恥。

李廣利投降後,衛律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略施小計,害死了李廣利,對於李廣利的死,我們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惋惜。

衛律在匈奴的能量很大,狐鹿姑單于死後,衛律夥同匈奴閼氏,矯詔殺左大都尉、改立壺衍鞮單于,權勢之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因為史料的缺乏,我們不知道這個臭名昭著的衛律,最後是怎麼結束其罪惡的一生的。但從大歷史角度來看,衛律也並非一無是處,在匈奴期間,他一直是漢匈和親的鼓吹者與支持者!

在匈奴的衛律,也沒幹啥好事,整天給單于出謀劃策、對付漢朝。

蘇武被扣留後,衛律作為單于的爪牙,百般折磨蘇武同志,迫其投降,甚為可恥。

李廣利投降後,衛律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略施小計,害死了李廣利,對於李廣利的死,我們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惋惜。

衛律在匈奴的能量很大,狐鹿姑單于死後,衛律夥同匈奴閼氏,矯詔殺左大都尉、改立壺衍鞮單于,權勢之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因為史料的缺乏,我們不知道這個臭名昭著的衛律,最後是怎麼結束其罪惡的一生的。但從大歷史角度來看,衛律也並非一無是處,在匈奴期間,他一直是漢匈和親的鼓吹者與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