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城牆磚、花轎娶親、蘇區舞……90%的新餘人不知道這些可能失傳的……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從前,馬車很慢,書信很遠……

當非遺文化遇上郵票,

是否能將濃縮的鄉愁寄託……

作為“夏布之鄉”,分宜誕生了不勝枚舉的藝術瑰寶和民俗風情。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近期,首部表現分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珍藏郵冊出版問世,以 “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為主題,將分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國家名片郵票完美結合,時尚古樸的分宜夏布、奮勇爭先的洋江龍舟、熱鬧精彩的防裡舞龍、扣人心弦的分宜道情……小小的郵票上,

分宜非遺文化被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如身臨其境、浮想聯翩。

雙林夏布 · 時尚古樸

“朝野交流穿朔漠,中西融合越烽台。異域駝鈴風雨路,漢唐氣象大胸懷。” “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中,夏布,作為紡織品裡的“活化石”,精美的朝廷貢品,早在唐宋時期便俏銷朝鮮、日本及其他國家。

分宜,是全國唯一“中國夏布之鄉” 。“美麗夏布時尚古老,巧手捧出東方瑰寶,濃濃鄉愁多少愛,香飄世界中國草。”正如《中國草》中韓磊傾情所唱的那樣,分宜夏布在新余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下,推陳出新,革舊鼎新,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合當下時尚元素,保有歷史感的同時充滿了現代感。

夏布之美,美在魅力,美在生態,美在傳說,它留在我們的生命記憶裡,揮之不去,歷久彌新。一絲絲針線,織就了分宜人民輝煌燦爛的歷史光陰,一匹匹夏布,飽含了分宜人民心頭縷縷的鄉愁。

洋江龍舟 · 舟行袁水

龍舟賽是融合民俗、競技、娛樂於一體的體育項目,是端午節代代相襲的傳統習俗。自宋雍熙年間建鄉以來,居住在洋江的人們便利用兩江交匯的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在端午期間賽龍舟。

端午的到來昭示著夏忙的開始,皮膚黝黑健壯的漢子將手中的劃槳飛也似地舞著,在水面上打起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浪花,岸上觀眾的呼喊聲此起彼伏……許多年來,人們總會樂此不疲地舉行著這樣的傳統習俗活動,在汗水流淌和肌肉酸脹過後,仿佛會帶來更多對於工作和生活的動力與激情,街坊鄰里、家人朋友的感情在一葉葉小船和濺起的浪花中醞釀得更深更厚。

防裡舞龍 · 飛龍升天

分宜縣鈐山鎮防裡村建於東晉永和元年(345年),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從元朝始村裡就有舞龍的傳統。防裡舞龍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縮影,具有民族心理、道德倫理、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的深層文化底蘊,是龍文化延續和發展的重要載體。

游龍盤潭幾千年,只待彩鳳一聲鳴。沖出深潭上九天,龍飛鳳舞留人間。很多人對於舞龍都有一段特殊的回憶,逢年過節,每村每戶都會舞著自己的舞龍隊伍,挨家挨戶地拜年祝福,模樣威武的神龍大步走在前面,引得一群孩子跟在後面歡快地跑。

神牛洞 ·海誓山盟的愛戀

神牛洞,位於分宜縣洞村鄉南村大山之下,雄偉獨特,是我國已發現的罕見峽谷型溶洞。神牛洞因洞口有一橫臥巨石神似水牛而得名,相傳洞口橫臥巨石神牛乃系牛郎之坐騎神牛為促成牛郎和織女的美好姻緣,遭到天庭律法處罰將其身點化成石牛,從此神牛洞在民間口耳相傳一直流傳至今。

在這裡,人們把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當為家庭婚姻的信仰,在幾百年來,南村的家庭婚姻都是和睦的,離婚率幾乎為零,所以南村的青年在每年的七夕之日都會到南村村的廟裡面祭祀神牛。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故事傳說中,那只開口說話促成牛郎織女在人間相遇、相戀的老牛,相傳就下凡在南村禁山石洞內。當地百姓至今仍保持著到南村禁山石洞祭拜姻緣神牛及在洞口石壁刻下山盟海誓的民俗傳統。

操場花燈 · 流光溢彩

花燈,又叫彩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花燈起源于漢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

千姿百態的造型、紛繁奪目的色彩、五彩斑斕的燈光。操場花燈有著近500年的歷史,長期以來依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在型、工藝等方面有著豐富的文化藝術價值。每當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預示來年人丁興旺,一切順利。

洞村竹編 · 巧手天成

竹編,一門古老而接地氣的藝術。分宜縣洞村鄉竹編始於明代初期,其歷史源遠流長,延續幾百年而生生不息,是分宜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集中反映。

洞村竹編製作工藝精美,設計巧妙。鮮翠欲滴的翠竹從泥土裡拔起,經過嚴格的一道道工序編制成籃、盤、瓶、席、扇、屏風和典雅玲瓏的建築藝品、璀璨耀目的神禽靈獸、精美不俗的傳統人物等各類工藝竹編製品。竹編動物給了翠竹第二次生命,竹席和竹扇是翩翩的清涼使者。

楊橋嫁娶禮俗 · 情深意重

婚嫁禮儀歷來受到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人們一旦成婚便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以此來確定事實,昭示同伴,隆重慶祝。

分宜楊橋婚嫁習俗形式完備,場面氣氛隆重,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傳統婚嫁習俗的鮮明特點。楊橋嫁娶禮俗共有七個過程:

一、接轎彩:天地開張,日吉時辰;新人進門,喜氣洋洋;轎馬神煞,雄雞擔當;接轎之後,榮華富貴,地久天長。

二、點燭彩:新人進入廳堂,點上紅燭,主持長輩對新人祝福。

三、贊燭彩:大家都已入席,由主持長輩說唱,表達對新人的祝福。

四、入洞房彩:將新人送入洞房時由長輩唱祝福語。

五、撒帳彩:將新人送入洞房時,撒下蚊帳,由長輩唱祝福語。

六、接新郎彩:接新郎說唱,表達對新人今後生活的祝福。

七、送郎彩:由長輩唱祝福語。

分宜版畫 · 栩栩如生

分宜版畫的淵源可追溯到清代,是我國江南一帶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民間木刻工藝畫。早先是古代袁州府周吳兩姓人氏“打春鑼”、“送春”的雕版印刷畫,多為配有迎春意味圖案的黃曆、農曆小年祭灶神貼在灶間的“獅面公公”像、過年時貼在大廳門上的門神趙公元帥像等。

分宜版畫有著古拙而不失精湛的製作工藝,率真而不失深刻的題材內容,洋溢著濃郁的贛西地方風韻。它繼承傳統民間版畫藝術,刀法簡潔流暢,墨彩清新秀麗。分宜版畫記錄了走過的每一個歷史進程,也使自己走向了成熟。

採茶戲 · 音韻天成

採茶戲文化底蘊深厚,分宜採茶戲流行於新餘地區,起源於民間燈彩,後受高安、樟樹、浙江小調及三角班影響發展而來。發展中受到漢劇(京劇)較多的影響,採用了漢劇和民間吹打的一部分鑼鼓經。

在橋頭的老人咿咿呀呀地唱,似乎成為了很多老分宜人的年少記憶,那是一種很特別的韻味,像是一位眉眼之中滿是風情的女子從遙遠的歷史中款款走來。

分宜道情 · 扣人心弦

分宜道情是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古老說唱形式,它源於民間藝乞,為瞽者抱漁鼓走街串村說唱謀生。清末,民間藝人漸棄漁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魚伴唱,並由行唱變為坐唱,稱之為“坐堂戲”。

演唱者主要是盲藝人,可一人演唱,也可多人組合演唱,分擔角色,裝男扮女,陳情敘事,說唱相間,雜以口技,插科打諢,並增加鑼鈸、鼓板、嗩呐、竹笛等樂器,氣氛更為濃烈。

洪陽洞 · 洞中乾坤

洪陽洞位於分宜縣城城西南,袁嶺第三峰麓。相傳東晉葛洪、婁陽二仙於此煉丹,故名洪陽洞。

分宜縣人則稱嚴嵩洞,傳說曾有一狐仙伴讀嚴嵩於此洞,又稱狐仙洞。洞內奇景,歷代名人贊為仙境。全洞分五洞七十二穴,總容積達6.5萬立方米。

明城牆磚 · 薪火相承

明朝洪武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史稱”洪武年“。為鞏固封建統治政權,開始歷時21年大規模修建南京城牆,長達35公里,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江南建造的都城城牆,稱之史上建築奇觀。

分宜縣蘆塘明代城牆磚窯址創燒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磚窯主要生產地位於分宜縣蘆塘村,距今600多年,燒城牆磚的古窯遺址仍然保存完整,這是分宜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賞石藝術 · 奇珍異寶

宋朝杜綰在我國第一部論石專著《雲林石譜》中詳細記載:“袁州分宜縣江水中(袁河)產石一種,色紫稍堅而溫潤,扣之有聲,縱廣不過六七寸許,亦罕產不常得”。 這部著作佐證了分宜石遠在900年前就已存在,歷史悠久。

除了分宜石,新餘還出產包括袁石、草花石、菊花石、黃臘石、太湖石等在內的十多種奇石。 豐富的奇石資源,吸引了一大批尋石、賞石、藏石的奇石收藏者。

鳳凰山冶煉· 百煉成鋼

相傳在很久以前,距離分宜縣湖澤鎮鐵坑遙遠的京都糧倉裡的糧食莫名減少,皇帝下令要進行徹查,結果發現是湖澤鐵坑有一座礦山,山上含有豐富的鐵、金、銀、銅等,當地人把這座礦山稱為“十寶山”。傳說十寶山住著一對金鳳凰,食量特別大,為了防止這對金鳳凰再去偷吃糧食,朝廷派人在附近燒制大量木炭,燃後把木炭埋進十寶山下,再把木炭點燃,最終把這對金鳳凰活活烤死在十寶山上。金鳳凰死後,化成大量的鐵粉遍佈整山,鳳凰山也因此而得名。

後來,湖澤鎮在鐵坑修建水庫,在山下挖出大量的木炭,據考證,這些木炭是明朝貴山鐵務冶鐵時剩餘燃料的一部分。《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冶煉技術來源地就在鳳凰山古礦冶遺址。

鳳陽嗩呐 · 熱火朝天

鳳陽鎮嗩呐是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古老的吹打藝術,它源於民間藝乞,清朝早期流傳於宜春、分宜交界等地,後常用于節慶佳日、婚喪嫁娶、寺廟祭奠以及一些重要活動場合。

在一些喪禮白事上,鑼鼓、二胡、嗩呐、銅鑼,幾個看似其貌不揚的樂器,在祖輩們或吹或敲的演奏中,飄出渾厚悠揚的旋律,使得整個氛圍變得格外莊嚴肅穆,令在場的人們都情不自禁地浸入一種綿延的悲傷之中,為之感動。

湖澤木礱 · 去粗取精

木礱俗稱“推子”,使用歷史悠久,《天工開物》亦有記載,它作為民間碾米的生產工具,是生產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頁。隨著碾米機器發明的到來,曾廣為流傳的推子已逐漸被取代。

木礱是新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朵金花”之一,作為碾米的生產工具,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創造並經歷一代代的不斷加工和提煉,成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農業生活用具。

苑坑蘇區舞 · 紅色印記

分宜縣苑坑南部與安福縣交界的上施村,1927年7月,中共分宜縣第一個支部就在這裡建立,從此點燃了苑坑地區的革命之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苑坑人民把整個苑坑開闢為蘇區,革命鬥爭如火如荼,蘇區軍民如魚如水。

蘇區舞在特定的政治環境條件下產生,主要任務是慰問紅軍作戰和動員後方青年參加紅軍,蘇區舞在火熱的鬥爭生活中成長,採用老百姓們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當時主要有《大紅軍》《葡萄仙子》等十多個節目,是那個時代“啦啦隊”一樣的存在。

這些分宜文化中,有我們對美好愛情的守護,有我們對家庭、親情的堅守,有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我們奮勇爭先、同舟共濟的決心,有我們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執著,也有我們新餘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在汗水流淌和肌肉酸脹過後,仿佛會帶來更多對於工作和生活的動力與激情,街坊鄰里、家人朋友的感情在一葉葉小船和濺起的浪花中醞釀得更深更厚。

防裡舞龍 · 飛龍升天

分宜縣鈐山鎮防裡村建於東晉永和元年(345年),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從元朝始村裡就有舞龍的傳統。防裡舞龍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縮影,具有民族心理、道德倫理、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的深層文化底蘊,是龍文化延續和發展的重要載體。

游龍盤潭幾千年,只待彩鳳一聲鳴。沖出深潭上九天,龍飛鳳舞留人間。很多人對於舞龍都有一段特殊的回憶,逢年過節,每村每戶都會舞著自己的舞龍隊伍,挨家挨戶地拜年祝福,模樣威武的神龍大步走在前面,引得一群孩子跟在後面歡快地跑。

神牛洞 ·海誓山盟的愛戀

神牛洞,位於分宜縣洞村鄉南村大山之下,雄偉獨特,是我國已發現的罕見峽谷型溶洞。神牛洞因洞口有一橫臥巨石神似水牛而得名,相傳洞口橫臥巨石神牛乃系牛郎之坐騎神牛為促成牛郎和織女的美好姻緣,遭到天庭律法處罰將其身點化成石牛,從此神牛洞在民間口耳相傳一直流傳至今。

在這裡,人們把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當為家庭婚姻的信仰,在幾百年來,南村的家庭婚姻都是和睦的,離婚率幾乎為零,所以南村的青年在每年的七夕之日都會到南村村的廟裡面祭祀神牛。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故事傳說中,那只開口說話促成牛郎織女在人間相遇、相戀的老牛,相傳就下凡在南村禁山石洞內。當地百姓至今仍保持著到南村禁山石洞祭拜姻緣神牛及在洞口石壁刻下山盟海誓的民俗傳統。

操場花燈 · 流光溢彩

花燈,又叫彩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花燈起源于漢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

千姿百態的造型、紛繁奪目的色彩、五彩斑斕的燈光。操場花燈有著近500年的歷史,長期以來依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在型、工藝等方面有著豐富的文化藝術價值。每當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預示來年人丁興旺,一切順利。

洞村竹編 · 巧手天成

竹編,一門古老而接地氣的藝術。分宜縣洞村鄉竹編始於明代初期,其歷史源遠流長,延續幾百年而生生不息,是分宜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集中反映。

洞村竹編製作工藝精美,設計巧妙。鮮翠欲滴的翠竹從泥土裡拔起,經過嚴格的一道道工序編制成籃、盤、瓶、席、扇、屏風和典雅玲瓏的建築藝品、璀璨耀目的神禽靈獸、精美不俗的傳統人物等各類工藝竹編製品。竹編動物給了翠竹第二次生命,竹席和竹扇是翩翩的清涼使者。

楊橋嫁娶禮俗 · 情深意重

婚嫁禮儀歷來受到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人們一旦成婚便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以此來確定事實,昭示同伴,隆重慶祝。

分宜楊橋婚嫁習俗形式完備,場面氣氛隆重,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傳統婚嫁習俗的鮮明特點。楊橋嫁娶禮俗共有七個過程:

一、接轎彩:天地開張,日吉時辰;新人進門,喜氣洋洋;轎馬神煞,雄雞擔當;接轎之後,榮華富貴,地久天長。

二、點燭彩:新人進入廳堂,點上紅燭,主持長輩對新人祝福。

三、贊燭彩:大家都已入席,由主持長輩說唱,表達對新人的祝福。

四、入洞房彩:將新人送入洞房時由長輩唱祝福語。

五、撒帳彩:將新人送入洞房時,撒下蚊帳,由長輩唱祝福語。

六、接新郎彩:接新郎說唱,表達對新人今後生活的祝福。

七、送郎彩:由長輩唱祝福語。

分宜版畫 · 栩栩如生

分宜版畫的淵源可追溯到清代,是我國江南一帶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民間木刻工藝畫。早先是古代袁州府周吳兩姓人氏“打春鑼”、“送春”的雕版印刷畫,多為配有迎春意味圖案的黃曆、農曆小年祭灶神貼在灶間的“獅面公公”像、過年時貼在大廳門上的門神趙公元帥像等。

分宜版畫有著古拙而不失精湛的製作工藝,率真而不失深刻的題材內容,洋溢著濃郁的贛西地方風韻。它繼承傳統民間版畫藝術,刀法簡潔流暢,墨彩清新秀麗。分宜版畫記錄了走過的每一個歷史進程,也使自己走向了成熟。

採茶戲 · 音韻天成

採茶戲文化底蘊深厚,分宜採茶戲流行於新餘地區,起源於民間燈彩,後受高安、樟樹、浙江小調及三角班影響發展而來。發展中受到漢劇(京劇)較多的影響,採用了漢劇和民間吹打的一部分鑼鼓經。

在橋頭的老人咿咿呀呀地唱,似乎成為了很多老分宜人的年少記憶,那是一種很特別的韻味,像是一位眉眼之中滿是風情的女子從遙遠的歷史中款款走來。

分宜道情 · 扣人心弦

分宜道情是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古老說唱形式,它源於民間藝乞,為瞽者抱漁鼓走街串村說唱謀生。清末,民間藝人漸棄漁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魚伴唱,並由行唱變為坐唱,稱之為“坐堂戲”。

演唱者主要是盲藝人,可一人演唱,也可多人組合演唱,分擔角色,裝男扮女,陳情敘事,說唱相間,雜以口技,插科打諢,並增加鑼鈸、鼓板、嗩呐、竹笛等樂器,氣氛更為濃烈。

洪陽洞 · 洞中乾坤

洪陽洞位於分宜縣城城西南,袁嶺第三峰麓。相傳東晉葛洪、婁陽二仙於此煉丹,故名洪陽洞。

分宜縣人則稱嚴嵩洞,傳說曾有一狐仙伴讀嚴嵩於此洞,又稱狐仙洞。洞內奇景,歷代名人贊為仙境。全洞分五洞七十二穴,總容積達6.5萬立方米。

明城牆磚 · 薪火相承

明朝洪武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史稱”洪武年“。為鞏固封建統治政權,開始歷時21年大規模修建南京城牆,長達35公里,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江南建造的都城城牆,稱之史上建築奇觀。

分宜縣蘆塘明代城牆磚窯址創燒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磚窯主要生產地位於分宜縣蘆塘村,距今600多年,燒城牆磚的古窯遺址仍然保存完整,這是分宜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賞石藝術 · 奇珍異寶

宋朝杜綰在我國第一部論石專著《雲林石譜》中詳細記載:“袁州分宜縣江水中(袁河)產石一種,色紫稍堅而溫潤,扣之有聲,縱廣不過六七寸許,亦罕產不常得”。 這部著作佐證了分宜石遠在900年前就已存在,歷史悠久。

除了分宜石,新餘還出產包括袁石、草花石、菊花石、黃臘石、太湖石等在內的十多種奇石。 豐富的奇石資源,吸引了一大批尋石、賞石、藏石的奇石收藏者。

鳳凰山冶煉· 百煉成鋼

相傳在很久以前,距離分宜縣湖澤鎮鐵坑遙遠的京都糧倉裡的糧食莫名減少,皇帝下令要進行徹查,結果發現是湖澤鐵坑有一座礦山,山上含有豐富的鐵、金、銀、銅等,當地人把這座礦山稱為“十寶山”。傳說十寶山住著一對金鳳凰,食量特別大,為了防止這對金鳳凰再去偷吃糧食,朝廷派人在附近燒制大量木炭,燃後把木炭埋進十寶山下,再把木炭點燃,最終把這對金鳳凰活活烤死在十寶山上。金鳳凰死後,化成大量的鐵粉遍佈整山,鳳凰山也因此而得名。

後來,湖澤鎮在鐵坑修建水庫,在山下挖出大量的木炭,據考證,這些木炭是明朝貴山鐵務冶鐵時剩餘燃料的一部分。《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冶煉技術來源地就在鳳凰山古礦冶遺址。

鳳陽嗩呐 · 熱火朝天

鳳陽鎮嗩呐是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古老的吹打藝術,它源於民間藝乞,清朝早期流傳於宜春、分宜交界等地,後常用于節慶佳日、婚喪嫁娶、寺廟祭奠以及一些重要活動場合。

在一些喪禮白事上,鑼鼓、二胡、嗩呐、銅鑼,幾個看似其貌不揚的樂器,在祖輩們或吹或敲的演奏中,飄出渾厚悠揚的旋律,使得整個氛圍變得格外莊嚴肅穆,令在場的人們都情不自禁地浸入一種綿延的悲傷之中,為之感動。

湖澤木礱 · 去粗取精

木礱俗稱“推子”,使用歷史悠久,《天工開物》亦有記載,它作為民間碾米的生產工具,是生產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頁。隨著碾米機器發明的到來,曾廣為流傳的推子已逐漸被取代。

木礱是新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朵金花”之一,作為碾米的生產工具,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創造並經歷一代代的不斷加工和提煉,成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農業生活用具。

苑坑蘇區舞 · 紅色印記

分宜縣苑坑南部與安福縣交界的上施村,1927年7月,中共分宜縣第一個支部就在這裡建立,從此點燃了苑坑地區的革命之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苑坑人民把整個苑坑開闢為蘇區,革命鬥爭如火如荼,蘇區軍民如魚如水。

蘇區舞在特定的政治環境條件下產生,主要任務是慰問紅軍作戰和動員後方青年參加紅軍,蘇區舞在火熱的鬥爭生活中成長,採用老百姓們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當時主要有《大紅軍》《葡萄仙子》等十多個節目,是那個時代“啦啦隊”一樣的存在。

這些分宜文化中,有我們對美好愛情的守護,有我們對家庭、親情的堅守,有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我們奮勇爭先、同舟共濟的決心,有我們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執著,也有我們新餘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