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幼師學會“站穩十分鐘”,孩子遊戲更快樂受益一輩子!

如何看懂孩子的遊戲,成為與孩子共用遊戲快樂時光的教師?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學前部主任黃瓊老師給出了答案:幼兒教師要學會“站穩10分鐘”!

在幼兒遊戲過程中,教師往往很“忙碌”:

他們像“巡邏隊”,一直在活動室裡走來走去;

他們是“消防隊”,隨時準備應對遊戲中的突發狀況;

他們還有一張“婆婆嘴”,最喜歡問幼兒“你在搭什麼?”。

如此“忙碌”的教師,能否真正看到幼兒遊戲中的真實需要與發展水準?其實,教師最需要做的是站穩十分鐘。

以兩個角色扮演遊戲為例,看看我們在十分鐘裡的發現。

第一個十分鐘:

1

在“點心店”中,孩子們扮演顧客到點心店吃小吃,嘈雜聲很大,看樣子點心店的生意紅火著呢。娃娃家的爸爸打電話給點心店的服務員,要求買一碗餃子,服務員一時間被喚醒了,拿起一碗餃子送進娃娃家,自行搞起了外賣,一會兒,又有一位顧客給點心店的服務員打電話說:送一杯飲料到我家。

此時,陽陽很高興的叫喊著:我是快遞員,你們需要訂外賣嗎?我可以幫你們送,就這樣傳來孩子們開心的遊戲聲,多了外賣,多了快遞員!

第二個十分鐘:

2

娃娃家中,孩子們特別喜歡玩洗衣機和微波爐。遊戲開始了,有的孩子在模仿爸爸,在炒菜,做出好多菜肴招呼客人。有的孩子做媽媽,一會抱娃娃,一會喂娃娃吃菜,小客人也不閑著,一會幫著爸爸把實物放進微波爐,一會倒茶倒水的。

一會又幫著媽媽把衣服放到洗衣機清洗,忙的不亦樂乎。

遊戲結束了, 孩子們開始收拾東西, 老師驚奇地發現, 誠誠把娃娃家的水果、 饅頭、 菜刀等東西都往洗衣機裡收, 洗衣機竟變成了孩子們的收藏箱!

從上面兩個實際案例可以看出,教師放手以後孩子自己在生成行為,

也能自己把材料的功能變得更多。

在教師站穩的10分鐘裡, 我們真正看到了幼兒如何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孩子們體驗到遊戲中的快樂!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孩子終生受益的財富。

遊戲是幼兒自己參與和建構的生活世界,同伴、成人相互交往,自主學習。教師即不介入,

也不干預,而是以等待和觀察為主,即所謂的站穩十分鐘。

這既符合《指南》對於教師的要求,也是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對教師觀察和評估兒童行為、激發兒童潛能、提升園所品質的理念非常契合!

教師為幼兒準備完善、專業的區角環境

也要“留有餘地”

在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中,教師需要提供適宜的區角環境和材料,以滿足幼兒的興趣與活動開展的需要,促使遊戲開展得有聲有色。

同時,在教室裡遊戲環境最好留出1-2塊空白的空間,可以滿足幼兒及時生成的遊戲需求。好的玩具能滿足幼兒豐富的想像和創造, 其功能也是多變的,滿足幼兒不斷萌生的願望。洗衣機變收藏箱,正體現了孩子們對材料的想像。

“留有餘地”就留有機會,就留給了幼兒真正的遊戲,留給教師觀察幼兒的真實視窗。

教師提升觀察和記錄兒童行為的能力

先要學會“站穩十分鐘”

《指南》指出遊戲作為幼稚園的基本活動,強調幼兒自主遊戲,那麼老師應該在孩子遊戲過程中充當什麼角色呢?兒童行為的記錄者、觀察者、引導者!

能夠有效指導教師提升觀察與記錄兒童行為的能力,我們教師要學會“站穩十分鐘”,觀察孩子行為,然後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有效引導既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提升經驗。

那麼,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觀察兒童行為能力呢?

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為教師提供的方向和抓手,涵蓋《指南》五大領域,從健康、認知、情感3大維度,9大關鍵行為和20個具體的觀察點觀察瞭解兒童行為,收集兒童成長資料。

教師“站穩十分鐘”

孩子遊戲更快樂!

重新發現孩子的遊戲,我們常常感慨:過去我們經常思考的是“指導孩子怎樣玩”;如今“放手”之後,教師調整視角,仔細觀察,做到“知道孩子怎樣玩”。

教師“站穩十分鐘,孩子能夠自主學習、主動探索、遊戲更快樂,教師觀察和記錄兒童行為能力的提升,幼稚園的辦園品質自然就能夠提升。

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由重慶市唯一獲得官方認可的協力廠商學前教育品質評價機構——潤萌教育研究院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體系結合先進的雲計算平臺,為園所打造專屬的兒童成長資料監測中心,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項資料進行挖掘與分析,有效制定兒童成長計畫與園所教研教學計畫,打造園所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提升辦園品質,在保障培養完整兒童的基礎上實現張揚兒童個性發展。

也要“留有餘地”

在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中,教師需要提供適宜的區角環境和材料,以滿足幼兒的興趣與活動開展的需要,促使遊戲開展得有聲有色。

同時,在教室裡遊戲環境最好留出1-2塊空白的空間,可以滿足幼兒及時生成的遊戲需求。好的玩具能滿足幼兒豐富的想像和創造, 其功能也是多變的,滿足幼兒不斷萌生的願望。洗衣機變收藏箱,正體現了孩子們對材料的想像。

“留有餘地”就留有機會,就留給了幼兒真正的遊戲,留給教師觀察幼兒的真實視窗。

教師提升觀察和記錄兒童行為的能力

先要學會“站穩十分鐘”

《指南》指出遊戲作為幼稚園的基本活動,強調幼兒自主遊戲,那麼老師應該在孩子遊戲過程中充當什麼角色呢?兒童行為的記錄者、觀察者、引導者!

能夠有效指導教師提升觀察與記錄兒童行為的能力,我們教師要學會“站穩十分鐘”,觀察孩子行為,然後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有效引導既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提升經驗。

那麼,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觀察兒童行為能力呢?

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為教師提供的方向和抓手,涵蓋《指南》五大領域,從健康、認知、情感3大維度,9大關鍵行為和20個具體的觀察點觀察瞭解兒童行為,收集兒童成長資料。

教師“站穩十分鐘”

孩子遊戲更快樂!

重新發現孩子的遊戲,我們常常感慨:過去我們經常思考的是“指導孩子怎樣玩”;如今“放手”之後,教師調整視角,仔細觀察,做到“知道孩子怎樣玩”。

教師“站穩十分鐘,孩子能夠自主學習、主動探索、遊戲更快樂,教師觀察和記錄兒童行為能力的提升,幼稚園的辦園品質自然就能夠提升。

潤萌兒童成長過程監測與發展評估體系由重慶市唯一獲得官方認可的協力廠商學前教育品質評價機構——潤萌教育研究院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體系結合先進的雲計算平臺,為園所打造專屬的兒童成長資料監測中心,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項資料進行挖掘與分析,有效制定兒童成長計畫與園所教研教學計畫,打造園所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提升辦園品質,在保障培養完整兒童的基礎上實現張揚兒童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