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招測寶寶是否過敏體質 家長很有必要知道這些“過敏”誤區!

育兒線上學堂:嬰兒過敏難治癒,且一到敏感季節寶寶就會病發,輕者流涕不適重者全身起疙瘩,讓媽媽心疼極了。這幾天,後臺有好幾個媽媽問如何改善寶寶過敏體質?嬰兒過敏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只能通過採取措施做好預防。如何判斷自家寶寶是否過敏體質?育兒線上學堂這裡也要提醒家長,關於“過敏”的誤區!家長朋友們也很有必要知道!

測試寶寶是否過敏體質的方法

1、假如一個寶寶小的時候皮膚上長濕疹,

經常身上長癢疙瘩,就可能是過敏體質;

2、寶寶的皮膚敏感,經常長濕疹,身上常有紅疙瘩和疹子,患處反復發作難以治癒;

3、寶寶經常性揉眼睛、摳鼻子,常有流鼻涕、打噴嚏症狀。一打起噴嚏來一個接一個,停不下來;

4、寶寶眼圈發黑發青;

5、寶寶著急或用力哭的時候,眉毛四周部位就會發紅;

6、寶寶多汗、好動,容易感冒;

7、跑步或者大笑以後寶寶會咳嗽,像喘不上氣一樣;

8、晚上睡覺剛睡下半小時到兩小時就會驚醒夜哭,

常有虛汗;

9、寶寶容易氣喘,特別是上樓梯或長時間走路跑步時;寶寶還有雞胸;

10、有家族病史。

許多媽媽為此發愁,寶寶為什麼會過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對體質過敏的寶寶應該怎樣調配食物?在此,育兒線上學堂,給這些媽媽幾點建議。

1、寶寶食物過敏的原因

寶寶為什麼會對某些食物有過敏反應呢?原來這是一種被稱為“抗原”或“過敏原”的物質引起寶寶的過敏體征。正常情況下,非過敏體質的寶寶體內具有相應的抗體,免疫相對完善,所以一般不會發生過敏反應。反之,如果寶寶體內缺少相應的抗體,免疫系統不夠完善,則會出現一系列的過敏症狀。

你的寶寶有可能對喜愛的食物發生過敏,而食物過敏的類型又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我們最常見的是顯性過敏,比如:寶寶吃了桃、草莓、牛羊肉、魚、蝦等食物後,即出現過敏症狀。而有些寶寶患有隱性過敏症,當寶寶食用了柑橘、巧克力、牛奶、玉米、小麥、糖果等食物後,12~48小時才出現濕疹、皮膚蒼白、臉部浮腫、鼻炎或腹瀉等症狀。

對於隱性過敏和顯性過敏的寶寶,媽媽們有許多應該注意的問題。

2、關於“過敏”的誤區!家長朋友們也很有必要知道!

誤區1、寶寶小時候過敏,等長大了免疫系統發育完全了,就好了。

解答:兒童在嬰幼兒早期所表現的皮膚濕疹和1歲以後所表現的過敏性鼻炎症狀往往是過敏體質的孩子有可能發生哮喘的前兆。凡具有過敏體質的兒童,幾乎都有皮膚濕疹或過敏性鼻炎的表現。皮膚濕疹可發生在面部、臀部、外耳道或軀幹。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兒童的皮膚濕疹可能會逐漸減輕,但不久就會出現經常鼻塞,並影響呼吸或吃奶;1-5歲期間,可出現一吹著冷風就連著打噴嚏,流清鼻涕,搓鼻子、揉眼睛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持久的反復的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甚至反復的哮喘發作。

以過敏性鼻炎為例,據統計,中國有10%以上的過敏性鼻炎兒童長大後發展成了過敏性哮喘。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小時候經常打噴嚏流鼻涕,長大以後就會變好。雖然有過長大後變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數人長大後並沒有變好,反而加重了。更可怕的是,由於耽誤了治療,今後治癒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因此,育兒線上學堂建議家長對過敏體質的兒童及早治療,切勿耽誤。

誤區2、到醫院沒有檢測出來過敏原,寶寶是不過敏的。

解答: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原因很多,溫差、身體免疫功能、細菌病毒感染、很多藥物、保健品等都會誘發過敏或加重,而且過敏原檢查的種類也是有限的,僅僅能檢查常見的過敏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致敏因素,所以有些特殊性的過敏患者,常規過敏原檢查可能不能發現明確的過敏原;另外過敏原的檢查結果也會受檢查技術等因素影響。目前,有醫學資料記載的過敏原大概有30000多種,但是一般醫院的設備只能檢測出大約300種。也就說,絕大部分的過敏原用現有的設備是無法檢測出來的。

所以,在醫院裡沒有檢測出過敏原,並不代表寶寶就不過敏。

誤區3、寶寶過敏,是因為免疫力太強的原因,所以過敏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解答:正常時免疫興奮與抑制功能是協調的,共同維持免疫功能平衡。過敏反應的實質是免疫反應,即一種防禦反應。這種防禦反應在機體內時刻都在發生,絕大多數都是生理性的,能保護機體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抵抗。當機體對環境中正常存在的物質也產生反應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症狀,過敏了。因此,過敏反應實際上是一種病理性免疫增強,是相對的過強,是免疫失衡所致。

因此,過敏反應不能簡單地說是免疫力太強,確切說是一種病理性地增強。

誤區4、過敏體質不會遺傳的。

解答:當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時,其子女可以有70%獲得過敏體質;單純母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50%的遺傳機會;單純父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30%的遺傳機會;但也有過敏體質出現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範圍之內。不過,家族中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不一定出現同樣症狀或同樣的過敏性疾病,甚至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數量過敏原時,也可以不出現任何症狀,或者一輩子也未發生過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時症狀相對較重,治療也較更困難。因此,患有過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療,千萬不要遺傳下一代。

誤區5、這麼多過敏藥物,發作時用一下就行了。

解答:激素類藥膏或一些抗組胺藥物雖然起效較快,但是反復使用之後產生的副作用嚴重危害了寶寶的健康,困擾寶寶的日常生活。一些媽媽為求速效,給寶寶使用一些外用激素類藥膏來快速緩解患處的症狀,一旦症狀再次發生又馬上使用激素類藥膏,反復使用之後寶寶患處膚色不但色素沉澱而且會形成“激素類依賴性皮炎”,皮炎症狀更難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嬰兒及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嫩,容易吸收,因此對激素的敏感性大於成年人,如果長期大量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可能通過肌膚吸收而引起寶寶全身的副作用。

誤區6、過敏是細菌引起的感染,所以要讓寶寶儘量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

解答:過敏是一種無菌性疾病,通俗說,過敏和細菌感染沒有任何關係。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正常物質的非正常反應。

孩子的免疫功能是需要鍛煉的。人體的免疫能力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免疫。其中,適應免疫就是人體在不斷適應外界中鍛煉成長而來的。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過於乾淨的環境中,完全不接觸細菌,他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就會像沒有打過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樣殺滅有害物質,保護人體健康。這些孩子要麼會太過敏感,如經常過敏、腹瀉,甚至哮喘;要麼免疫力特別低下,普通小感冒在他們身上會發展成嚴重肺炎,很難治療。

誤區7、只要避免過敏原就行了,過敏沒什麼可怕的。

解答:首先,過敏原很難完全檢測出來,目前的醫學手段還達不到。當無法檢出過敏原的時候,再談避開過敏原就沒意義了。

其次,即使能檢測出來。但是像花粉、塵蟎、食物等絕大多數都是無毒害的,他們無處不在,可以直接與鼻腔、眼結膜、氣管及腸道接觸而誘發過敏,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只有扭轉過敏體質,才是解決過敏性疾病的最終出路。

▼過敏體質寶寶餵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1、合理營養

在小兒滿周歲斷奶之後,孩子的飲食要逐漸過渡到以糧食為主,結合小兒的消化系統特點及生長發育特點,糧食宜占每天食物總量的60%~70%,蛋白類如肉、蛋、奶、魚蝦等占到15%~20%,其餘10%~15%是各種蔬菜和水果。

2、少吃“發物”

有經驗的老人常說,少給孩子吃發物,那麼,什麼是發物呢。一般是指淡水魚中的無鱗魚以及大部分海產品,如魚、蝦、蟹、貝、海參等,還有牛羊肉等。因為小孩子的脾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這些食物作為異物蛋白,無法完全消化吸收,極易引起過敏。

若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濕疹長得很厲害,媽媽最好子啊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做一個食品記錄,如果觀察到恰巧在添加某些食物時出現或者加重濕疹,可以將這種食物列為可疑物件,在停用這種食物後十天左右在嘗試一次,如果濕疹加重的情況重複出現,那麼今後最好慎吃或五歲之前不要吃這種食物。

3、飲食自然

應該儘量避免給孩子吃一些含有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甜味素、食用色素的小食品、飲料等,因為這些食品逐漸被醫學證明往往易引發過敏。再者,還應該特別注意不給孩子吃反季節水果,如冬季不吃或少吃西瓜、草莓等,因為西瓜性寒、冬季天寒,內外皆屬寒性,極易傷及寶寶不成熟的脾胃消化功能。而在冬季和初春上市的草莓,往往是大棚產品,多應用催熟劑和膨大劑。在封閉的塑膠大棚中,這些化學製劑很難被分解和降低濃度,對機體解毒機制不成熟的寶寶來說,吃這樣的水果很可能會引起損傷或過敏。

育兒線上學堂最後想說,過敏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慢性疾病,若寶寶出現過敏症狀,家長需立即帶寶寶到醫院查明過敏原,做好防治;若寶寶的過敏症狀嚴重,也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切勿耽擱。

(投稿:桃子童童媽,育兒線上學堂整理 )

● ● ●

皮膚濕疹可發生在面部、臀部、外耳道或軀幹。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兒童的皮膚濕疹可能會逐漸減輕,但不久就會出現經常鼻塞,並影響呼吸或吃奶;1-5歲期間,可出現一吹著冷風就連著打噴嚏,流清鼻涕,搓鼻子、揉眼睛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持久的反復的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甚至反復的哮喘發作。

以過敏性鼻炎為例,據統計,中國有10%以上的過敏性鼻炎兒童長大後發展成了過敏性哮喘。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小時候經常打噴嚏流鼻涕,長大以後就會變好。雖然有過長大後變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數人長大後並沒有變好,反而加重了。更可怕的是,由於耽誤了治療,今後治癒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因此,育兒線上學堂建議家長對過敏體質的兒童及早治療,切勿耽誤。

誤區2、到醫院沒有檢測出來過敏原,寶寶是不過敏的。

解答: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原因很多,溫差、身體免疫功能、細菌病毒感染、很多藥物、保健品等都會誘發過敏或加重,而且過敏原檢查的種類也是有限的,僅僅能檢查常見的過敏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致敏因素,所以有些特殊性的過敏患者,常規過敏原檢查可能不能發現明確的過敏原;另外過敏原的檢查結果也會受檢查技術等因素影響。目前,有醫學資料記載的過敏原大概有30000多種,但是一般醫院的設備只能檢測出大約300種。也就說,絕大部分的過敏原用現有的設備是無法檢測出來的。

所以,在醫院裡沒有檢測出過敏原,並不代表寶寶就不過敏。

誤區3、寶寶過敏,是因為免疫力太強的原因,所以過敏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解答:正常時免疫興奮與抑制功能是協調的,共同維持免疫功能平衡。過敏反應的實質是免疫反應,即一種防禦反應。這種防禦反應在機體內時刻都在發生,絕大多數都是生理性的,能保護機體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抵抗。當機體對環境中正常存在的物質也產生反應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症狀,過敏了。因此,過敏反應實際上是一種病理性免疫增強,是相對的過強,是免疫失衡所致。

因此,過敏反應不能簡單地說是免疫力太強,確切說是一種病理性地增強。

誤區4、過敏體質不會遺傳的。

解答:當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時,其子女可以有70%獲得過敏體質;單純母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50%的遺傳機會;單純父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30%的遺傳機會;但也有過敏體質出現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範圍之內。不過,家族中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不一定出現同樣症狀或同樣的過敏性疾病,甚至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數量過敏原時,也可以不出現任何症狀,或者一輩子也未發生過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時症狀相對較重,治療也較更困難。因此,患有過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療,千萬不要遺傳下一代。

誤區5、這麼多過敏藥物,發作時用一下就行了。

解答:激素類藥膏或一些抗組胺藥物雖然起效較快,但是反復使用之後產生的副作用嚴重危害了寶寶的健康,困擾寶寶的日常生活。一些媽媽為求速效,給寶寶使用一些外用激素類藥膏來快速緩解患處的症狀,一旦症狀再次發生又馬上使用激素類藥膏,反復使用之後寶寶患處膚色不但色素沉澱而且會形成“激素類依賴性皮炎”,皮炎症狀更難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嬰兒及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嫩,容易吸收,因此對激素的敏感性大於成年人,如果長期大量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可能通過肌膚吸收而引起寶寶全身的副作用。

誤區6、過敏是細菌引起的感染,所以要讓寶寶儘量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

解答:過敏是一種無菌性疾病,通俗說,過敏和細菌感染沒有任何關係。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正常物質的非正常反應。

孩子的免疫功能是需要鍛煉的。人體的免疫能力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免疫。其中,適應免疫就是人體在不斷適應外界中鍛煉成長而來的。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過於乾淨的環境中,完全不接觸細菌,他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就會像沒有打過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樣殺滅有害物質,保護人體健康。這些孩子要麼會太過敏感,如經常過敏、腹瀉,甚至哮喘;要麼免疫力特別低下,普通小感冒在他們身上會發展成嚴重肺炎,很難治療。

誤區7、只要避免過敏原就行了,過敏沒什麼可怕的。

解答:首先,過敏原很難完全檢測出來,目前的醫學手段還達不到。當無法檢出過敏原的時候,再談避開過敏原就沒意義了。

其次,即使能檢測出來。但是像花粉、塵蟎、食物等絕大多數都是無毒害的,他們無處不在,可以直接與鼻腔、眼結膜、氣管及腸道接觸而誘發過敏,讓人防不勝防。

所以,只有扭轉過敏體質,才是解決過敏性疾病的最終出路。

▼過敏體質寶寶餵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1、合理營養

在小兒滿周歲斷奶之後,孩子的飲食要逐漸過渡到以糧食為主,結合小兒的消化系統特點及生長發育特點,糧食宜占每天食物總量的60%~70%,蛋白類如肉、蛋、奶、魚蝦等占到15%~20%,其餘10%~15%是各種蔬菜和水果。

2、少吃“發物”

有經驗的老人常說,少給孩子吃發物,那麼,什麼是發物呢。一般是指淡水魚中的無鱗魚以及大部分海產品,如魚、蝦、蟹、貝、海參等,還有牛羊肉等。因為小孩子的脾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這些食物作為異物蛋白,無法完全消化吸收,極易引起過敏。

若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濕疹長得很厲害,媽媽最好子啊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做一個食品記錄,如果觀察到恰巧在添加某些食物時出現或者加重濕疹,可以將這種食物列為可疑物件,在停用這種食物後十天左右在嘗試一次,如果濕疹加重的情況重複出現,那麼今後最好慎吃或五歲之前不要吃這種食物。

3、飲食自然

應該儘量避免給孩子吃一些含有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甜味素、食用色素的小食品、飲料等,因為這些食品逐漸被醫學證明往往易引發過敏。再者,還應該特別注意不給孩子吃反季節水果,如冬季不吃或少吃西瓜、草莓等,因為西瓜性寒、冬季天寒,內外皆屬寒性,極易傷及寶寶不成熟的脾胃消化功能。而在冬季和初春上市的草莓,往往是大棚產品,多應用催熟劑和膨大劑。在封閉的塑膠大棚中,這些化學製劑很難被分解和降低濃度,對機體解毒機制不成熟的寶寶來說,吃這樣的水果很可能會引起損傷或過敏。

育兒線上學堂最後想說,過敏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慢性疾病,若寶寶出現過敏症狀,家長需立即帶寶寶到醫院查明過敏原,做好防治;若寶寶的過敏症狀嚴重,也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切勿耽擱。

(投稿:桃子童童媽,育兒線上學堂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