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進根雕,開啟尋“根”之旅,傳承平邑文化!

平邑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獨特的丘陵地貌造就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有高聳的泰沂山脈延綿,有瑰麗的崮形地貌。山多林密,奇石老樁遍佈其中,奇花異草比比皆是,為發展花卉、盆景、奇石、根雕等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也衍生了一批執著於藝術創作的民間工藝大師。

30年前部隊轉業回到平邑的李宗剛,喜歡爬山涉水,並與山裡的樹根結下了不解之緣。1989年,他的作品“十二生肖”,報名參加了臨沂市和平邑縣花卉盆景奇石根藝協會舉辦的展覽,

獲得二等獎;在平邑縣政協創辦的刊物上(花卉盆景板塊),曾刊登過其獲獎作品。

每逢節假日,李宗剛穿梭于平邑縣的深山中、溪水旁、田野邊,集市上,為的就是尋找在普通人眼裡看來沒有用的朽木、殘根和殘枝。那些東西,在許多人眼裡是沒有生命力的,

甚至是醜陋的。但在藝術家的眼裡,它們鮮活而有神韻。他們用獨特的語言與之對話,並賦予它們以靈魂和生命。鍾情於根雕的人,會把樹根的質感紋理進行再創作、再加工,本著“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製作原則,巧妙地加以配飾,最終形成了一件件賦有靈性的藝術珍品。

李宗剛和他的同行在找尋、設計、加工根雕的同時,收穫了很多的樂趣,並分享給周圍的朋友們。

根雕的樂趣在於尋找根材的過程,還有用生活感悟尋找創作題材的過程。

越是奇特的根,越是生長在最險惡、最艱苦的環境裡,其中尋覓根材的旅程令人難忘、令人振奮!

世界上沒有最差的木料,只有用不用心的匠人!(平邑旅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