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安居鄉愁繪畫大賽收官《安居古城舊貌》獲一等獎

《安居古城舊貌》

姚敘章 記者 張瀚祥 攝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張瀚祥

如果鄉愁用畫筆來描繪,那你心中的鄉愁應該是什麼樣的?參加中國·安居鄉愁繪畫大賽的參賽者們有了他們心中的答案。

上周,歷時4個月的中國·安居鄉愁繪畫大賽落下帷幕,經過大賽初篩和專家評審環節,來自重慶的知名畫家姚敘章所創作的長卷《安居古城舊貌》獲得一等獎,夏清江的《古城餘暉》和李犁的《古城夕照》分別獲得二、三等獎。

大賽收到200餘參賽作品

據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介紹,至徵稿截止,組委會共收到200余幅參賽畫家、繪畫愛好者的參賽作品。這些作品的作者來自北京、天津、重慶、河南、四川、湖北等20多個省市,還有來自國外的一些投稿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元旦期間,活動主辦方還組織了數十位元畫家、繪畫愛好者集中到安居古城開展為期兩天的創作采風大比拼,現場作畫的畫家們不僅成了古城的一道風景線,

他們創作的一幅幅繪畫作品也為古城增添了濃濃的鄉愁味道。

畫家希冀用畫留住鄉愁記憶

經過初篩,近40幅作品闖入決賽,而經過專家評審打分,重慶知名畫家姚敘章所創作的《安居古城舊貌》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贏取了5萬元的現金大獎。

這幅國畫作品《安居古城舊貌》長達10米、寬1.2米,是所有參賽作品當中面積最大的一幅。畫中展現了安居古城臨江的吊腳樓、碼頭工人搬貨的熱鬧場景、茶館裡老人的談天說地……霎時間,

舊時安居古城的風貌便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了。

姚敘章告訴記者,20多年前,他就開始了以巴渝民居——山城吊腳樓、重慶市市樹——黃桷樹以及老重慶風土人情為題材的繪畫創作,“20多年前,我去安居古城寫過生,當時樸素的吊腳樓、熱鬧的市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為了畫好《安居古城舊貌》,去年底,姚敘章又再次去安居古城拍了些照片回來。

姚敘章說,安居木質的建築、爬坡上坎的地形都極具老山城的特色,而他採用了淡墨的國畫技法,讓整幅畫有一種老照片的感覺。“重慶發展很快,很多老建築已經不在了,安居古城還保留著古老的痕跡,我也希望用這幅畫留下這些鄉愁的記憶。”

中國·安居鄉愁繪畫大賽

獲獎名單

名次姓名作品

一等獎姚敘章《安居古城舊貌》

二等獎夏清江《古城餘暉》

三等獎李犁 《古城夕照》

優秀獎張軼 《古城一角》

左飛 《安居印象》

劉偉 《湖廣會館》

翟啟兵 《安居印象》

張利恒 《安居六景》

付勝輝 《古城遺老》

盧葦 《安居引鳳門》

馮明傑 《夢回故鄉》

巫大軍 《虹》

文鵬《涪江河畔》

獲獎者聲音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巫大軍:

在我眼中,安居最美的是兩江交匯的地方。我的參賽作品,是以站在城隍廟遠眺的視角,描繪了遠處兩江環繞的小島、近處的現代跨江橋和江邊的吊腳樓。我之所以選擇畫兩江交匯的小島,是因為此景給我一種“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古色古香的畫面中出現一座現代的跨江橋,或許有人覺得很矛盾,但這就是安居古城發展的見證,這也是留給看畫人的一種思考。

西華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劉偉:

如果問安居為什麼那麼吸引人,我想一定是因為這裡的人。我在安居古城創作時,有個小朋友給我端來了凳子,還給我送來棗子吃,中午的時候一旁店家的老闆還給我送來午餐,這讓我太感動了。我們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卻讓我在安居感受到了家鄉般的溫暖。特別感謝重慶商報社為我們帶來這樣一次感受鄉愁、繪畫鄉愁的機會。

天津南開大學中國畫專業學生張利恒:

當我看到安居古城高高的吊腳樓上掛著一個個紅彤彤的燈籠,就十分驚訝,因為現在城裡很少看到有掛燈籠的習俗了,紅紅的燈籠也增加了安居的鄉愁味道。我在外求學,一年回兩次家,所以畫中也蘊含了我深深的鄉愁,我也希望這組畫能觸及人們心底深處對家園故鄉最美好的思念。

我之所以選擇畫兩江交匯的小島,是因為此景給我一種“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古色古香的畫面中出現一座現代的跨江橋,或許有人覺得很矛盾,但這就是安居古城發展的見證,這也是留給看畫人的一種思考。

西華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劉偉:

如果問安居為什麼那麼吸引人,我想一定是因為這裡的人。我在安居古城創作時,有個小朋友給我端來了凳子,還給我送來棗子吃,中午的時候一旁店家的老闆還給我送來午餐,這讓我太感動了。我們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卻讓我在安居感受到了家鄉般的溫暖。特別感謝重慶商報社為我們帶來這樣一次感受鄉愁、繪畫鄉愁的機會。

天津南開大學中國畫專業學生張利恒:

當我看到安居古城高高的吊腳樓上掛著一個個紅彤彤的燈籠,就十分驚訝,因為現在城裡很少看到有掛燈籠的習俗了,紅紅的燈籠也增加了安居的鄉愁味道。我在外求學,一年回兩次家,所以畫中也蘊含了我深深的鄉愁,我也希望這組畫能觸及人們心底深處對家園故鄉最美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