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許多人說張國榮是因為這部電影才死的,走不出心裡的陰影

看這部片子是因為聽說這是哥哥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那時候他患了抑鬱,自己心理的壓抑不算,還要加上電影裡有如烏雲一般的壓抑氣氛,拍這樣的電影或許對哥哥的心理也造成不好的影響。

前半部分可以視為一個小小的“孤獨者眾生相”。章昕,想當作家的女孩,現在在做劇本翻譯;以前有過幾次失敗戀愛的經歷,每次都以自殺告終。章昕的孤獨不是天生的。“十二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又各自結婚,以為自己很漂亮很能幹,

結果被男朋友甩,於是整天鬧見鬼”,這些話從她表姐夫嘴裡跳出來,帶著殘酷的戲謔,連羅本良都要抗議:“喂,你還算不算她的家人?”後來她再次自殺,她的表姐只是說:“她就是這樣……”沒有人真正關心她的感受。她的自閉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而“見鬼”,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求助信號?她完全拒絕了她自己之外的世界,就連去看心理醫生也是為了敷衍表姐。在“看到”房東已死去的妻子和兒子之後她甚至用報紙封住家裡所有能反射影像的物體。
羅本良給了她一絲希望,但羅拒絕了她,導致她又一次自殺。羅本良最後找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把她的父母叫回來和她見面;又教訓了搞怪的房東和樓上的男子。“鬼”沒了;心結解開,章昕的問題這才解決掉。

沒有了醫患關係的束縛,羅本良可以光明正大地約會章昕了。羅本良最開始是以一個事業有成的精神科醫生出現的。他在講壇上談笑風生,用流利的粵語、中文和英文回答聽眾的問題。在那時看來,他自己是沒什麼問題的。他的孤獨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孤獨:獨居,瘋狂工作。他記憶深處的記憶只有在給章昕作治療的時候偶爾會流露出來。

上小學第一天看到學校的大門。

殯儀館裡死者的遺容。後來我們知道,棺材裡的女孩是他的初戀女友小魚,她的獨佔欲反而使他遠離她,於是她為他自殺。他自我保護的方式是將這段記憶“刪除”掉了。就像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他甚至不認得小魚的父母。但是這段記憶就像一個定時炸彈,終於再度出現:帶著死時的傷疤的小魚出現在他眼前;他在夢遊中翻出了當年小魚自殺後留下的各種資料。
小魚半逼半引地把他帶到自己跳下去的那個天臺,兩人的心結解開,她不要他死。小魚這回是真的“走”了,真正站在他眼前的是章昕。他們擁抱著等待黎明到來,結局俗套卻溫暖。

整部影片色調壓抑,哥哥的表演張弛有度,內心的惶恐,還有眼神的流露,那一刻,我覺得哥哥就是羅本良,以致于在後來得知他有抑鬱症,我都覺得哥哥是不是因為覺得和羅本良很像才接這個角色的。

有一個場景,他退到天臺的邊上,他說:你終於把我逼到這裡來了。看到那裡的時候,我突然很覺得悲哀,因為一切就好像預訂好的晚餐,這種片段,就像排練。lselie於不久後從酒店的四樓往下跳,電影裡的Jim從頂樓往下跳。現實中實現了,電影裡卻沒有,大概,因為那是想像,真正的只能有一次。如果他跳一遭,會不會在現實裡不跳。

電影裡他治好了她,她也治好了他;現實中,他沒治好......大概哥哥是因為知道自己心理有疾病,才接拍這部電影,告誡大家不要被心裡的魔怪折磨,等到你放下了,人生也就輕鬆了。

還有眼神的流露,那一刻,我覺得哥哥就是羅本良,以致于在後來得知他有抑鬱症,我都覺得哥哥是不是因為覺得和羅本良很像才接這個角色的。

有一個場景,他退到天臺的邊上,他說:你終於把我逼到這裡來了。看到那裡的時候,我突然很覺得悲哀,因為一切就好像預訂好的晚餐,這種片段,就像排練。lselie於不久後從酒店的四樓往下跳,電影裡的Jim從頂樓往下跳。現實中實現了,電影裡卻沒有,大概,因為那是想像,真正的只能有一次。如果他跳一遭,會不會在現實裡不跳。

電影裡他治好了她,她也治好了他;現實中,他沒治好......大概哥哥是因為知道自己心理有疾病,才接拍這部電影,告誡大家不要被心裡的魔怪折磨,等到你放下了,人生也就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