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環境保護不是發展的包袱

“切實加強環境治理”單元現場。 本報記者 張玉雷 攝

本報記者 曹方超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一大挑戰,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同時,兼顧環境與發展也是中國自身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3月19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切實加強環境治理”這個單元中,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甯,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利偉誠,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凱颯,

IBM公司董事長、總裁、首席執行官羅睿蘭就未來如何推進環境治理主題展開探討,他們認為,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一致,環境保護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機遇。

合理監管與嚴格執法並重

“一個國家必須作出決定,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保證環境的可持續性。”利偉誠表示,如今,世界正處於快速的變化之中,長期的環境問題提出新的挑戰,中國與世界都是如此,必須採取措施加以應對。

利偉誠表示,監管對於環境健康至關重要,但是監管的方式也應合理。“過度的監管可能會嚇跑投資者,也無法引進對環保工作有益的技術和創新。”利偉誠說。

對此,利偉誠進一步解釋道,特朗普宣稱要對監管進行改革,因此贏得了很多選票。而且,如今監管具有越來越強的跨境流動性,不再只限于一國或者一個地區,這樣的跨境監管對於全球供應鏈和創新產生影響。

在此背景下,監管如果沒有科學的基礎,顯然會給其他地區甚至整個社會帶來沉重的成本。從而抵消其本應帶來的環境和其他方面的收益。

“此外,在執法過程之中,如果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也會導致新產品無法及時進入中國市場,不利於中國環境和人民健康的保護。”利偉誠說,通過合理的監管,可以去保護、促進投資和就業,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保證經濟增長,同時還需注意聽取被監管企業的感受和意見,

用創新的方式開展工作。

對於中國的環境監管與執法,陳吉寧表示,中國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畫,督促企業落實達標排放責任,從嚴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2016年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2.4萬餘份,罰款66.3億元。推動企業資訊公開,按季向社會公佈嚴重超標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開展環境損害賠償相關工作,讓污染的企業付出更高的違法代價。

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的垂直管理改革,加強環境檢察執法能力建設,目前已有9個省市組建了環境員警隊伍。

科技創新助力環保

隨著新技術與新產品的不斷更迭,利用科技和創新解決發展中出現的環境問題也被寄予厚望。對此,凱颯表示,在高效能和數位化的技術領域進行投資可以幫助完成中國所提出的減排目標。

陳吉寧表示,要以環境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帶動多學科交叉和研究的整體性、系統性集成,強化關鍵技術的突破導向。

據羅睿蘭介紹,IBM幾年前跟北京市環保局推出了“綠色地平線”項目。利用物聯網在城市裡裝一些感測器,同時用預測型的分析工具做污染的預報,讓空氣品質的預報更精准、更加細化。在她看來,這個專案非常有意義,能夠讓環保官員採取一些措施去預防空氣的惡化,並對空氣的治理提出預案。

正確認識環保與發展的關係

除了政府監管與科技創新,環保自然也離不開多主體的共同努力,對此,陳吉寧說,人們對發展與保護關係的認識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由過去的矛盾對立走向協調統一,人們開始嘗到抓環保的甜頭,認識到好的環境品質和好的經濟品質是一致的。

他進一步指出,把環保作為機遇,下決心解決產業、能源、規劃、交通等問題,能為好的企業和地區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提升經濟品質和城市的競爭力。相反,把環保作為包袱,延續粗放的發展方式,“溫水煮青蛙”,總有一天會在區域與全球競爭中死掉。

“曾經有人認為環保對企業利潤是有傷害的,可能短期內會有一些影響,但是長期來看,環保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可以成為一個商業的機會。”凱颯說。

強化關鍵技術的突破導向。

據羅睿蘭介紹,IBM幾年前跟北京市環保局推出了“綠色地平線”項目。利用物聯網在城市裡裝一些感測器,同時用預測型的分析工具做污染的預報,讓空氣品質的預報更精准、更加細化。在她看來,這個專案非常有意義,能夠讓環保官員採取一些措施去預防空氣的惡化,並對空氣的治理提出預案。

正確認識環保與發展的關係

除了政府監管與科技創新,環保自然也離不開多主體的共同努力,對此,陳吉寧說,人們對發展與保護關係的認識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由過去的矛盾對立走向協調統一,人們開始嘗到抓環保的甜頭,認識到好的環境品質和好的經濟品質是一致的。

他進一步指出,把環保作為機遇,下決心解決產業、能源、規劃、交通等問題,能為好的企業和地區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提升經濟品質和城市的競爭力。相反,把環保作為包袱,延續粗放的發展方式,“溫水煮青蛙”,總有一天會在區域與全球競爭中死掉。

“曾經有人認為環保對企業利潤是有傷害的,可能短期內會有一些影響,但是長期來看,環保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可以成為一個商業的機會。”凱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