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天,你還敢想起高考嗎?那些日子我們一起走過……

今天,2017年高考正式拉開大幕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開啟了夢想的時代

40年來,數以億計的青年,通過高考走向了另一種人生

回首1977年至2017年,多少人心中深埋著拼搏奮鬥

青澀純美的匆匆那年,記憶的盒子仿佛又被打開

1977年8月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由33位全國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教授以及科學和教育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

決定恢復中斷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1977年,關閉十餘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570萬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人湧進考場……

畢業後包分配、成為國家幹部,同樣是高考帶給“優勝者”的“福利”。老師們常說“考上了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多少年過去了,很多人依然對這句話記憶猶新。

“我得承認高考確實改變了我的命運”。當時大學錄取比例很低,可以用“天之驕子”來形容大學生,

而且年輕人都勇敢渴求知識、追求心中的夢想。

1978年春,北京大學迎來恢復高考後錄取的第一批新生。1978年高考,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自此,分省錄取的制度基本沿用到現在。

80年代的高考生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

定向分配”的方法,這也就意味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包分配”政策的實行。

“整個縣城參加高考的學生都集中在一所學校裡。當時天氣很熱,已經進入農曆七月,宿舍的蚊蟲蠻多,但那幾天我們還是點著蠟燭一直到次日淩晨。”

“大學本科、專科和中專放在一起招錄,一個班上80個人,能考取的頂多8個左右,錄取率很低。很多同學都念了‘高五’、‘高六’,那時候的拼勁還是很足的。”

在這個年代,很多抱著娃娃的年輕父母去買各類課本或參考書備考。許多青年,肩挑起生活和補學歷兩副重擔。

1984年,英語正式成為高考科目。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畫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畫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上世紀70、80年代的考生“鯉魚跳龍門”,在大學校園內,他們徜徉知識的海洋;走出大學校門,他們分配到不錯的單位。於是,到了90年代,高考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程度極其激烈。

湖北三峽壩區三鬥坪鎮望軍在1994年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鄉親們紛紛來祝賀。

“考上大學”已不僅僅是高考生個人的奮鬥目標,更是全家人的希望。“我媽媽在我高考的前一天動的手術,那晚離開醫院時,我媽剛醒,拉著我的手說,好好考,不要想太多,不要有牽掛。”

但90年代也是高考變革較大的時期。畢業包分配模式逐漸被打破,由國家發生活費變成自掏腰包,還有1999年開始的擴招。但對於絕大多數青年來說,大學文憑依然是找到好工作的敲門磚。

00年代的高考生

“黑色七月”結束,遭遇“非典”

2003年以前,高考日定在每年7月,那幾天往往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日子,因此,“黑色七月”也成為“60後”、“70後”、“80後”對高考的代稱。

2003年的高考有些特殊,從那年起高考改為6月進行,讓6月的7、8、9日成為中國近千萬家庭最重要的日子。

為了更好衝刺高考,越來越多的家長將高中生送到輔導班。依稀記得那句“多考一分,幹掉千人”的話語。

而突如其來的“非典+史上最難高考“,也讓2003年的考試顯得與眾不同。每次進入考場後都要測體溫,確定沒有發燒發熱才可以在正常考場考試,一旦發高燒就有專門的隔離區進行考試。

拿到試卷的那一刻起,大多數考生的神情卻是更加凝重。因為考題真是太難了,即便是準備充分、信心滿滿的考生,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據稱,一場考試結束,走出考場,走廊裡,廣場上,宿舍中,到處都有人在流淚哭泣。

體驗愛的溫暖

如今的高考顯得更加的人性化於溫暖,為了你的努力,全世界都在給你讓路。

愛心送考、交警站崗執勤、愛心服務點,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對考生人性化的關愛,讓他們更加無後顧之憂,以最佳的方式迎接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祝廣大考生金榜題名,高考加油!

很多抱著娃娃的年輕父母去買各類課本或參考書備考。許多青年,肩挑起生活和補學歷兩副重擔。

1984年,英語正式成為高考科目。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畫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畫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上世紀70、80年代的考生“鯉魚跳龍門”,在大學校園內,他們徜徉知識的海洋;走出大學校門,他們分配到不錯的單位。於是,到了90年代,高考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程度極其激烈。

湖北三峽壩區三鬥坪鎮望軍在1994年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鄉親們紛紛來祝賀。

“考上大學”已不僅僅是高考生個人的奮鬥目標,更是全家人的希望。“我媽媽在我高考的前一天動的手術,那晚離開醫院時,我媽剛醒,拉著我的手說,好好考,不要想太多,不要有牽掛。”

但90年代也是高考變革較大的時期。畢業包分配模式逐漸被打破,由國家發生活費變成自掏腰包,還有1999年開始的擴招。但對於絕大多數青年來說,大學文憑依然是找到好工作的敲門磚。

00年代的高考生

“黑色七月”結束,遭遇“非典”

2003年以前,高考日定在每年7月,那幾天往往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日子,因此,“黑色七月”也成為“60後”、“70後”、“80後”對高考的代稱。

2003年的高考有些特殊,從那年起高考改為6月進行,讓6月的7、8、9日成為中國近千萬家庭最重要的日子。

為了更好衝刺高考,越來越多的家長將高中生送到輔導班。依稀記得那句“多考一分,幹掉千人”的話語。

而突如其來的“非典+史上最難高考“,也讓2003年的考試顯得與眾不同。每次進入考場後都要測體溫,確定沒有發燒發熱才可以在正常考場考試,一旦發高燒就有專門的隔離區進行考試。

拿到試卷的那一刻起,大多數考生的神情卻是更加凝重。因為考題真是太難了,即便是準備充分、信心滿滿的考生,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據稱,一場考試結束,走出考場,走廊裡,廣場上,宿舍中,到處都有人在流淚哭泣。

體驗愛的溫暖

如今的高考顯得更加的人性化於溫暖,為了你的努力,全世界都在給你讓路。

愛心送考、交警站崗執勤、愛心服務點,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對考生人性化的關愛,讓他們更加無後顧之憂,以最佳的方式迎接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祝廣大考生金榜題名,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