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建設提速

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施工現場。

連日來,

在我市重點工程施工現場,掀起了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助力“155發展戰略”的熱潮。6月5日,記者踏訪主城區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施工現場,瞭解到工程施工方成都建工集團調集了優秀的施工和管理隊伍,增加了施工設備,力爭提前完成工程施工,為南充實施“155發展戰略”作貢獻。

集中攻堅 重點工程力爭提前竣工

一走進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施工現場,

只見現場3台吊車伸出長長的“手臂”,將建築材料源源不斷地吊運到工地上;一輛輛大貨車開進開出,將一車車施工材料運進工地……在工地入口處的醒目位置,掛著一幅“作戰圖”,每一項施工任務時間都細化到了周。

“正在施工的是乙一路大橋,連接清泉壩和濱江中路。”施工現場負責人趙曉軍說,乙一路大橋的樁基施工一個月前就已完成,橋墩和橋臺施工不到一個月時間,

已經完成投資1000余萬元。為了加快施工進度,5月下旬以來,工地上施工的工人人數增加了一倍,從60余人增加到了120餘人,每天實行兩班倒施工,工作時間從早上6時開始,一直到晚上11時。橋臺和橋墩範本從1套增到3套,可以同時滿足3個作業面施工;吊車數量從以前的1台增加到3台。同時,為趕工期,工地上的工人和管理人員都放棄了節假日和週末休息時間,一直堅持上班。
“我家住在成都,雖然坐動車從南充到成都只要1個多小時,但我也有3個多月沒回家了。”趙曉軍說,因為施工任務重、時間緊,確實抽不開身。

市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代建中心一名負責人介紹,為了加快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施工,該中心每天都要安排人員到施工現場督促施工進度,每週召開一次例會,確保施工中的各個難題及時得到解決。

“成都建工集團高度重視南充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

不僅加大投入,每個月督查施工進度,還從集團派遣了管理人員現場指導。”趙曉軍說,工程自開工以來,一直超計畫進度,根據南充市委、市政府,以及成都建工集團的要求,施工方如今正組織工人全力施工,力爭工程提前竣工。

緩解擁堵 濱江中路最寬處將達67米

市民陳小平家住清泉壩某社區,他特別關注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的施工,

每天晚上散步時,他都要到附近走走。“這個工程實施了,清泉壩老百姓出行就大大方便了。”陳小平說。

據介紹,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由濱江中路下穿隧道、乙一路大橋、濱江大道輔道拓寬改造3個建設項目組成。濱江中路段長726米,道路寬為50米,最寬處達到67米,為雙向10車道。下穿隧道設計車速50公里/小時。乙一路大橋左幅(清泉壩至濱江中路側)長406米;右幅(濱江中路至清泉壩側)長439米,整條道路寬為42米,雙向8車道。

濱江大道輔道拓寬改造工程竣工後,整個濱江大道的交通擁堵將會得到緩解,將方便清泉壩片區老百姓出行,生活在高坪區的居民開車到順慶城區也將更加方便。

提升服務 打造標準施工工地

走進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施工現場,只見處處乾淨整潔,建築施工材料在規定位置整齊堆放。每一輛運輸車駛出工地時,都要經過3次沖洗。在工地上還有灑水車和吸塵車。工地一名負責人介紹,一旦工地有粉塵時,將用灑水車和吸塵車除塵,既保證工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減輕環境污染。

趙曉軍介紹,為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施工方不僅在工地上要求所有的硬體設施達標,還要求軟體設施是一流的,如為了讓工人們愉快上班,工地上24小時供應熱水、熱開水,食堂聘請了兩名專業廚師做飯,每天都有可口的飯菜。(記者 李奎)

整條道路寬為42米,雙向8車道。

濱江大道輔道拓寬改造工程竣工後,整個濱江大道的交通擁堵將會得到緩解,將方便清泉壩片區老百姓出行,生活在高坪區的居民開車到順慶城區也將更加方便。

提升服務 打造標準施工工地

走進濱江中路接清泉壩雙層互通工程施工現場,只見處處乾淨整潔,建築施工材料在規定位置整齊堆放。每一輛運輸車駛出工地時,都要經過3次沖洗。在工地上還有灑水車和吸塵車。工地一名負責人介紹,一旦工地有粉塵時,將用灑水車和吸塵車除塵,既保證工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減輕環境污染。

趙曉軍介紹,為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施工方不僅在工地上要求所有的硬體設施達標,還要求軟體設施是一流的,如為了讓工人們愉快上班,工地上24小時供應熱水、熱開水,食堂聘請了兩名專業廚師做飯,每天都有可口的飯菜。(記者 李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