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老金又有新動態,這些關鍵問題你需要知道!

養老金是是什麼呢?

根據國家有關檔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關於養老金,各行各業一直對以保持著熱切的關注,畢竟它與我們每個人的利益都切身相關。小編從人社部官網整理了一些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可供大家參考:

01 異地就醫進展怎樣?

人社不表示,目前30個省份已經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8個省份正式介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啟動跨省異地就醫卡結算。

5月,人社部公佈了首期開通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的名單,包括160個地區和1008家定點醫療機構。按照人社部此前公佈的計畫,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02 各項社保待遇水準如何?

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2016年,這五項社保的待遇平均水準如何?

養老保險: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達到2362元。城鄉居民約人均養老金達到117元,月人均基礎養老金達到105元。

醫療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

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

生育保險:生育保險待遇水準15385元。

失業保險:全國月平均失業保險金水準達到1051元。

工傷保險: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達到62.4萬元。

只能說,作為人口大國不容易,尤其是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養老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希望我國的政策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真正讓民眾老有所依。

最近2016年的社保報告出來後,有關1.2萬億元空賬的數字,讓好多不熟悉這個領域的朋友好擔心好擔心。為此,湖南中公金融人(hnyhzpks)小編整理了幾個典型性問題,在這裡一併回答,讓大家明白養老金是怎麼回事,而且可以如何應對。

經常有網友問,

年年有人說,養老金要崩盤,那歷史上養老金真的崩過盤嗎?我看來,和平時代的大國肯定是沒有出現這樣的事。因為養老保險後面是有國家作為後盾支持的。大國沒有出現過養老金崩盤的事情,小國有可能會有,比如冰島這樣的國家就發生過財政危機、支付危機,但是一旦緩過氣來,政府還是會優先保證養老保險兌付的。大國因為經濟體量大,本身有土地,有國有資產,還有很多各種權利,非常時期進行套現或者劃撥,都是能夠解決養老金支付問題的。為此庸人自擾不值得。

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國家除了讓養老金入市,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讓養老金增長?當我們老了以後,會不會有養老的風險?實事求是來說,風險無處不在,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濟週期,都有自己面臨的各種問題。對於國家來講,他承載社會的社會保障,就需要有讓社會保障增加的義務責任。具體的方法,最基本的是吸入新的社保資金來填補。另外,比如十年前的時候,就有提出用社保持有國有股的方式來進行增值。一般來說,從經濟的運行來講都有自己的週期,會出現自己的峰值和低谷。比如每年的大學生就業,都有自己的一個洪峰。而社保的提現,也有自己的一個洪峰。中國的資源很多,在遇到洪峰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手段去協調,所以大家還是可以有信心的。

有人說養老金入市,國家只賺不賠,那小散戶跟著投資,會不會能夠賺一點?這個話題其實也是一個偽問題,因為,個人投資者尤其是散戶,他的投資期望,跟幾萬億規模的養老社保基金的目標是不一樣的,這也決定了操作手法很難一致。

第一、養老金入市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規劃;第二、養老金選股會更有資訊優勢;第三、養老金入市可能會選擇大宗交易;最重要的第四點、養老金入市追求的收益率,和一般散戶追求的收益率是不一樣的。養老金入市追求的收益率可能只是年化百分之3.5%,而很多人決定,一天漲3.5%都不夠。散戶們對於收益期望過高,對於風險管理不夠,這也是個現實問題。

當然,這裡還帶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養老保險將來真的不夠用的時候,大家怎麼辦?所以大家應該立刻馬上現在——五一期間就動起來——作出資產配置,你的錢不光是儲蓄,還需要有投資的意識,例如購買股票,購買理財產品等等,讓自己的資產增值。

具體操作手法各異,但是大家可以把準備投資的資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保守的,做固定理財,一年百分之六,半分之七就夠用了。另一部分是激進的,做高增長高收益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非常反對的是大家把所有的資產投入買入股票,即使是做價值投資,也需要看價格,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喲~

有國有資產,還有很多各種權利,非常時期進行套現或者劃撥,都是能夠解決養老金支付問題的。為此庸人自擾不值得。

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國家除了讓養老金入市,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讓養老金增長?當我們老了以後,會不會有養老的風險?實事求是來說,風險無處不在,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濟週期,都有自己面臨的各種問題。對於國家來講,他承載社會的社會保障,就需要有讓社會保障增加的義務責任。具體的方法,最基本的是吸入新的社保資金來填補。另外,比如十年前的時候,就有提出用社保持有國有股的方式來進行增值。一般來說,從經濟的運行來講都有自己的週期,會出現自己的峰值和低谷。比如每年的大學生就業,都有自己的一個洪峰。而社保的提現,也有自己的一個洪峰。中國的資源很多,在遇到洪峰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手段去協調,所以大家還是可以有信心的。

有人說養老金入市,國家只賺不賠,那小散戶跟著投資,會不會能夠賺一點?這個話題其實也是一個偽問題,因為,個人投資者尤其是散戶,他的投資期望,跟幾萬億規模的養老社保基金的目標是不一樣的,這也決定了操作手法很難一致。

第一、養老金入市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規劃;第二、養老金選股會更有資訊優勢;第三、養老金入市可能會選擇大宗交易;最重要的第四點、養老金入市追求的收益率,和一般散戶追求的收益率是不一樣的。養老金入市追求的收益率可能只是年化百分之3.5%,而很多人決定,一天漲3.5%都不夠。散戶們對於收益期望過高,對於風險管理不夠,這也是個現實問題。

當然,這裡還帶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養老保險將來真的不夠用的時候,大家怎麼辦?所以大家應該立刻馬上現在——五一期間就動起來——作出資產配置,你的錢不光是儲蓄,還需要有投資的意識,例如購買股票,購買理財產品等等,讓自己的資產增值。

具體操作手法各異,但是大家可以把準備投資的資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保守的,做固定理財,一年百分之六,半分之七就夠用了。另一部分是激進的,做高增長高收益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非常反對的是大家把所有的資產投入買入股票,即使是做價值投資,也需要看價格,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