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建10大值得一去的自然美景地,八閩大地好風光

福建,簡稱“閩”,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它“依山傍海”,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和國內其它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由此遺留下許多獨特的人文景觀。

今天我們先不講這部分,福建依山傍海的地理特性,造就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那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八閩大地那些最值得一游的自然美景地吧。

1.海壇島,福州

我們先來看看福建省的省會——福州,海壇島,也稱為平潭島,在福州市平潭縣境內,

它也是我國的第五大島。小編今年元旦剛去,從福州市區過去大概2小時路程,島內景點有點分散,比較適合自駕遊。雖說景點偏分散了些,但景色是真美。

主要自然景點有東海仙境、石牌洋、海壇天神、南寨石林、三十六腳湖、仙人井等;其中的石牌洋位於海潭島西北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

圓盤狀的大礁石,托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象兩面鼓起的雙帆,又稱為“半洋石帆”和“雙帆石”。兩個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體,直立在礁石上。

2.鼓浪嶼,廈門

廈門,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它的發展大有蓋住作為省會的福州的風頭。對於非福建人來講,鼓浪嶼是他們最熟悉的廈門景點了,也確實是這樣,每年的黃金周新聞報導,鼓浪嶼都是人山人海的。那為什麼小編還是要推薦鼓浪嶼?因為確實值得一去,當然最好是避開旅遊高峰期。

鼓浪嶼屬廈門市思明區轄,這裡不保存著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還是音樂的沃土,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除環島電動汽車外不允許機動車輛上島,因此氣氛幽靜。鼓浪嶼代表性的自然景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3.武夷山,武夷山市

通常指位於武夷山市西南15公里處的小武夷山,典型的丹霞地貌,有“福建第一名山”的美譽,已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去年10月底去的武夷山,印象最深刻的是天遊峰和九曲溪竹筏漂流(還有印象大紅袍表演)。九曲溪水流清澈,共九曲,曲率達1.9,水流不會太急,乘坐竹筏從起點至終點大概約1個半小時,沿途兩岸風景很美。

天遊峰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爬得雖然有點累,但是站在頂上能看到群山、九曲溪以及九曲溪上漂流著的竹筏,視野開闊,風景真心是美啊。難怪徐霞客曾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4.清源山,泉州

是泉州最值得爬的山,主景區距離泉州市區僅3公里,是泉州唯一一個5A級景區,這裡還有我國現存最大、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老君岩。清源山並不高,海拔才500米左右,所以爬山不會累,挺適合休閒鍛煉的。但其實清遠山的人文景觀要勝於自然景觀,整座山最大的亮點就是位於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的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

5.太姥山,寧德

主峰海拔917.3米,位於寧德市福鼎市秦嶼鎮,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觀”稱奇。太姥山北望浙江雁蕩、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勢,閩人稱武夷、太姥為雙絕,浙人視雁蕩、太姥為昆仲, 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太姥山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地貌為小型式峰林為主的地貌類型,是國內唯一的花崗岩丘陵的地形上發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區,也是國內晶洞花崗岩帶上唯一的峰林地貌。古人有詩贊之:“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

6.泰甯丹霞美景,三明

位於三明市泰寧縣境內,“中國丹霞”201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泰寧丹霞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金湖和上清溪南北兩大片區組成。泰寧丹霞以“最密集的網狀谷地、最發育的崖壁洞穴、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最豐富的岩穴文化、最宏大的水上丹霞”等特色在”中國丹霞”專案中處於不可替代的地位。

泰甯金湖是福建省的最大人工湖,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水上丹霞的美真的很壯觀。金湖景觀可概括為72峰、36岩、18洞、5泉、2瀑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上清溪在金湖上游,為深山峽谷地帶,溪流兩岸壁立千仞,奇岩跋扈;森林茂密,原始古樸。溪水或激流成灘,水不沒膝;或凝滯成潭,深不可測;寬處開闊平坦,窄處宛若小巷。

7.東山島,漳州

位於漳州市東山縣,這裡海灣遼闊,沙灘平緩,綠樹成蔭,勝景眾多,極具南國濱海風光特色。坐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的東山風動石,高4.37米,寬4.5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上尖底圓,狀似仙桃,風吹石動,故名“風動石”,然而歷經颱風、地震而不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稱。

位於東山島東部的東山馬鑾灣,沙白水淨,天藍海闊,加之岸邊綠林蔥蘢,沙灘長2500多米,寬60米,沙灘東北有“三支峰”為屏,東南有赤嶼等四個小島拱衛,因而自成格局。

8.冠豸山,龍岩

位於龍岩市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音xiè zhì,上古神獸)冠而得名,譽其有武夷山之氣勢,太姥山之豁達,兔耳嶺之地行。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為被譽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泉從石間穿過,潺潺不斷,逾半山處,巨石之上立一松風亭。半雲亭築在山間突出部,仰崖上古樹,鬱鬱蒼蒼,如在半天。至滴珠岩,高壁峭立,獨留一面,明代名儒黃公甫題刻“冠旨”兩字,字徑數尺,蒼勁雄健。

9.湄洲島,莆田

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是媽祖的誕生地,素有“南國蓬萊”的美稱。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東方夏威夷”九寶瀾黃金沙灘、“小石林”鵝尾怪石等風景名勝30多處,更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期間,朝聖旅遊盛況空前,被譽為“東方麥加”。

白玉沙灘背靠媽祖山,祖廟前面海岸岩石錯列,有大片輝綠岩,受風濤沖蝕,年長月久,形成天然凹槽,寬一、二米,長數百米;隨著潮汐吞吐,產生共振,便發出奇妙而有節奉的音響,此為湄嶼潮音。九寶瀾沙灘長3公里,寬500米,灘平坡緩,沙細如面,面對浩瀚無垠的碧海,背依千畝蔥蘢的木麻黃,灘頭奇峰挺秀、怪石嶙峋,造化的鐘靈毓秀,令人歎為觀止。

10.金饒山,三明

位於三明市建寧縣境內,有“秀起東南第一巔”的美譽;相傳閩越王無諸校獵於此,遺失金鈸一面而得此美名。金鐃山主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有“八閩第一峰”之稱,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峰峻嶺。登上主峰,可眺望閩西北的建甯、泰甯、寧化、明溪,福建最大的人工湖金湖,也盡收眼底。

金鐃山景區內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長度最長(2.1公里)的金鐃山客運索道,海拔最高的時空隧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淩空棧道,全國除臺灣阿里山外唯一的高山小火車。仙人池位於白石頂的一側,高度僅與主峰相差十數米。奇特的是這裡有個常年不涸的仙人池,在一塊巨石上面,形成一個平平展展的兩米左右的水池,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池裡的水從來不會乾涸。

沿途兩岸風景很美。

天遊峰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爬得雖然有點累,但是站在頂上能看到群山、九曲溪以及九曲溪上漂流著的竹筏,視野開闊,風景真心是美啊。難怪徐霞客曾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4.清源山,泉州

是泉州最值得爬的山,主景區距離泉州市區僅3公里,是泉州唯一一個5A級景區,這裡還有我國現存最大、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老君岩。清源山並不高,海拔才500米左右,所以爬山不會累,挺適合休閒鍛煉的。但其實清遠山的人文景觀要勝於自然景觀,整座山最大的亮點就是位於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的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

5.太姥山,寧德

主峰海拔917.3米,位於寧德市福鼎市秦嶼鎮,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觀”稱奇。太姥山北望浙江雁蕩、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勢,閩人稱武夷、太姥為雙絕,浙人視雁蕩、太姥為昆仲, 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太姥山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地貌為小型式峰林為主的地貌類型,是國內唯一的花崗岩丘陵的地形上發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區,也是國內晶洞花崗岩帶上唯一的峰林地貌。古人有詩贊之:“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

6.泰甯丹霞美景,三明

位於三明市泰寧縣境內,“中國丹霞”201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泰寧丹霞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金湖和上清溪南北兩大片區組成。泰寧丹霞以“最密集的網狀谷地、最發育的崖壁洞穴、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最豐富的岩穴文化、最宏大的水上丹霞”等特色在”中國丹霞”專案中處於不可替代的地位。

泰甯金湖是福建省的最大人工湖,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水上丹霞的美真的很壯觀。金湖景觀可概括為72峰、36岩、18洞、5泉、2瀑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上清溪在金湖上游,為深山峽谷地帶,溪流兩岸壁立千仞,奇岩跋扈;森林茂密,原始古樸。溪水或激流成灘,水不沒膝;或凝滯成潭,深不可測;寬處開闊平坦,窄處宛若小巷。

7.東山島,漳州

位於漳州市東山縣,這裡海灣遼闊,沙灘平緩,綠樹成蔭,勝景眾多,極具南國濱海風光特色。坐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的東山風動石,高4.37米,寬4.5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上尖底圓,狀似仙桃,風吹石動,故名“風動石”,然而歷經颱風、地震而不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稱。

位於東山島東部的東山馬鑾灣,沙白水淨,天藍海闊,加之岸邊綠林蔥蘢,沙灘長2500多米,寬60米,沙灘東北有“三支峰”為屏,東南有赤嶼等四個小島拱衛,因而自成格局。

8.冠豸山,龍岩

位於龍岩市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音xiè zhì,上古神獸)冠而得名,譽其有武夷山之氣勢,太姥山之豁達,兔耳嶺之地行。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為被譽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泉從石間穿過,潺潺不斷,逾半山處,巨石之上立一松風亭。半雲亭築在山間突出部,仰崖上古樹,鬱鬱蒼蒼,如在半天。至滴珠岩,高壁峭立,獨留一面,明代名儒黃公甫題刻“冠旨”兩字,字徑數尺,蒼勁雄健。

9.湄洲島,莆田

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是媽祖的誕生地,素有“南國蓬萊”的美稱。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東方夏威夷”九寶瀾黃金沙灘、“小石林”鵝尾怪石等風景名勝30多處,更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期間,朝聖旅遊盛況空前,被譽為“東方麥加”。

白玉沙灘背靠媽祖山,祖廟前面海岸岩石錯列,有大片輝綠岩,受風濤沖蝕,年長月久,形成天然凹槽,寬一、二米,長數百米;隨著潮汐吞吐,產生共振,便發出奇妙而有節奉的音響,此為湄嶼潮音。九寶瀾沙灘長3公里,寬500米,灘平坡緩,沙細如面,面對浩瀚無垠的碧海,背依千畝蔥蘢的木麻黃,灘頭奇峰挺秀、怪石嶙峋,造化的鐘靈毓秀,令人歎為觀止。

10.金饒山,三明

位於三明市建寧縣境內,有“秀起東南第一巔”的美譽;相傳閩越王無諸校獵於此,遺失金鈸一面而得此美名。金鐃山主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有“八閩第一峰”之稱,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峰峻嶺。登上主峰,可眺望閩西北的建甯、泰甯、寧化、明溪,福建最大的人工湖金湖,也盡收眼底。

金鐃山景區內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長度最長(2.1公里)的金鐃山客運索道,海拔最高的時空隧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淩空棧道,全國除臺灣阿里山外唯一的高山小火車。仙人池位於白石頂的一側,高度僅與主峰相差十數米。奇特的是這裡有個常年不涸的仙人池,在一塊巨石上面,形成一個平平展展的兩米左右的水池,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池裡的水從來不會乾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