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李大釗生平史料在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出

李大釗少年時期的照片、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時繳納學費的記錄、寫給友人的信件、用過的手槍……今年是李大釗同志就義90周年,

原創展覽“李大釗生平文物史料展”從5月31日至7月16日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出。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步入專題展廳的大門,就是一幅巨大的展板,鮮紅的黨旗下,是人們所熟悉的李大釗的頭像,

深邃的目光注視著前方,似在思考中國的出路。據介紹,這幅頭像來自一張珍貴的照片——李大釗的簽名照。這張照片背後也有故事,它是李大釗生前送給好友吳弱男女士的,而吳弱男在新中國成立後將照片贈送給了一大會址紀念館,現在是館藏文物。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從鄉村走向革命”“宣導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促進國共合作,

領導北方革命運動”和“為革命事業獻身”,用133幅圖片、館藏35件珍貴文物史料,兩部文獻紀錄片《李大釗》和《曙光·鐵肩》,生動展現了李大釗波瀾壯闊的一生。

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新文化運動的宣導者,展品中相當一部分是李大釗撰寫的文章、出版的書籍。比如他主編的《言治》雜誌、他與陳獨秀髮起創辦的《每週評論》、史學著作《史學要論》和《史學思想史》等。這些書刊大多距今已有100年,

泛黃的書頁無聲地講述著中華民族百年的滄桑巨變。二樓展廳裡還有一幅《孫中山與李大釗》的木刻作品,還原了李大釗與孫中山會談商討國共合作的場景,這幅木刻是版畫家魏謙於1981創作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第五部分展出了一把小手槍的複製品。原來,這把槍是1927年,李大釗在敵人的恐怖統治下保持高度警惕,特地托人買來防身的,為此他還與戰友在蘇聯舊兵營裡練習打槍。

現場圖

圖說:李大釗的自備手槍、槍套(複製品) 現場圖

最後一件展品,是李大釗最為著名的對聯手跡:“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十個大字力透紙背,讀來擲地有聲,也正是他一生奮鬥的真實寫照。一大會址紀念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張玉菡說:“我們在布展過程中,愈發感覺到李大釗是個了不起的人,他言行一致,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圖說:李大釗最為著名的對聯手跡 記者 邵甯 攝

圖說:李大釗最為著名的對聯手跡 記者 邵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