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兵創業十年,嘗試1000個品種,人工慧眼終橫空出世!

作者:任子勳 安娜

導讀: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在亞洲的分展,每年在上海的CES展覽成為中國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吸引著數百家展商參展,數千位元記者報導,和幾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觀眾前來觀展。


對於許多國內的科技企業來說,亞洲CES是一次盛會,更是一個機會,向業內人士、媒體和觀眾展示自己的高科技和產品。當然,能夠參加CES,也代表著他們跨過了技術的門檻,醜媳婦終於可以見公婆了。

和每次CES大會一樣,總有許多新奇又酷炫的高科技產品冒尖,

成為全場的焦點。今年的CES上,一款看似不起眼的“照妖鏡”,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無錫迅傑光遠的創始人閻巍告訴《創業最前線》:“我們的產品是食品界的火眼金睛,能夠看穿色相背後的真相。”

電視臺採訪迅傑光遠

其實,這種“火眼金睛”並不是什麼神話,

在技術原理上,近紅外技術早就可以“看穿一切”。閻巍的產品,通過這種“透視眼”技術,可以把食品、生活用品的成分、添加劑看的一清二楚。“如果我們暫時無法根除威脅食品安全的源頭,那至少讓我們從保護自己做起”,閻巍告訴《創業最前線》。

創業老兵的10年創業記

閻巍是土生土長的江蘇無錫人,畢業于無錫輕工業大學(2001年與江南大學合併),食品工程專業。

畢業後的前3年,他就職于聯想集團南京公司無錫分公司,從普通的銷售員成長為南京公司無錫分公司總經理,從光杆司令到帶領近二十人的銷售團隊,把公司從一無所有帶到一年收入幾千萬。

無錫迅傑光遠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閻巍

年輕人有著不安分的心,

1999年,他辭掉工作開始和朋友合夥創業,自此開始了從未間斷的創業生涯。

創業10年,他成功創辦過3家公司,實現了公司過億元的年營收額,其中一家主營IT硬體產品的公司,公司一度成長為無錫最大的IT硬體及系統集成公司;和政府合作的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也成功被一家國企收購。

創業10年,連續3個專案的成功,他卻遇到了瓶頸,未來更大的突破在哪裡?“以前我們只是做電子集成的事情,

並沒有自己的產品,我真心想做一個自己的產品,”閻巍告訴記者,迷茫隨之而來。

他無從選擇,惴惴不安,而家裡的一件突發事件讓他萌生了新的創業想法。

2015年1月的一天,年近80的母親夜間突發疾病,上吐下瀉,病情危重,讓閻巍萬分揪心。緊急送往醫院後,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這讓他非常憤怒,也十分無奈。誰會想到一頓飯,就可能危機年邁老人的生命?

那麼,還有那些捧在手心裡的孩子呢?每天都在外面吃飯白領呢?每天我們到底把多少有毒物質吃進肚子裡?如果食品問題暫時無發從根源上杜絕,那有沒有可能讓我們先從保護自己做起?

創業維艱,老兵鬥志不減

多年來一直在技術研發圈子裡,他對近紅外技術及其對物品成分的檢測應用一直有所瞭解。他開始鑽研起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在產品研發上他輾轉各地向邵學廣、陳斌等各地的專家學者請教,向技術大拿學習。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的從0到1是容易的,有時候,在技術領域,即使有了1的想法,如何實現更多的突破,也是歷史性的科學難題。

近紅外技術雖然在上世紀7,80年代就已經被科學家發現,但是因為硬體開發上的困難,一直長期處在一個比較初級的狀態,與傳統的檢測手段並為一類。傳統檢測手段還有另一個術語,那就是實驗室檢測手段。

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近紅外只是被人們當做初級的檢測方法,大致掃一掃,過一遍,也就算了。

過去,傳統的近紅外檢測儀器還有三個痛點十分明顯:

第一,價格高,高價的機器往往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才能夠負擔的起,而且採購數量也會十分有限;

第二,體積大,無法脫離實驗室,進入到需要食品成分檢測的生產場景和生活場景;

第三,就是穩定性差,每次檢測後輸出的近紅外線能量一致、兩個同型號產品對同一目標分析得到的結果一致才有意義。

要把實驗室的技術應用到生產和生活場景中,降低價格,提高穩定性,技術突破是個巨大的難題。原本鑽研技術是閻巍的強項,可此時的他,陷入了焦慮:一方面技術需要突破,產品研發未果,另一方面團隊幾十人還要繼續生存,資金從何而來?

他遇到了創業以來最大的難題。

怎麼辦?賣房子!這是閻巍給自己的解決方案。

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去融資?或者去找生意上有多年交往的朋友借錢,這位70後大男人的回答是:我的技術還沒有取得突破就去融資,就去借錢,我會覺得虧欠別人的,等我把技術突破了再去融資,這樣才是對投資人負責。為了保證公司的產品研發不受阻礙,閻巍毅然賣掉了自己在無錫的兩套房子。

他說:“我從不虧欠別人。”

同時他也坦誠的和自己的員工們溝通公司所處的困境:“發工資可能會有困難了,股權會給大家,但現在也只是空頭支票。如果信得過我,就一起再幹半年。”大家說:“閻總,我們不走,我們跟著您幹!”

就這樣,老團隊沒有一個人離開。半年時間,閻巍為了幾十個員工的基本生活開銷,刷爆了3張信用卡。

無錫迅傑光遠創始團隊

“一個人深夜喝多了,在馬路上坐在路牙子哭的時候都會有。但是每每看到公司的研發進度又向前推進一步,我就又充滿了希望。這就好像是坐火車過隧道,雖然眼前一片漆黑,但我知道前方總有陽光在等著我,”每每回想起那段時光,他總是感慨萬千。

哀兵必勝。一起經歷過磨難的團隊,總是更加有凝聚力。很快,閻巍帶領的技術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破了傳統近紅外檢測儀存在的三大痛點,找到了解決檢測儀小型化,並保持穩定性的核心技術,價格也比傳統儀器降低了近10倍。

現在,閻巍已經推出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三款產品:IAS2000、5000和8000,分別是針對B端的能鑒別食品工業中原材料成分,以及塑膠玩具材質等有機物的檢測儀,和針對普通消費者的手持便捷儀器。

在記者的面前,他用幾十秒為我們鑒定了幾種奶粉的品牌及營養成分,而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機器已經掃描了數百個光譜,遠遠超過目前在工業上的兩分鐘掃一個光譜的水準。

無錫迅傑光遠近紅外產品展示

“目前整個市場能達到我們這個水準的產品還沒有出現,”閻巍很自信地告訴記者。在近紅外吸收光譜的測試上,光是大豆,他就嘗試了超過1000多種,“大豆檢測儀可以擺放在農場上,精准地判斷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對於大豆農民和收購商來說,蛋白質每高1個點,收購價格每噸高出80元”。

而如今,他的產品已涵蓋了將近60個模型,從穀物水果一直到母嬰用品。他還在向藥品,石油等方面邁進,並已開始和政府的相關機構洽談。

年過40,他沒有想到,這次的創業項目竟讓他找回了20多歲時的那種拼勁。每隔兩周,他要坐高鐵,從無錫來一次北京,見投資人、見媒體,向他們介紹他的產品,講他的創業經歷,此外的時間,就是在各地見客戶。

超市、醫院、進口商品的總代,他都想一一敲開他們的大門。“我從沒想過停下來,生下來就是奔波的命吧”,閻巍笑說。

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家人對他的教育如軍人般嚴格,一次考試失敗,都會受到父親徹夜的批評。從小時候起,他的字典裡就沒有“應付”二字。

“任何事情,我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認真的態度去完成,不虧欠任何人,于錢,于情”,閻巍說。

他還在為推進近紅外食品檢測儀的應用繼續奔走著,或許未來的某天,我們就能各自手持一個檢測儀,為自己的家人放心的挑選食品了。

等到那時,不安全的食品也就慢慢失去了傷害我們的途徑,只剩下自我消亡的這一條道路,而記者相信,這一目標,將會很快到來。

那麼,還有那些捧在手心裡的孩子呢?每天都在外面吃飯白領呢?每天我們到底把多少有毒物質吃進肚子裡?如果食品問題暫時無發從根源上杜絕,那有沒有可能讓我們先從保護自己做起?

創業維艱,老兵鬥志不減

多年來一直在技術研發圈子裡,他對近紅外技術及其對物品成分的檢測應用一直有所瞭解。他開始鑽研起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在產品研發上他輾轉各地向邵學廣、陳斌等各地的專家學者請教,向技術大拿學習。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的從0到1是容易的,有時候,在技術領域,即使有了1的想法,如何實現更多的突破,也是歷史性的科學難題。

近紅外技術雖然在上世紀7,80年代就已經被科學家發現,但是因為硬體開發上的困難,一直長期處在一個比較初級的狀態,與傳統的檢測手段並為一類。傳統檢測手段還有另一個術語,那就是實驗室檢測手段。

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近紅外只是被人們當做初級的檢測方法,大致掃一掃,過一遍,也就算了。

過去,傳統的近紅外檢測儀器還有三個痛點十分明顯:

第一,價格高,高價的機器往往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才能夠負擔的起,而且採購數量也會十分有限;

第二,體積大,無法脫離實驗室,進入到需要食品成分檢測的生產場景和生活場景;

第三,就是穩定性差,每次檢測後輸出的近紅外線能量一致、兩個同型號產品對同一目標分析得到的結果一致才有意義。

要把實驗室的技術應用到生產和生活場景中,降低價格,提高穩定性,技術突破是個巨大的難題。原本鑽研技術是閻巍的強項,可此時的他,陷入了焦慮:一方面技術需要突破,產品研發未果,另一方面團隊幾十人還要繼續生存,資金從何而來?

他遇到了創業以來最大的難題。

怎麼辦?賣房子!這是閻巍給自己的解決方案。

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去融資?或者去找生意上有多年交往的朋友借錢,這位70後大男人的回答是:我的技術還沒有取得突破就去融資,就去借錢,我會覺得虧欠別人的,等我把技術突破了再去融資,這樣才是對投資人負責。為了保證公司的產品研發不受阻礙,閻巍毅然賣掉了自己在無錫的兩套房子。

他說:“我從不虧欠別人。”

同時他也坦誠的和自己的員工們溝通公司所處的困境:“發工資可能會有困難了,股權會給大家,但現在也只是空頭支票。如果信得過我,就一起再幹半年。”大家說:“閻總,我們不走,我們跟著您幹!”

就這樣,老團隊沒有一個人離開。半年時間,閻巍為了幾十個員工的基本生活開銷,刷爆了3張信用卡。

無錫迅傑光遠創始團隊

“一個人深夜喝多了,在馬路上坐在路牙子哭的時候都會有。但是每每看到公司的研發進度又向前推進一步,我就又充滿了希望。這就好像是坐火車過隧道,雖然眼前一片漆黑,但我知道前方總有陽光在等著我,”每每回想起那段時光,他總是感慨萬千。

哀兵必勝。一起經歷過磨難的團隊,總是更加有凝聚力。很快,閻巍帶領的技術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破了傳統近紅外檢測儀存在的三大痛點,找到了解決檢測儀小型化,並保持穩定性的核心技術,價格也比傳統儀器降低了近10倍。

現在,閻巍已經推出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三款產品:IAS2000、5000和8000,分別是針對B端的能鑒別食品工業中原材料成分,以及塑膠玩具材質等有機物的檢測儀,和針對普通消費者的手持便捷儀器。

在記者的面前,他用幾十秒為我們鑒定了幾種奶粉的品牌及營養成分,而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機器已經掃描了數百個光譜,遠遠超過目前在工業上的兩分鐘掃一個光譜的水準。

無錫迅傑光遠近紅外產品展示

“目前整個市場能達到我們這個水準的產品還沒有出現,”閻巍很自信地告訴記者。在近紅外吸收光譜的測試上,光是大豆,他就嘗試了超過1000多種,“大豆檢測儀可以擺放在農場上,精准地判斷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對於大豆農民和收購商來說,蛋白質每高1個點,收購價格每噸高出80元”。

而如今,他的產品已涵蓋了將近60個模型,從穀物水果一直到母嬰用品。他還在向藥品,石油等方面邁進,並已開始和政府的相關機構洽談。

年過40,他沒有想到,這次的創業項目竟讓他找回了20多歲時的那種拼勁。每隔兩周,他要坐高鐵,從無錫來一次北京,見投資人、見媒體,向他們介紹他的產品,講他的創業經歷,此外的時間,就是在各地見客戶。

超市、醫院、進口商品的總代,他都想一一敲開他們的大門。“我從沒想過停下來,生下來就是奔波的命吧”,閻巍笑說。

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家人對他的教育如軍人般嚴格,一次考試失敗,都會受到父親徹夜的批評。從小時候起,他的字典裡就沒有“應付”二字。

“任何事情,我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認真的態度去完成,不虧欠任何人,于錢,于情”,閻巍說。

他還在為推進近紅外食品檢測儀的應用繼續奔走著,或許未來的某天,我們就能各自手持一個檢測儀,為自己的家人放心的挑選食品了。

等到那時,不安全的食品也就慢慢失去了傷害我們的途徑,只剩下自我消亡的這一條道路,而記者相信,這一目標,將會很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