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互聯網大佬的高考往事:劉強東最愛物理化學,馬雲三度赴考

在此之前,小米董事長雷軍、360創始人周鴻禕也都以不同形式祝福考生。

往前追溯,互聯網大佬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也都曾回憶過自己的高考往事。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互聯網大佬中不乏“高考狀元”。

如1987年,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1992年,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考取了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1980年,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數學119(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

當然,也有不會考試的大佬。比如馬雲。他就經歷了三次高考,直到第三次高考,分數還是比本科線差了5分,幸虧杭州師範大學英語系由於剛升到本科,

生源沒有招滿。於是,英語成績較好的馬雲幸運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走進了大學。

以下為互聯網大佬的高考往事:

周鴻禕:推薦資訊安全專業

周鴻禕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保送的。1988年9月,周鴻禕因為物理競賽獲獎被保送上了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電腦系,此後,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研究生。

高考成績:1988年9月,

保送西安交通大學。

雷軍:加油

高考成績:1987年,考上武漢大學電腦系。

賈躍亭:逐夢需要經歷很多儀式

高考成績:1992年,考上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會計專業。

馬雲:不太會讀書和考試的人未必沒有運氣

高考成績:因為數學嚴重拖後腿,馬雲曾參加過三次高考。 第三次高考時,他離本科錄取分數線還是差了5分。幸運的是,那年杭州師範英語專業招生指標未滿,馬雲英語不錯,獲得了補招的機會。

李彥宏:中學時基本處於隨波逐流的狀態

2014年8月4日,李彥宏對來自北京、河北、山西、吉林、浙江、河南、寧夏等7個省市區的12名新科高考狀元,

分享了他的經歷,“從中學到大學,以我個人的體驗來說,中學時基本上處於一種隨波逐流的狀態。大家都是一樣的狀態,每個人的想法都差不多。我們那時候想的都是要考一個好大學,考一個好分數,至於以後人生有什麼樣的規劃,想得並不是太多。而到了大學的四年,我感到很重要的一點是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大學裡能夠見識很多優秀的人、聽到不同的聲音,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學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思想。要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你對這個社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有什麼樣的貢獻。

高考成績:1987年,以山西省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

馬化騰:曾關注南京大學天文系

2010年4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回憶:“考大學的時候,我問老師天文系畢業後的職業,當時只有南京大學有天文系,我瞭解到那時候能去天文臺的少,很多都是去當地理老師。那時剛好開始接觸到電腦,覺得對這個也挺感興趣,就考了深圳大學電腦系,畢竟天文太遙遠了。”

高考成績:1989年參加高考,高考分數是739分(滿分900分),高出重點線100多分,進入深圳大學電腦專業。

劉強東:在老師感召下報了中國人民大學

2014年4月18日,劉強東在母校中國人民大學進行演講時說,“其實我一直想上物理系和化學系,我的物理化學非常好,也是我最喜歡的。但是班主任特別希望他的學生們都能夠去學文科,去當官,他覺得他的學生都是好人,畢業之後能做一個好官,所以在老師的感召之下我們報了人大。”

高考成績:1992年參加高考,江蘇省宿遷市高考狀元,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張朝陽:特別喜歡學物理

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張朝陽曾回憶說,“高考的時候沒住校,每天早上七八點和一大幫同學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去自習室溫習功課,那時候父母給的壓力並不大,只是自己喜歡學習,特別是喜歡學物理。”

高考成績:1981年考入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丁磊:分到全校最小的系

2005年11月,丁磊在浙江大學演講時回憶,“當時看到電子科技大學的介紹,這個大學1956年成立,在四川成都,他也不知道成都在什麼地方,看它地處天府之國,應該挺好玩,就把志願填到電子科技大學,沒想到第一批就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其實我填專業也是很被動的,坦白地講,我在中學並不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我很喜歡電腦,高中時就在蘋果電腦上寫遊戲,自學完了BASIC語言。我很想選電腦專業,我父母說什麼專業都可以選,電腦不要選,因為電腦對人體有害,每天坐在電腦前就像照X光。這個說法不是沒道理的,當年電腦顯像管的輻射非常大,對健康多少有影響。所以,我就填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通訊專業,我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微波通訊,一個系只有30個人。”

高考成績:1989年以高出重點分數線1分的成績,被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錄取。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學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思想。要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你對這個社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有什麼樣的貢獻。

高考成績:1987年,以山西省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

馬化騰:曾關注南京大學天文系

2010年4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回憶:“考大學的時候,我問老師天文系畢業後的職業,當時只有南京大學有天文系,我瞭解到那時候能去天文臺的少,很多都是去當地理老師。那時剛好開始接觸到電腦,覺得對這個也挺感興趣,就考了深圳大學電腦系,畢竟天文太遙遠了。”

高考成績:1989年參加高考,高考分數是739分(滿分900分),高出重點線100多分,進入深圳大學電腦專業。

劉強東:在老師感召下報了中國人民大學

2014年4月18日,劉強東在母校中國人民大學進行演講時說,“其實我一直想上物理系和化學系,我的物理化學非常好,也是我最喜歡的。但是班主任特別希望他的學生們都能夠去學文科,去當官,他覺得他的學生都是好人,畢業之後能做一個好官,所以在老師的感召之下我們報了人大。”

高考成績:1992年參加高考,江蘇省宿遷市高考狀元,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張朝陽:特別喜歡學物理

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張朝陽曾回憶說,“高考的時候沒住校,每天早上七八點和一大幫同學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去自習室溫習功課,那時候父母給的壓力並不大,只是自己喜歡學習,特別是喜歡學物理。”

高考成績:1981年考入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丁磊:分到全校最小的系

2005年11月,丁磊在浙江大學演講時回憶,“當時看到電子科技大學的介紹,這個大學1956年成立,在四川成都,他也不知道成都在什麼地方,看它地處天府之國,應該挺好玩,就把志願填到電子科技大學,沒想到第一批就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其實我填專業也是很被動的,坦白地講,我在中學並不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我很喜歡電腦,高中時就在蘋果電腦上寫遊戲,自學完了BASIC語言。我很想選電腦專業,我父母說什麼專業都可以選,電腦不要選,因為電腦對人體有害,每天坐在電腦前就像照X光。這個說法不是沒道理的,當年電腦顯像管的輻射非常大,對健康多少有影響。所以,我就填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通訊專業,我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微波通訊,一個系只有30個人。”

高考成績:1989年以高出重點分數線1分的成績,被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