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總統文在寅就任滿月:施政被看好 問題仍重重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迎來就職30天。他在大選翌日便加速推進各項政策,彌補了長期施政空白。一個月來,他充分展現了親民形象,國民對他的施政支持率一度高達84%,

創下韓國歷屆總統之最。但同時,他在內政和外交上仍然面臨多種考驗,施政基礎尚不穩固。

內政

報導稱,文在寅關注民生和改革。經濟政策上強調優先增加工作崗位,核心為構建“增加工作崗位→提高家庭收入→擴大消費→活躍內需→實現增長”的良性迴圈結構。

為此,文在寅就任總統後首個指示即為設立總統直屬的就業委員會,親自擔任委員長直接指導就業工作,並計畫通過設立“禁止臨時工差別待遇法”、追加預算等政策改善就業形勢。

文在寅還積極與民溝通和交流,成立“國民交接委員會”向國民徵求對施政的意見和建議,與參謀班底的關係也從以往的“重規矩”轉變為“重溝通”。放低姿態的親民形象深入人心。

他還對國民關心的重大問題親自下達指示,陸續取消統編歷史教材、叫停老舊火力發電站治霾、認定“世越”號遇難臨時教師為因公殉職等。

在人事任免上,文在寅堅持不管背景、出身,量才用人、因材器使的原則,力求實現全民融合。但人事考核卻出現漏洞,新政府和青瓦台幕僚提名人接連被曝黑料,組閣受阻。另外,文在寅與在野黨的協治目前也不順利,在國會朝小野大的局面中面臨複雜的政治鬥爭。

外交

文在寅就任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等多國首腦通電話,並向美、中、日、俄等周邊主要四國派遣特使,啟動恢復首腦外交的步伐,並取得一定成果。但外交仍面臨著嚴峻挑戰。

韓美首腦會談將于6月底舉行,

為了使韓美關係穩固如前,兩國在薩德問題上需緊密協調。雖然美國對韓國處理薩德問題的做法表示“理解和信任”,但依舊存在出現分歧的可能性,而且雙方在薩德運營費用上一直說法不一,特朗普還提到希望重新協商或終止韓國自由貿易協定(FTA),這些都給韓美關係的發展增添了變數。

韓朝關係一時也難以破冰。文在寅就任後,韓國政府一直從各個領域尋求韓朝關係恢復,

還批准15個民間團體以人道援助、社文交流為目的與朝方接觸,期待雙方能有對話的機會。但這一提議被朝鮮拒絕,能否有成效還是未知數。

韓國和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仍存在矛盾。文在寅在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次通電話時就向安倍如實介紹了輿論對慰安婦協議的負面態度。

在外交部長人選“難產”的情況下,韓國外交至今如處於“無首領”狀態,也使問題更加難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