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權威丨“濱江年報”重磅發佈,你最關心的資料都在這裡!

今天,《2016年高新區(濱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出爐!

過去一年,高新區(濱江)GDP增長多少?

全區總人口是多少?

財政總收入是多少?

全區新註冊企業多少家?

全區R&D投入多少?

全區新引進各類人才多少?

……

濱濱今天摘錄大家關心的部分要點內容告訴你!

看點

01

全區GDP 901.4億元,增長14.0%,高於全市4.5個百分點

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01.4億元,

比上年增長14.0%,高於國家、省、市平均水準(增幅較全國、省、市分別高7.3、6.5、4.5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市比重的8.2%。人均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為268604元(折合40412美元),增長12.1%。

看點

02

全區常住人口33.56萬人,男性比女性人口多3300人

2016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為33.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8萬人。

年末戶籍人口22.1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1.22萬人,女性人口10.89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0:97。全年出生人口4857人,出生率為22.0‰;死亡人口650人,死亡率為3.0‰,自然增長率為19.0‰。人口密度為4578人/平方公里。

看點

03

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1355.6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24.2億元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55.6億元,

同比增長14.5%;工業增加值443.8億元,增長14.9%;新產品產值892.7億元,增長22.8%,新產品產值率65.9%;畝產增加值達940.1萬元。

全區規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24.2億元,增長15.9%,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5.6%;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324.1億元,增長20.7%,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的73.0%。

高新、戰新產業總量和占比均列全市第一。

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59.1億元,同比增長20.0%;利潤總額248.5億元,增長25.6%。其中資訊軟體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77.7億元,同比增長16.7%,占全區服務業增加值的63.2%。

看點

04

全區財政總收入235.4億元,用於民生事業支出87.7億元

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235.4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4億元,增長15.6%,均列全省第六、全市第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97.9億元,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別為39.2億元、11.6億元、26.4億元、20.7億元。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5億元,增長51.4%,用於民生事業支出87.7億元,增長66.0%,其中用於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的支出分別為12.6億元、9.9億元、2.7億元,分別增長33.6%、34.1%、33.5%,有力保障了教育、醫療、住房、環境、科技等民生事業的發展和改善需求。

看點

05

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2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

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2億元,同比增長26.5%,投資項目230個,增長29.9%,其中新開工專案85個,增長183.3%。完成政府投資84.8億元,同比增長121.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9.7%。

完成產業投資52.5億元,同比增長44.9%;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53.7億元,同比增長0.4%。商品房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增長44.3%;商品房銷售額238.2億元,增長55.9%。

看點

0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1億元,進出口總額68.8億美元

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1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汽車零售額73.6億元,增長3.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08.0億元,增長11.6%;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1億元,增長2.0%。

全區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68.8億美元,同比增長4.6%,其中進口總額14.4億美元,增長2.9%,出口總額54.4億美元,增長5.1%。出口總額中,美國市場出口12.7億美元;歐盟市場出口13.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9.3億美元;外資企業出口16.0億美元。

看點

07

全區共有註冊企業近3萬家,7家500強民企總部落戶濱江,全區上市企業37家,累計擁有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607家

全區新註冊企業6803家,累計擁有註冊企業數29719家,新增註冊資本481.7億元,中國民企500強中7家總部落戶濱江。全區累計上市企業數3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9家。

吉利集團

全區首次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99家,累計擁有607家。認定瞪羚企業199家,中國軟體業務收入百強企業7家。全區累計擁有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8個、眾創空間2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15家,在孵企業1204家。

看點

08

全區研發支出比重超過全市4.5倍,擁有研發中心333個

全區本級產業扶持資金17.1億元,同比增長32.1%;本級財政科技撥款10.5億元,增長74.4%。全區R&D投入122億元,研發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始終保持在13%以上(是全省的5.7倍,全市的4.5倍)。至年末,全區累計創投引導基金階段參股24支投資基金,帶動社會資本35.5億元。

全區新增市級以上研發中心57個,其中省級32個,累計擁有研發中心333個;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個,其中省級4個,累計擁有技術中心139個;新批設立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37個,省級“三名”培育試點3個。

全區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達14247件和6700件,同比分別增長40.2%和5.7%。主導或參與研製並發佈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9項、行業標準21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技術獎勵14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專利獎10項。

看點

09

全區引才25271人,擁有“國千”67人,“省千”123人

全區新引進各類人才總數25271人,同比增長9.1%,其中高級人才3861人,增長2.7%;博士149人,增長33.0%。

全區累計擁有“國千”人才67人、“省千”人才123人;2016年入選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8人,累計19人。

全區新增大學生創辦企業403家,累計2561家;新增留學人員創辦企業186家,增長43.1%,累計990家。

看點

10

全區資訊經濟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達81.4%

2016年,全區實現資訊經濟增加值(剔重合計)733.7億元,同比增長20.3%,增幅高出全區GDP6.3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區GDP比重達81.4%,高於全市57.1個百分點,資訊經濟(智慧經濟)產業結構優勢明顯。

看點

1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85元,你拖後腿了嗎?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杭州市)52185元,同比增長8.0%,農村人均純收入33644元,增長13.2%。全社會用電量25.8億千瓦時,增長12.6%,其中居民生活用電5.7億千瓦時,增長17.0%。

至年末,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8.8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63萬人;參加職工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達33.92萬人、27.67萬人,比上年末淨增2.43萬人和3.74萬人。城鄉居民醫療、養老保險參保率均超過99%,城鎮登記失業率1.84%。

看點

12

全區擁有幼稚園31所,小學16所,初中11所

全區擁有幼稚園31所,新增2所,在園幼兒15452人,比上年增長9.3%,專職教師1198人,淨增加179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19444人,增長9.1%,專職教師1178人,淨增加103人;初中11所,在校學生7139人,增長8.7%,專職教師731人,淨增加104人。

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4.9平方米,其中幼稚園10.7平方米,小學13.2平方米,中學28.4平方米;生均圖書26.2冊,其中幼稚園11.9冊,小學28.2冊,中學51.5冊;小學每百名學生擁有電腦18.5台,中學38.1台。學前三年幼稚園入園率99.9%,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99.5%。

看點

13

全區擁有衛生機構136個,床位305張,衛生技術人員2054人

至年末,全區擁有衛生機構136個,其中醫院6個,比上年分別增加20個和5個。擁有各類醫療機構床位305張,其中醫院床位182張,分別增長121.0%和1113.3%。衛生技術人員2054人,增長11.3%;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15人,註冊護士635人,分別增長10.4%和5.3%。

醫院年診療5.8萬人次,增長35.5%。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為1.48‰。社區衛生服務站33家,社區照料中心59個。

看點

14

全區實有道路總長276公里,園林綠地面積982.5公頃

全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4.4億元,同比增長88.3%。新建道路15公里,實有道路總長度276公里。新增(優化)公交線路3條,新增公共停車場17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25座、公共自行車1000輛。至年末,全區園林綠地面積982.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438.8公頃,分別增長7.8%、9.6%。全年農轉居安置拆遷戶1616戶。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20.1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045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10.7%。

想瞭解更多關於

高新區(濱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料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5億元,增長51.4%,用於民生事業支出87.7億元,增長66.0%,其中用於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的支出分別為12.6億元、9.9億元、2.7億元,分別增長33.6%、34.1%、33.5%,有力保障了教育、醫療、住房、環境、科技等民生事業的發展和改善需求。

看點

05

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2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

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2億元,同比增長26.5%,投資項目230個,增長29.9%,其中新開工專案85個,增長183.3%。完成政府投資84.8億元,同比增長121.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9.7%。

完成產業投資52.5億元,同比增長44.9%;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53.7億元,同比增長0.4%。商品房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增長44.3%;商品房銷售額238.2億元,增長55.9%。

看點

0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1億元,進出口總額68.8億美元

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1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汽車零售額73.6億元,增長3.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08.0億元,增長11.6%;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1億元,增長2.0%。

全區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68.8億美元,同比增長4.6%,其中進口總額14.4億美元,增長2.9%,出口總額54.4億美元,增長5.1%。出口總額中,美國市場出口12.7億美元;歐盟市場出口13.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9.3億美元;外資企業出口16.0億美元。

看點

07

全區共有註冊企業近3萬家,7家500強民企總部落戶濱江,全區上市企業37家,累計擁有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607家

全區新註冊企業6803家,累計擁有註冊企業數29719家,新增註冊資本481.7億元,中國民企500強中7家總部落戶濱江。全區累計上市企業數3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9家。

吉利集團

全區首次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99家,累計擁有607家。認定瞪羚企業199家,中國軟體業務收入百強企業7家。全區累計擁有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8個、眾創空間2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15家,在孵企業1204家。

看點

08

全區研發支出比重超過全市4.5倍,擁有研發中心333個

全區本級產業扶持資金17.1億元,同比增長32.1%;本級財政科技撥款10.5億元,增長74.4%。全區R&D投入122億元,研發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始終保持在13%以上(是全省的5.7倍,全市的4.5倍)。至年末,全區累計創投引導基金階段參股24支投資基金,帶動社會資本35.5億元。

全區新增市級以上研發中心57個,其中省級32個,累計擁有研發中心333個;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個,其中省級4個,累計擁有技術中心139個;新批設立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37個,省級“三名”培育試點3個。

全區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達14247件和6700件,同比分別增長40.2%和5.7%。主導或參與研製並發佈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9項、行業標準21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技術獎勵14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專利獎10項。

看點

09

全區引才25271人,擁有“國千”67人,“省千”123人

全區新引進各類人才總數25271人,同比增長9.1%,其中高級人才3861人,增長2.7%;博士149人,增長33.0%。

全區累計擁有“國千”人才67人、“省千”人才123人;2016年入選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8人,累計19人。

全區新增大學生創辦企業403家,累計2561家;新增留學人員創辦企業186家,增長43.1%,累計990家。

看點

10

全區資訊經濟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達81.4%

2016年,全區實現資訊經濟增加值(剔重合計)733.7億元,同比增長20.3%,增幅高出全區GDP6.3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區GDP比重達81.4%,高於全市57.1個百分點,資訊經濟(智慧經濟)產業結構優勢明顯。

看點

1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85元,你拖後腿了嗎?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杭州市)52185元,同比增長8.0%,農村人均純收入33644元,增長13.2%。全社會用電量25.8億千瓦時,增長12.6%,其中居民生活用電5.7億千瓦時,增長17.0%。

至年末,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8.8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63萬人;參加職工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達33.92萬人、27.67萬人,比上年末淨增2.43萬人和3.74萬人。城鄉居民醫療、養老保險參保率均超過99%,城鎮登記失業率1.84%。

看點

12

全區擁有幼稚園31所,小學16所,初中11所

全區擁有幼稚園31所,新增2所,在園幼兒15452人,比上年增長9.3%,專職教師1198人,淨增加179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19444人,增長9.1%,專職教師1178人,淨增加103人;初中11所,在校學生7139人,增長8.7%,專職教師731人,淨增加104人。

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4.9平方米,其中幼稚園10.7平方米,小學13.2平方米,中學28.4平方米;生均圖書26.2冊,其中幼稚園11.9冊,小學28.2冊,中學51.5冊;小學每百名學生擁有電腦18.5台,中學38.1台。學前三年幼稚園入園率99.9%,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99.5%。

看點

13

全區擁有衛生機構136個,床位305張,衛生技術人員2054人

至年末,全區擁有衛生機構136個,其中醫院6個,比上年分別增加20個和5個。擁有各類醫療機構床位305張,其中醫院床位182張,分別增長121.0%和1113.3%。衛生技術人員2054人,增長11.3%;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15人,註冊護士635人,分別增長10.4%和5.3%。

醫院年診療5.8萬人次,增長35.5%。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為1.48‰。社區衛生服務站33家,社區照料中心59個。

看點

14

全區實有道路總長276公里,園林綠地面積982.5公頃

全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4.4億元,同比增長88.3%。新建道路15公里,實有道路總長度276公里。新增(優化)公交線路3條,新增公共停車場17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25座、公共自行車1000輛。至年末,全區園林綠地面積982.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438.8公頃,分別增長7.8%、9.6%。全年農轉居安置拆遷戶1616戶。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20.1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045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10.7%。

想瞭解更多關於

高新區(濱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