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性比女性更睡不好,睡覺打呼嚕,到底是不是病?

你睡得好嗎?

中國醫師協會發佈《2016中國睡眠指數》:四分之一中國人有熬夜習慣,

垃圾睡眠是主因。

調查中,23%以上的中國人有熬夜習慣,他們可能會選擇上網聊天、看影視劇、打遊戲或者通宵KTV等。國際上把這種因使用電子產品而耽誤睡眠或睡眠過淺的現象稱為“垃圾睡眠”。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睡不好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發佈,引起睡眠品質問題最常見的“打呼嚕”就是一個嚴重的健康殺手。嚴重的、不規律的“打呼嚕”,

醫學上稱為“睡眠呼吸障礙”。流行病學分析顯示,睡眠呼吸暫停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6年的最新資料顯示,這一疾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達14%,20年間增長了3.5倍,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增加2.5倍,升至5%,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資料顯示,睡眠呼吸暫停患者高血壓的發生率為50%—90%。

兒童的特殊性在於其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睡眠障礙可明顯影響其體格發育及智力發育,

長期張口呼吸不能及時糾正將引起兒童頜面骨骼的發育,造成不可逆的結果。第二類人群即特定服務職業人群,如飛行員、駕駛員等司乘人群,健康的睡眠,不僅關係自身的健康,更關乎社會公眾的安全。

女性睡眠品質比男性更高

僅有六成人認為自己能睡好覺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在睡眠日來臨之際,對115名計程車司機進行了系統的睡眠調查。資料顯示:近75%的人體重超重,45%的人睡眠品質處於較差的水準,10%人群出現嗜睡症狀。

為綜合評估睡眠情況,一份涵蓋全球五個國家、近7000人的睡眠調查資料結果顯示:92%的人認為,健康睡眠與健康及生活幸福指數直接相關,70%—80%的人認為良好的睡眠是婚姻幸福的關鍵,近50%的人群會在睡眠障礙後出現疲乏、認知能力下降以及情緒低落現象。

在對睡眠情況的評價中發現,僅有58%—62%的人認為自己有較好的睡眠。

目前睡眠呼吸暫停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為它可導致高血壓、中風,也增加心臟病的發作風險,它還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所以看似小事卻可引起不小的危害。肥胖和飲酒也是加重這個疾病的進展,尤其是晚餐時飲酒,這種效果在飲酒後5小時還存在,

所以建議睡眠前2—5小時不要喝酒。此外,晚間也要儘量避免服用鎮靜劑。所以一旦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要及時就診與治療。

如何界定打呼嚕是不是病,你造嗎?

睡覺打呼嚕不一定是乏了

幾天前,瀋陽市民李先生和愛人急匆匆地來到了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李先生向神經內科三病房王立瑤主任描述,近段時間,他早晨睡不醒,白天總是很疲倦,昏昏沉沉,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記憶力出現下降、反應遲鈍,而且體重明顯增加,血壓還波動明顯異常。

李先生愛人告訴醫生,說他入睡很快,躺下呼嚕聲就起來了,而且打呼嚕聲音很響,都影響她的睡眠了,所以應該睡得很好,第二天不應出現迷迷糊糊的睡不醒的感覺。這一細節讓醫生找到了問題所在。李先生妻子還告訴醫生,他在打呼嚕時忽然沒有聲音了,像呼吸停止一樣,過不長時間大喘口氣又接著打呼嚕了。王立瑤主任作出判斷,李先生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王主任介紹,人類睡眠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正常成人睡眠時首先進入NREM睡眠,之後到REM期,這樣算一個週期,時間為90分鐘,這兩種睡眠在睡眠週期中交替出現,每個成年人每天晚上都要經過大約4個週期,而人類進入放鬆休整階段為睡眠較深的部分。也就是在NREM期的Ⅰ、Ⅱ、Ⅲ、Ⅳ期中的Ⅲ、Ⅳ期和REM期,身體得到徹底休息。

打呼嚕是由於上氣道結構發生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可以受多重因素影響,如睡眠姿勢、體重、氣道有無塌陷等等,打呼嚕是上氣道阻力增加的一種表現,也提示可能存在氣道狹窄,而且這樣的人在睡眠加深時,氣道肌肉變得進一步鬆弛進而出現塌陷,以至呼吸梗阻、暫停。就是如李先生表現的那樣的打呼嚕時有間停,但在血氧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人體的反應而警醒度增加,加大呼吸力度,又重新開始呼吸,再次進入睡眠狀態。這就是所說的微覺醒和睡眠片段化,我們在腦電圖上看到的就是患者經常在入深睡期後不久,即重新開始淺睡期,這樣患者的深睡期的時間明顯減少,所以患者雖然一直在睡,但品質很差,身體久而久之會逐漸出現如李先生的各種不良表現,導致日間功能障礙發生。

高品質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睡多久才合適

比如出生至3個月齡的小嬰兒,每天主要任務就是睡,需要長達14至17小時的睡眠。1歲至2歲的幼兒每天需要11至14小時睡眠。6歲到13歲的學齡兒童,建議每日保持9到11小時睡眠。

14歲至17歲的青少年每天應當睡8至10小時,處於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即便如此,一天超過11小時的睡眠時間也會對健康不利。

對於18歲至64歲的成年人來說,每天7至9小時的睡眠最佳,6小時或10小時也行,但少於6小時或多於10小時都不推薦。

而對於65歲以上的人來說,新指南提供了7至8小時的睡眠時長建議。有些老年人只睡5小時,通常他們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如何才能睡得品質高

1.注意飲食習慣,臨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品質; 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2.睡前遠離咖啡和尼古丁。建議你睡覺前八小時不要喝咖啡。咖啡、刺激性飲料等都是催化興奮的物質,這種物質在睡眠中起到了很好的扼殺作用,長期服用這些物質,不僅對睡眠有影響,更是對個人健康產生了較大的副作用。

3.適量的體育鍛煉選擇鍛煉時間。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而有規律的身體鍛煉能提高夜間睡眠的品質。

4.保持室溫稍涼。臥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5.大睡要放在晚間。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6.睡前洗澡或泡腳。洗熱水澡有助於放鬆肌肉,可令人睡得更好。睡覺前半小時用溫水泡腳有助於放鬆腳部及腿部,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

李先生向神經內科三病房王立瑤主任描述,近段時間,他早晨睡不醒,白天總是很疲倦,昏昏沉沉,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記憶力出現下降、反應遲鈍,而且體重明顯增加,血壓還波動明顯異常。

李先生愛人告訴醫生,說他入睡很快,躺下呼嚕聲就起來了,而且打呼嚕聲音很響,都影響她的睡眠了,所以應該睡得很好,第二天不應出現迷迷糊糊的睡不醒的感覺。這一細節讓醫生找到了問題所在。李先生妻子還告訴醫生,他在打呼嚕時忽然沒有聲音了,像呼吸停止一樣,過不長時間大喘口氣又接著打呼嚕了。王立瑤主任作出判斷,李先生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王主任介紹,人類睡眠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正常成人睡眠時首先進入NREM睡眠,之後到REM期,這樣算一個週期,時間為90分鐘,這兩種睡眠在睡眠週期中交替出現,每個成年人每天晚上都要經過大約4個週期,而人類進入放鬆休整階段為睡眠較深的部分。也就是在NREM期的Ⅰ、Ⅱ、Ⅲ、Ⅳ期中的Ⅲ、Ⅳ期和REM期,身體得到徹底休息。

打呼嚕是由於上氣道結構發生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可以受多重因素影響,如睡眠姿勢、體重、氣道有無塌陷等等,打呼嚕是上氣道阻力增加的一種表現,也提示可能存在氣道狹窄,而且這樣的人在睡眠加深時,氣道肌肉變得進一步鬆弛進而出現塌陷,以至呼吸梗阻、暫停。就是如李先生表現的那樣的打呼嚕時有間停,但在血氧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人體的反應而警醒度增加,加大呼吸力度,又重新開始呼吸,再次進入睡眠狀態。這就是所說的微覺醒和睡眠片段化,我們在腦電圖上看到的就是患者經常在入深睡期後不久,即重新開始淺睡期,這樣患者的深睡期的時間明顯減少,所以患者雖然一直在睡,但品質很差,身體久而久之會逐漸出現如李先生的各種不良表現,導致日間功能障礙發生。

高品質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睡多久才合適

比如出生至3個月齡的小嬰兒,每天主要任務就是睡,需要長達14至17小時的睡眠。1歲至2歲的幼兒每天需要11至14小時睡眠。6歲到13歲的學齡兒童,建議每日保持9到11小時睡眠。

14歲至17歲的青少年每天應當睡8至10小時,處於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即便如此,一天超過11小時的睡眠時間也會對健康不利。

對於18歲至64歲的成年人來說,每天7至9小時的睡眠最佳,6小時或10小時也行,但少於6小時或多於10小時都不推薦。

而對於65歲以上的人來說,新指南提供了7至8小時的睡眠時長建議。有些老年人只睡5小時,通常他們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如何才能睡得品質高

1.注意飲食習慣,臨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品質; 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2.睡前遠離咖啡和尼古丁。建議你睡覺前八小時不要喝咖啡。咖啡、刺激性飲料等都是催化興奮的物質,這種物質在睡眠中起到了很好的扼殺作用,長期服用這些物質,不僅對睡眠有影響,更是對個人健康產生了較大的副作用。

3.適量的體育鍛煉選擇鍛煉時間。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而有規律的身體鍛煉能提高夜間睡眠的品質。

4.保持室溫稍涼。臥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5.大睡要放在晚間。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6.睡前洗澡或泡腳。洗熱水澡有助於放鬆肌肉,可令人睡得更好。睡覺前半小時用溫水泡腳有助於放鬆腳部及腿部,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