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棗莊:橫穿馬路逆行 “學生党”騎車上路安全拋腦後

來源: 棗莊晚報 作者: 王正

近日,“9歲男孩騎共用單車出車禍,

車把插入脖頸”的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對孩子騎車和交通安全教育的關注。放學時段,學校周邊路段經常會看到學生不顧周圍來往車輛,三五成群地騎車並行,甚至有學生“拉風”地騎起了摩托車。對於如何提升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老師說,要抓生命安全教育。家長們呢?是不是也該做些什麼呢?

學生騎車險象環生,交通事故敲響警鐘

記者搜索發現,學生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故的案例屢見不鮮。

3月6日,廈門一中學生騎車下坡翻進溝裡;3月17日,廈門一名中學女生騎單車違規逆行,撞上一輛白色賓士轎車;3月26日,上海一名男孩因為獨自騎行共用單車,在十字路口與大貨車發生碰撞;4月5日,105國道德安縣萬家嶺大捷公園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3名學生同騎一輛電動車與一輛教練車相撞;5月27日晚,福建福州桂山路涵洞內,一名中學生駕駛借來的電動車失控翻側……這些慘案已為學生敲響了警鐘,
可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1日,在中午和下午放學時段,城區多條主幹道上,不時有穿校服的中學生騎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行駛在機動車道的身影,他們有的逆行,有的三五成行並排前行,有的隨意橫穿馬路,有的單手騎車,甚至大撒把,面對機動車和其他車輛,學生們視若無睹,交通安全意識十分淡薄。

市民李先生在十五中東校附近經營一家商鋪,

對於學生們的騎車方式,他說了四個字——五花八門。“上下學高峰期,我經常能看到身穿校服的初中學生,騎車一點都不老實,一會兒雙手離開車把,一會弄個‘大鵬展翅’,一會又把手搭在同學的肩膀上,讓同學拉著走,就這樣在人來車往的馬路上表演起了‘雜技’,看著就讓人瘮得慌。”李先生說。

當日中午,記者來到青檀路,此時正值四十一中學生放學。

路上的學生騎起車來十分大膽,有的勾肩搭背,有的雙手離把,還有的騎車玩手機不看路,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樣騎車很危險。“我每天下班回家,總能碰到結伴放學的孩子並排騎車。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小女孩邊騎自行車邊吃零食,只有一隻手扶著車把,晃晃悠悠的,真替她捏把汗。”經常從此經過的市民陳女士說。

為方便、為面子,電動自行車成學生常見代步工具

採訪中,不少家長表示,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就給孩子購買了電動自行車代步。多數學生也表示,騎電動自行車都是為了方便。“騎自行車又累、又慢,像蝸牛爬,公車還得等車,也不方便,而且高峰期又太擠,都不如騎電動自行車方便。”在十五中東校就讀的一名學生表示。同樣在該校就讀的14歲的王姓同學表示:“看人家買了電動自行車,我就也想買輛。自行車帶同學不方便,我們班有個同學,騎帶踏板的大電動自行車,一次能帶3個人回家,同學們都羡慕的不得了。我家離學校不遠,步行差不多要17分鐘,有了電動自行車就更快了,5分鐘就到。”

不光是電動自行車,有的孩子為了追求新穎,竟騎起了摩托車或助力車。在四十一中門口,記者發現了摩托車的身影。一位騎摩托車的學生說:“我們都叫它鬼火,現在可流行了,騎起來特別拉風,再改裝個排氣筒,後面帶個同學,那太有面子了!”

“在路上開車最怕兩種人,一種是橫衝直撞的老年代步車,另一種就是騎電動自行車的學生了。趕上上學、放學時段,不少學生騎電動自行車從校門口蜂擁而出,騎行還十分隨意,按喇叭提醒都不聽。”私家車主孟女士說。一位計程車司機也表示:“我見過五六個學生並排騎車的情況,如果一人出現剮蹭等問題,其他人很有可能受‘牽連’。而且,結伴的學生在騎行途中聊天、打鬧,注意力不集中,他們不管交通規則,又沒有其他防護措施,我見到他們都躲得遠遠的。”

我市無強制性規定,老師不支持,家長態度不一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為了保證學生安全,部分城市也已開始叫停學生騎電動自行車上路,包括聊城高唐、德州、日照等都規定未滿16周歲的學生不得騎電動車上下學,更嚴禁學生騎摩托車上下學。我市很多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交通安全,不提倡小學生騎自行車上下學,對於中學生騎電動自行車,未做強制規定。

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學業重,早出晚歸,很累,騎電動自行車節省體力,還節省時間,可以讓孩子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也有部分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他們認為孩子心智不太成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不應該騎電動自行車上路。市民王先生因一次開車差點撞倒一名騎電動自行車亂竄的學生,而堅決反對正在讀初二的女兒騎電動自行車,他說:“孩子安全意識不強,家長得負起這個責任。孩子騎電動自行車都是家長慣得,不給買,孩子就沒車騎,這種情況就能得到遏制。”

“學校和老師經常會在班會上給學生強調交通安全知識,交警部門也經常來上安全教育課,但很多學生還是玩心太重,經常把安全拋在腦後。”在市中區一所中學教課的王老師提醒學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了他人及自身安全,儘量不要騎電動自行車出行。十五中東校的一位老師表示:“最近幾年初中生騎電動自行車的逐漸多了起來,這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比如,闖紅燈、隨意變道、逆行、嬉戲打鬧,而且,孩子們騎起電動自行車來飛快,可電動自行車又比較重,不像自行車那樣易於控制,初中生很多都未滿16周歲,在行駛過程中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和成年人存在一定差距,遇到狀況很難及時反應,實在不適宜騎電動自行車。”

不少家長表示,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就給孩子購買了電動自行車代步。多數學生也表示,騎電動自行車都是為了方便。“騎自行車又累、又慢,像蝸牛爬,公車還得等車,也不方便,而且高峰期又太擠,都不如騎電動自行車方便。”在十五中東校就讀的一名學生表示。同樣在該校就讀的14歲的王姓同學表示:“看人家買了電動自行車,我就也想買輛。自行車帶同學不方便,我們班有個同學,騎帶踏板的大電動自行車,一次能帶3個人回家,同學們都羡慕的不得了。我家離學校不遠,步行差不多要17分鐘,有了電動自行車就更快了,5分鐘就到。”

不光是電動自行車,有的孩子為了追求新穎,竟騎起了摩托車或助力車。在四十一中門口,記者發現了摩托車的身影。一位騎摩托車的學生說:“我們都叫它鬼火,現在可流行了,騎起來特別拉風,再改裝個排氣筒,後面帶個同學,那太有面子了!”

“在路上開車最怕兩種人,一種是橫衝直撞的老年代步車,另一種就是騎電動自行車的學生了。趕上上學、放學時段,不少學生騎電動自行車從校門口蜂擁而出,騎行還十分隨意,按喇叭提醒都不聽。”私家車主孟女士說。一位計程車司機也表示:“我見過五六個學生並排騎車的情況,如果一人出現剮蹭等問題,其他人很有可能受‘牽連’。而且,結伴的學生在騎行途中聊天、打鬧,注意力不集中,他們不管交通規則,又沒有其他防護措施,我見到他們都躲得遠遠的。”

我市無強制性規定,老師不支持,家長態度不一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為了保證學生安全,部分城市也已開始叫停學生騎電動自行車上路,包括聊城高唐、德州、日照等都規定未滿16周歲的學生不得騎電動車上下學,更嚴禁學生騎摩托車上下學。我市很多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交通安全,不提倡小學生騎自行車上下學,對於中學生騎電動自行車,未做強制規定。

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學業重,早出晚歸,很累,騎電動自行車節省體力,還節省時間,可以讓孩子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也有部分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他們認為孩子心智不太成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不應該騎電動自行車上路。市民王先生因一次開車差點撞倒一名騎電動自行車亂竄的學生,而堅決反對正在讀初二的女兒騎電動自行車,他說:“孩子安全意識不強,家長得負起這個責任。孩子騎電動自行車都是家長慣得,不給買,孩子就沒車騎,這種情況就能得到遏制。”

“學校和老師經常會在班會上給學生強調交通安全知識,交警部門也經常來上安全教育課,但很多學生還是玩心太重,經常把安全拋在腦後。”在市中區一所中學教課的王老師提醒學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了他人及自身安全,儘量不要騎電動自行車出行。十五中東校的一位老師表示:“最近幾年初中生騎電動自行車的逐漸多了起來,這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比如,闖紅燈、隨意變道、逆行、嬉戲打鬧,而且,孩子們騎起電動自行車來飛快,可電動自行車又比較重,不像自行車那樣易於控制,初中生很多都未滿16周歲,在行駛過程中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和成年人存在一定差距,遇到狀況很難及時反應,實在不適宜騎電動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