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WTF?成都機器戰高考數學僅用10分鐘交卷,還考了100分

6月7日-6月9日,2017屆高考進行時,昨天老李發新聞稱成都機器人挑戰高考數學,這不,一大早成績就出來了。本次機器人挑戰了兩套卷子,分別是北京文科數學卷和全國二卷。前者用時22分鐘,

考取105分。後者更是用時僅10分鐘,考取100分。

那完成這一“壯舉”的同學又長什麼樣子呢?我們來看看。

沒錯,就是這個超大的像是網吧插網線的黑盒子啦。這位名叫“AI-MATHS”人高馬大的新同學,首次衝擊人類高考,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實在此之前,I-MATHS曾做過類比試卷,

並且目標定在2020年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考試過程是嚴格處於斷網,斷庫的前提下進行的,也就是說,I-MATHS無法取得網路上搜集資訊的能力,也不能調取之前儲存在伺服器中的題目。做題的時候也是需要和人類一樣,經歷:審題,思考,作答,等環節。至於網路上那種“簡單搜一下,答案不就出來”的說法,老李表示並不認可。

整個解答過程以及最後答案審核也是在多方公正下得出最後結果。

圖為I-MATHS做出的解答步驟,看上去是不是挺簡潔明瞭?

當然,網路上,並不是所有網友都買帳,不少網友表示,

這卷子簡單,有本事去做江蘇卷等等,讓這機器懷疑人生。對此說法,老李覺得提出高要求是對的,能夠鞭策技術更快,更有力的進步,不過也理應給予更多鼓勵,本土化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肯定是用於造福百姓的。當然,這次露臉選擇了中國極具特色,也備受重視的高考,也有利於這項技術的傳播。

最後,我相信很多朋友想知道I-MATHS和已經鼎鼎大名的alphGo的區別,除了一個下圍棋,一個做卷子外,二者在邏輯難點上是存在差異的。研發團隊表示:用電腦語言描述圍棋規則相對容易,難在要讓系統在極短時間內算出每次落子後的幾十步甚至幾百步的不同局面。

而研發高考機器人最大的難點在於,首先要讓系統準確理解人類語言,

後面做題的步驟反而不多。人類的語言千變萬化,而且還在不斷創新,幾乎是學不完的。遇到沒學過的生詞,人類會聯繫上下文去推測詞義,猜對是比較容易的事;而機器人卻會卡殼。比如,正切(tangent)的縮寫,近年來的教材和試題裡面都用的是“tan”,但早些年用過“tg”。團隊在訓練AI-MATHS用的題都是“tan”,最近突然讓它做了一道“tg”的題,它就懵了。

老李問過專門做語音辨識的朋友,他表示,目前語音辨識大部分是要人類事先編訂好識別語句或者關鍵字的。比方說,你和一台配有語音辨識電視機說:“打開電視機”,“把電視機打開”之類的話,系統會識別啟動。但是假如你說:“我想看電影”,電視機則不會有反應。但人類就可以根據“想看電影”的話語聯想到通過打開電視可以看到電影,繼而幫助別人打開電視機。這也就是讓電腦和人類博弈和讓他看聽懂人類的話之間的區別。當電腦可以識別幾乎完全不相干的語句的時候,或者說電腦具備深入準確的聯想能力的時候,老李覺得,那會是人工智慧的巔峰!

目前語音辨識大部分是要人類事先編訂好識別語句或者關鍵字的。比方說,你和一台配有語音辨識電視機說:“打開電視機”,“把電視機打開”之類的話,系統會識別啟動。但是假如你說:“我想看電影”,電視機則不會有反應。但人類就可以根據“想看電影”的話語聯想到通過打開電視可以看到電影,繼而幫助別人打開電視機。這也就是讓電腦和人類博弈和讓他看聽懂人類的話之間的區別。當電腦可以識別幾乎完全不相干的語句的時候,或者說電腦具備深入準確的聯想能力的時候,老李覺得,那會是人工智慧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