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摩拜也能用Apple Pay了,共用單車這場仗,永無寧日?

當 WWDC 的熱度正高,摩拜單車「趁熱打鐵」,用「支付策略」向廣大果粉拋來橄欖枝。

6 月 6 日,摩拜單車宣佈,將摩拜單車 App 升級到最新的 iOS 5.0 版本,國內 iPhone 用戶即可直接在摩拜單車 App 內通過 Apple Pay 充值車費或支付押金。繼小黃車與小藍車接入 Apple Pay 之後,摩拜也來趕潮兒,主要是趕得恰合時宜。

在 WWDC 上,蘋果為「迎合」中國用戶,在即將正式開放的 iOS 11 中,針對中國市場新增了 iPhone 相機掃描二維碼打開網站、App 或進行支付的功能。

Apple Pay 的「魔力」

Apple Pay 支付流程:選擇 Apple Pay,充值—>當前頁面,彈出 Apple Pay 介面—>選擇銀行卡—>用 Touch ID 支付

支付寶支付流程:選擇支付寶支付,充值—>跳轉至「確認付款」介面—>選擇付款方式—>點擊「立即付款」按鈕—>輸入密碼

入口爭奪戰最大贏家

報告中,Apple Pay 被歸類於「其他」,看不到具體的份額資料。但這並不表示,Apple Pay 形同「雞肋」。雖然 Apple Pay 線上下支付場景中處於下風,但是線上上的支付場景中,Apple Pay 具有一定優勢。如上文提到,支付便捷便是一種。

雖然業界沒有一份確切的市場報告說明,

Apple Pay 線上上支付的規模。但就 2016 年 Apple Pay 入華以來,在筆者採訪過的一些 iPhone 用戶中,他們基本表示,線上上,自己已經特別依賴於 Apple Pay。「除了必須用支付寶支付的淘寶,其餘線上場景,只要支持 Apple Pay 支付,那麼 Apple Pay 一定是第一選擇。」一位 iPhone 用戶說。

據瞭解,Apple Pay 在 2016 年 2 月 18 日上線當天,Apple Pay12 小時內綁定的銀行卡超過了 3800 萬張,由於操作人數過多,系統甚至一度延遲。

不難瞭解,果粉對於 Apple Pay 的青睞程度。隨著蘋果越來越重視 Apple Pay ,蘋果還有可能再線上下扳回一局,

單車類的高頻出行場景可能就是一大籌碼。

所以,新增的 iPhone 相機掃描二維碼打開網站、App 或進行支付的功能,不僅僅對於摩拜,對於在 iOS 生態系統中任何一家接入 Apple Pay 的公司而言,無疑都是一大利好。

最重要的是,蘋果才是支付入口爭奪戰的最大贏家。

商戰,永無寧日?

從資本戰,到口水戰,再到入口戰,單車這場商戰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

2014 年下半年,美團王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曾被問及「生活服務這場戰,什麼時候會結束?」,王興的回答是「永無寧日」。如王興所料,即使在 2015 年,美團點評走到了一起,但是在之後的日子裡,生活服務的戰爭似乎並未結束,餓了麼不斷融資、阿裡口碑不停擴張,新零售趨勢下,盒馬鮮生(不僅是一家生鮮電商,也做外賣)崛起······

共用單車這場戰是不是類似?據《財經》報導,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 13 位摩拜、ofo 投資人中,

多數人都認為最快今年底,最慢一年內,戰局穩定,勝負可分。

那麼問題是:走向合併,才意味著這場戰結束麼?2015 年的幾場合並,資本是主要推手,原因是對手瘋狂補貼、資本的錢燒的太厲害。目前,雖然摩拜與 ofo 在通過紅包等運營手段,提升活躍度與留存率,但是與 O2O、網約車的「燒錢大戰」相比,可能微不足道。

如果企業有健康的現金流,能盈利,摩拜與 ofo 呈現 5:5 或者 6:4 等情況,是否有必要走向合併?關鍵是,壟斷之後,用戶就會丟掉話語權。

如果合併才意味著這場戰結束,那麼這場戰還需多久?一般來說,風口上的互聯網模式,只有在寡頭出現才會停止燒錢,而只有當市場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的時候,寡頭才會慢慢出現。

雖然,摩拜與 ofo 是當下最強者,但是從市場角度而言,整個市場可能還沒到「合併」那個階段。ofo 創始人兼 CEO 戴威曾直言,中國市場裡的存量 6 億多輛,2、3 千萬輛才占 5%,市場還遠未到達「負經濟」狀態。這說明共用單車其餘選手仍然存在翻盤的可能。

另外,互聯網行業有一個規律——老大老三合併,老二死了。目前而言,老三屬於小藍單車,這使得小藍單車可能成為引發變化的一個變數。

所以,現在談共用單車格局、勝負,為時尚早,至少短期內可能暫無寧日。

壟斷之後,用戶就會丟掉話語權。

如果合併才意味著這場戰結束,那麼這場戰還需多久?一般來說,風口上的互聯網模式,只有在寡頭出現才會停止燒錢,而只有當市場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的時候,寡頭才會慢慢出現。

雖然,摩拜與 ofo 是當下最強者,但是從市場角度而言,整個市場可能還沒到「合併」那個階段。ofo 創始人兼 CEO 戴威曾直言,中國市場裡的存量 6 億多輛,2、3 千萬輛才占 5%,市場還遠未到達「負經濟」狀態。這說明共用單車其餘選手仍然存在翻盤的可能。

另外,互聯網行業有一個規律——老大老三合併,老二死了。目前而言,老三屬於小藍單車,這使得小藍單車可能成為引發變化的一個變數。

所以,現在談共用單車格局、勝負,為時尚早,至少短期內可能暫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