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畢業生的十條反雞湯職場建議

誰說第一份工作薪資不重要的?!

我真的很想知道,

“第一份工作薪資不重要”這樣的理論是從哪裡蹦出來。薪資,在工作當中所意味著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勞動報酬,它還代表著你的個人價值、技能的市場評估,並且它會敲定你職場生涯的起點在何階梯。

這份薪資的重要性直接影響著你接下來幾年內的工作狀態。我們來做個簡單的推算,一個拿著5000月薪的畢業生和一個拿著7000月薪的畢業生相比,他們的“跳槽天花板”絕對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按正常跳槽工資漲幅比例15%來說,5000月薪只能跳到5750,而7000的人則能跳到8050,這個差距會在後面如滾雪球那般,越差越大。(何況後者很容易直接跨入“月薪過萬”行列)

一個人,站到了什麼位置,才能有什麼樣的眼界。在這個實力為王的年代,每個人都應該昂首挺胸去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你看得起自己,別人才看得起你。

當然,要求高薪的前提是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 你的能力足夠匹配得上你的薪資 2. 這份薪資相比市場價,

不算離譜。

找工作和談戀愛一樣

一定要找和自己合適的

是不是應屆生一定要擁有大公司的傲人背景?接下來才能走得順風順水?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很關鍵,但人生的每一次選擇也都只是選擇而已。

選擇之後,才是漫長的拉鋸戰。對於剛畢業的應屆生來說,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利弊,還是要綜合考慮自身性格、行事風格,以及考慮是不是在自己的職業規劃之內。

大公司的優勢在於良好的業內口碑和知名度,福利系統完善,可以給員工足夠的安全感。分工明確,工作內容上屬於“一個蘿蔔一個坑”,職業技能挖掘方向垂直,更適合縝密性人格,

以及決心植根在該行業的年輕人。單純作為跳板也是上乘之選。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它的更多優勢在於彈性、空間大,可供員工自主發揮和參與到的領域多,能者多勞,幸運兒短期內還可以憑藉出色的能力,直達企業核心層。

當然,後者更要求具備的強大心理素質。適合抗壓能力強,積極主動型選手。

找工作和談戀愛一樣,一定要找和自己合適的。畢竟,我們每天一半的時間都在拿來和它“親密約會”,

不舒服,難長久。

對自己的上司要有“敬畏心”

過去幾年,年輕人都在談好奇心,我今天打算聊聊“敬畏心”。

年輕氣盛是優勢,年少輕狂是無知。在職場上,不管你多不喜歡自己的上司,不管你多不認可對方的行事風格,但永遠不要小覷對方,能做你領導的人,自然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專業技能弱的,或許人脈豐厚。

學歷背景短的,或許創意十足。

笨嘴拙舌不會演講的,或許寫得一手驚豔方案。

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就全憑主觀判斷他人。我曾經和自己某一任上司因為性格問題不太合得來,覺得ta這個人做事“詭異”,經常把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

離職後,某天一起吃飯聊起往事,跳出當初的衝突,客觀來看,才發現造成那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溝通不當。溝通是一個人的事情嗎?當然不是。

另外,我的那位領導其實很有才華,在這裡對ta默默補上一句“對不起”。

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很多

真性情的你才難得

相信當你踏入職場的第一天起,就會有人和你說:“以後你就是個大人了,要懂事,要謹言慎行,要學會察言觀色,不要把自己真實的那面袒露在同事面前。”

這句話若是放在十幾年前的社會環境中,或許還有道理。但在今天的職場生涯中,你會發現,越是真性情的人才越討人喜歡。不想幫的忙要懂得拒絕,有靈感的時候記得提出,隨時隨地分享對於事物的獨特看法,這些不僅不會給你造成心理負擔,某種程度上,還會給你加分。

試想,如果你明明不想討好對方接下這個差事,卻偏偏礙於人情,答應了,最後難受的不還是自己。你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學社交禮儀的。所以,不管在什麼場合之下,都別扭扭捏捏做一個自己都覺得彆扭的“聰明人”。

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很多,能夠在世故中保留天真的才難得。

比情商低更可怕的

是沒學習能力

職場不是菜市場,不會因為你的口齒伶俐就能少幹活。情商是很重要,但談論情商的前提,是你已經擁有足夠扎實的專業技能。

換句話說,情商就像是數學試卷上最後兩道選擇性大題,如果你答對了,是錦上添花。如果你答錯了,也情有可原。可如果一張試卷,你只答對了最後那兩道只有天才才能答對的題,你也還是很難達到及格線。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基礎題目比較好。

提高專業技能,尋找和自身更貼合的工作模式,才是畢業之後的人間正道。

所有的工作

都是上手那刻才會的

那些在招聘時故弄玄虛、劈裡啪啦說一大堆的,都是唬人的。每家公司在招聘應屆畢業生作為新員工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對你們做好最壞的打算:零經驗的人,自然是工作上手了才懂工作。你不實實在在接觸這個行業,是永遠無法進入正常職場狀態的。

但是呢,也別太焦慮。

所有的工作,都是上手那刻才會的,你只管按照正常的工作節奏往前走,用心一點,警醒一點,自信一點,你就會發現工作帶給人的成就感,不比打遊戲小。

升職加薪,就是職業人升級打怪的現實遊戲。

職場是釋放天性的地方

不是放飛自我的地方

每個職業人內心都有一個天秤,一邊放著自我情緒,一邊放著他人感受。上面我提到了“真性情”,接下來,就和大家仔細分析下“工作中所需要的真性情是什麼”。

有事說事,就事論事,是工作所需要的真性情。

沒事挑事,遇事躲事,是工作所排斥的真性情。

職場是釋放天性的地方,不是放飛自我的地方。如果你有任何對於工作上的建議,都可以坦蕩說出,贊同或者反對,有自己的立場即可。可若是借著工作的幌子,實則在耍自己的小性子,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圍著天生高貴的小公舉你轉,絲毫不顧及團隊中他人的感受。

對不起,沒有人願意對你的豪華情緒套餐買單。

學會做“T”字型人才

我現在帶的團隊裡有個小姑娘,特別招人喜歡。

是那種永遠會帶給你驚喜的類型。她負責運營部分,除了把內容和資料協調得井井有條,她還能擠出時間幫忙寫活動策劃、市場報告,時不時自己還幫其他組的人修個圖。她也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前不久回學校答辯完,畢業證還沒有下來,公司就已經提前給了她轉正通知書。

這個姑娘有個標誌性特徵:一專多涉,“T”字型人才。就是在把自己的核心技能深根紮下去的過程中,地面上生長出的枝蔓,纏繞出更多妖嬈的可能性。

這點很值得年輕人借鑒,在你擁有一項足夠出色的職業技能之下,還嘗試涉足更多領域,綜合競爭力自然呈上升趨勢。

不要被身邊人影響判斷力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其實很容易受到身邊人影響。這裡的身邊人包括同學、同事,和家人。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所處的階段不一樣,工作走向有分歧很正常,所以首先要拒絕和朋友攀比。其次,就是在工作中儘量做到不被同事干擾,很多人喜歡“午餐時間”湊在茶水間吐槽公司的大小事宜,合理的應對之策是,不參與,不評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畢竟在職場中,一旦開啟負能量模式,很容易引發情緒摧枯拉朽之勢的崩盤。

另外就是家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父母深深愛著我們,但她們的愛未必天衣無縫,有時在擇業觀或者工作觀中難免有衝突,希望你還是能保持初心,做自己的選擇。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連鎖反應,願你不要被身邊人影響自己的判斷。

不要對工作抱有特別大的期待

但要對自己抱有期待

最後一點,說出來大概有點殘忍。

人無完人,工作自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滿足你的一切幻想。過去有位前輩和我說“其實所有的公司都一樣,在外面看是條龍,從裡面看是條蟲”,話雖然糙了一點,但道理很實在。

每家公司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在踏入一家公司之前,要準備好足夠的承擔力和包容心,才能確保自己在職場這片危險海域上安然享受美好風光。

無論是行業頂尖的大牛企業,還是剛剛從孵化器裡孕育成功的創業公司初生兒,各自擁有各自的命運,各自腹內裹挾著需要消化的沙子。而對於我們來說,悲觀看事,樂觀做事,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存之道。

不要對工作抱有特別大的期待,但一定要對自己抱有期待。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可以解決人類後顧之憂的“鐵飯碗”,任何職業,任何平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而唯獨我們的潛力和創造力可以打破現實僵局。

畢業生,你準備好了嗎?

能做你領導的人,自然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專業技能弱的,或許人脈豐厚。

學歷背景短的,或許創意十足。

笨嘴拙舌不會演講的,或許寫得一手驚豔方案。

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就全憑主觀判斷他人。我曾經和自己某一任上司因為性格問題不太合得來,覺得ta這個人做事“詭異”,經常把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

離職後,某天一起吃飯聊起往事,跳出當初的衝突,客觀來看,才發現造成那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溝通不當。溝通是一個人的事情嗎?當然不是。

另外,我的那位領導其實很有才華,在這裡對ta默默補上一句“對不起”。

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很多

真性情的你才難得

相信當你踏入職場的第一天起,就會有人和你說:“以後你就是個大人了,要懂事,要謹言慎行,要學會察言觀色,不要把自己真實的那面袒露在同事面前。”

這句話若是放在十幾年前的社會環境中,或許還有道理。但在今天的職場生涯中,你會發現,越是真性情的人才越討人喜歡。不想幫的忙要懂得拒絕,有靈感的時候記得提出,隨時隨地分享對於事物的獨特看法,這些不僅不會給你造成心理負擔,某種程度上,還會給你加分。

試想,如果你明明不想討好對方接下這個差事,卻偏偏礙於人情,答應了,最後難受的不還是自己。你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學社交禮儀的。所以,不管在什麼場合之下,都別扭扭捏捏做一個自己都覺得彆扭的“聰明人”。

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很多,能夠在世故中保留天真的才難得。

比情商低更可怕的

是沒學習能力

職場不是菜市場,不會因為你的口齒伶俐就能少幹活。情商是很重要,但談論情商的前提,是你已經擁有足夠扎實的專業技能。

換句話說,情商就像是數學試卷上最後兩道選擇性大題,如果你答對了,是錦上添花。如果你答錯了,也情有可原。可如果一張試卷,你只答對了最後那兩道只有天才才能答對的題,你也還是很難達到及格線。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基礎題目比較好。

提高專業技能,尋找和自身更貼合的工作模式,才是畢業之後的人間正道。

所有的工作

都是上手那刻才會的

那些在招聘時故弄玄虛、劈裡啪啦說一大堆的,都是唬人的。每家公司在招聘應屆畢業生作為新員工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對你們做好最壞的打算:零經驗的人,自然是工作上手了才懂工作。你不實實在在接觸這個行業,是永遠無法進入正常職場狀態的。

但是呢,也別太焦慮。

所有的工作,都是上手那刻才會的,你只管按照正常的工作節奏往前走,用心一點,警醒一點,自信一點,你就會發現工作帶給人的成就感,不比打遊戲小。

升職加薪,就是職業人升級打怪的現實遊戲。

職場是釋放天性的地方

不是放飛自我的地方

每個職業人內心都有一個天秤,一邊放著自我情緒,一邊放著他人感受。上面我提到了“真性情”,接下來,就和大家仔細分析下“工作中所需要的真性情是什麼”。

有事說事,就事論事,是工作所需要的真性情。

沒事挑事,遇事躲事,是工作所排斥的真性情。

職場是釋放天性的地方,不是放飛自我的地方。如果你有任何對於工作上的建議,都可以坦蕩說出,贊同或者反對,有自己的立場即可。可若是借著工作的幌子,實則在耍自己的小性子,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圍著天生高貴的小公舉你轉,絲毫不顧及團隊中他人的感受。

對不起,沒有人願意對你的豪華情緒套餐買單。

學會做“T”字型人才

我現在帶的團隊裡有個小姑娘,特別招人喜歡。

是那種永遠會帶給你驚喜的類型。她負責運營部分,除了把內容和資料協調得井井有條,她還能擠出時間幫忙寫活動策劃、市場報告,時不時自己還幫其他組的人修個圖。她也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前不久回學校答辯完,畢業證還沒有下來,公司就已經提前給了她轉正通知書。

這個姑娘有個標誌性特徵:一專多涉,“T”字型人才。就是在把自己的核心技能深根紮下去的過程中,地面上生長出的枝蔓,纏繞出更多妖嬈的可能性。

這點很值得年輕人借鑒,在你擁有一項足夠出色的職業技能之下,還嘗試涉足更多領域,綜合競爭力自然呈上升趨勢。

不要被身邊人影響判斷力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其實很容易受到身邊人影響。這裡的身邊人包括同學、同事,和家人。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所處的階段不一樣,工作走向有分歧很正常,所以首先要拒絕和朋友攀比。其次,就是在工作中儘量做到不被同事干擾,很多人喜歡“午餐時間”湊在茶水間吐槽公司的大小事宜,合理的應對之策是,不參與,不評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畢竟在職場中,一旦開啟負能量模式,很容易引發情緒摧枯拉朽之勢的崩盤。

另外就是家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父母深深愛著我們,但她們的愛未必天衣無縫,有時在擇業觀或者工作觀中難免有衝突,希望你還是能保持初心,做自己的選擇。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連鎖反應,願你不要被身邊人影響自己的判斷。

不要對工作抱有特別大的期待

但要對自己抱有期待

最後一點,說出來大概有點殘忍。

人無完人,工作自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滿足你的一切幻想。過去有位前輩和我說“其實所有的公司都一樣,在外面看是條龍,從裡面看是條蟲”,話雖然糙了一點,但道理很實在。

每家公司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在踏入一家公司之前,要準備好足夠的承擔力和包容心,才能確保自己在職場這片危險海域上安然享受美好風光。

無論是行業頂尖的大牛企業,還是剛剛從孵化器裡孕育成功的創業公司初生兒,各自擁有各自的命運,各自腹內裹挾著需要消化的沙子。而對於我們來說,悲觀看事,樂觀做事,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存之道。

不要對工作抱有特別大的期待,但一定要對自己抱有期待。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可以解決人類後顧之憂的“鐵飯碗”,任何職業,任何平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而唯獨我們的潛力和創造力可以打破現實僵局。

畢業生,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