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藥”阿司匹林的16個副作用,你瞭解嗎?

阿司匹林在一般治療劑量時,不良反應較少;大劑量(如抗風濕治療)或長期服用時,

則有一定的不良反應。

1過敏反應

在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中,阿司匹林是較易出現過敏反應的一種。該藥的抗原性很強,即使是小劑量,對少數過敏質者也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蕁麻疹、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血管神經性水腫、黏膜充血、過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

偶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其中以哮喘最多見,約占2/3,30~50歲的中年人較易發生,女性多於男性,有鼻息肉的患者更易發生。這種哮喘近年來稱為阿司匹林哮喘,一般在服藥後20分鐘。即可出現症狀,患者大汗淋漓、端坐呼吸、口唇青紫、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可持續1~24小時,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

2胃腸道反應

口服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直接剌激作用。

引起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厭食、胃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個別患者可引起便秘。大劑量時可引起糜爛性胃炎、潰瘍及出血和潛血。據報導,每日服用4~6g阿司匹林,約著70%服藥者每日出血3~10ml。對於健康人,大量出血可能發生於偶服阿司匹林的第1、2天內。此外,阿司匹林還可引起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狹窄。

3肝損害(阿司匹林肝炎)

少數患者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後引起肝損害,

表現為黃疸、轉氨酶升高、肝大、肝細胞壞死等。通常在服藥後2~3周發生,多見於阿司匹林治療風濕病和全身性紅斑狼瘡的青少年肝損害一般為可逆性,停藥後可恢復,轉氨酶多在停藥後1個月內恢復正常。

4腎損害(鎮痛藥性腎炎)

長期大劑量應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及腎乳☆禁☆頭壞死,尿中可出現蛋白、上皮細胞、管型,重者可見腎小管壞死和腎功能不全。據稱複方阿司匹林更易引起腎損害。

阿司匹林引起的腎損害通常是可逆的,停藥後可逐漸恢復。

5水楊酸反應

此系慢性水楊酸鹽中毒,多見於風濕病的治療。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視覺和聽覺減退、噯氣、噁心、嘔吐、精神紊亂、呼吸加快、酸堿平衡障礙、皮疹和出血等。

6血液系統的毒性

阿司匹林對血液系統的毒性主要表現為出血時間延長、各種貧血,以及血小板減少和中性粒細胞缺乏,患者可出現全身瘙癢、鼻出血、牙踉出血或全身紫癲,

但其發生率不高。①出血時間延長:口服阿司匹林0.6g,出血時間即可顯著延長,可持續4~7天。大劑量(每日6g)也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可服用維生素K防治。②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因胃腸潛血損失可引起缺鐵性貧血,通常劑量的發生率約為1%,大劑量治療風濕病時,其發生率可達10%~15%,女性多於男性。③巨幼細胞貧血: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致體內葉酸缺乏,而引起巨幼細胞貧血。④溶血性貧血:阿司匹林可能屬於能引起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患者溶血性貧血的藥物,它能加劇變異性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患者的溶血。

7心血管系統損害

大劑量阿司匹林可使周圍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偶可引起心力衰竭。

8肺損害

阿司匹林偶可引起急性肺水腫,患者在用藥數分鐘至數日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發紺、咳嗽、咯血或咯泡沫痰等。肺細胞檢查可見彌漫性肺泡出血和水腫。

9瑞氏綜合征

又稱急性肝脂肪變性腦病綜合征或腦病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征。為一種小兒急性神經系統疾病,它通常發生在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脊髓灰質炎、皰疹等病毒性疾病的恢復期,常以乏力、嘔吐、嚴重精神和意識障礙為典型症狀。線粒體急性損傷在該病發病機制中起主導作用。長期或頻繁服用阿司匹林,全身器官特別是腦和肝的線粒體急性損害,並可抑制干擾素的形成,加強病毒及毒素因數對酶系統的毒性作用,導致毒性代謝產物積聚,改變肝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而致病。由於阿司匹林能誘發瑞氏綜合征,故在流感或疑為流感流行期間,以及水症患兒和對呼吸道感染的發熱患兒應慎用。

10對血糖的影響

阿司匹林能升高血漿膜島素水準,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能使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產生低血糖,但高劑量時可使肝臟和肌肉的糖原減少,偶可引起高血糖及糖尿。

11延緩創傷的癒合

治療劑量的阿司匹林能抑制膠原酶和引起氨基酸尿,故可延緩正常創傷的癒合。

12水楊酸毒性

耳毒性耳鳴、耳聾和眩暈是水楊酸中毒的典型症狀,然而一般劑量的阿司匹林也能影響耳聽覺神經,而使聽力減退(主要對聲音頻率較高的部分),其發生率在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9~1.2g者為4.5%。每日口服1.2g以上者為15%,引起的聽力減退,一般是可逆的,停藥後即可恢復。

13眼損害

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可引起變應性結膜炎、結膜下出血、眼壓升高、眼球震顫、視網膜水腫、自內障、視力障礙,並能誘發復發性前房積血。

14味覺改變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味覺改變或喪失。

15致畸作用

妊娠3個月的孕婦服用中劑量及大劑量阿司匹林可致胎兒多處畸形。臨產期婦女服用阿司匹林,可致新生兒頭部血腫,大腦出血、溶血性貧血、黃疸、紫癜、便血、血小板功能異常、死胎難產。妊娠後期超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造成腎缺陷、骨髓異常、心臟畸形、唇裂、膊裂、尿道下裂、獨眼等,偶也有引起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甚至死亡,這可能與妊娠期藥物吸收率高有關。水楊酸可抑制母體雌激素的排出,故孕婦服用阿司匹林,可使產程延長或拖期。由於新生兒肝內藥物代謝酶缺乏,故臨產期孕婦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時,易造成新生兒水楊酸中毒。

16急性中毒

在長期服用或誤服大量阿司匹林,可出現急性中毒,此時血藥濃度可達40~800μg/ml以上。其症狀為頭痛、眩暈、耳鳴、耳聾、噁心、嘔吐、腹痛、大量出汗、血管擴張、脫水、心動過速及換氣過度等、嚴重者還可引起精神錯亂、譫妄、發狂、高熱、驚厥、肺水腫高腦水腫、酸堿平衡失調、虛脫、昏迷而危及生命。解救方法:洗胃、導瀉,口服大量碳酸氫鈉及靜滴5%葡萄糖生理鹽水,這樣既能糾正酸血症,又能加速水楊酸鹽從尿中排出。如無明顯的過度換氣(深大呼吸),可輸入碳酸氫鈉(0.2g/kg),但須注意防業過量而引起堿中毒。高熱時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注意使用維生素K以防止出血。

而引起巨幼細胞貧血。④溶血性貧血:阿司匹林可能屬於能引起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患者溶血性貧血的藥物,它能加劇變異性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患者的溶血。

7心血管系統損害

大劑量阿司匹林可使周圍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偶可引起心力衰竭。

8肺損害

阿司匹林偶可引起急性肺水腫,患者在用藥數分鐘至數日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發紺、咳嗽、咯血或咯泡沫痰等。肺細胞檢查可見彌漫性肺泡出血和水腫。

9瑞氏綜合征

又稱急性肝脂肪變性腦病綜合征或腦病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征。為一種小兒急性神經系統疾病,它通常發生在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脊髓灰質炎、皰疹等病毒性疾病的恢復期,常以乏力、嘔吐、嚴重精神和意識障礙為典型症狀。線粒體急性損傷在該病發病機制中起主導作用。長期或頻繁服用阿司匹林,全身器官特別是腦和肝的線粒體急性損害,並可抑制干擾素的形成,加強病毒及毒素因數對酶系統的毒性作用,導致毒性代謝產物積聚,改變肝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而致病。由於阿司匹林能誘發瑞氏綜合征,故在流感或疑為流感流行期間,以及水症患兒和對呼吸道感染的發熱患兒應慎用。

10對血糖的影響

阿司匹林能升高血漿膜島素水準,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能使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產生低血糖,但高劑量時可使肝臟和肌肉的糖原減少,偶可引起高血糖及糖尿。

11延緩創傷的癒合

治療劑量的阿司匹林能抑制膠原酶和引起氨基酸尿,故可延緩正常創傷的癒合。

12水楊酸毒性

耳毒性耳鳴、耳聾和眩暈是水楊酸中毒的典型症狀,然而一般劑量的阿司匹林也能影響耳聽覺神經,而使聽力減退(主要對聲音頻率較高的部分),其發生率在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9~1.2g者為4.5%。每日口服1.2g以上者為15%,引起的聽力減退,一般是可逆的,停藥後即可恢復。

13眼損害

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可引起變應性結膜炎、結膜下出血、眼壓升高、眼球震顫、視網膜水腫、自內障、視力障礙,並能誘發復發性前房積血。

14味覺改變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味覺改變或喪失。

15致畸作用

妊娠3個月的孕婦服用中劑量及大劑量阿司匹林可致胎兒多處畸形。臨產期婦女服用阿司匹林,可致新生兒頭部血腫,大腦出血、溶血性貧血、黃疸、紫癜、便血、血小板功能異常、死胎難產。妊娠後期超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造成腎缺陷、骨髓異常、心臟畸形、唇裂、膊裂、尿道下裂、獨眼等,偶也有引起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甚至死亡,這可能與妊娠期藥物吸收率高有關。水楊酸可抑制母體雌激素的排出,故孕婦服用阿司匹林,可使產程延長或拖期。由於新生兒肝內藥物代謝酶缺乏,故臨產期孕婦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時,易造成新生兒水楊酸中毒。

16急性中毒

在長期服用或誤服大量阿司匹林,可出現急性中毒,此時血藥濃度可達40~800μg/ml以上。其症狀為頭痛、眩暈、耳鳴、耳聾、噁心、嘔吐、腹痛、大量出汗、血管擴張、脫水、心動過速及換氣過度等、嚴重者還可引起精神錯亂、譫妄、發狂、高熱、驚厥、肺水腫高腦水腫、酸堿平衡失調、虛脫、昏迷而危及生命。解救方法:洗胃、導瀉,口服大量碳酸氫鈉及靜滴5%葡萄糖生理鹽水,這樣既能糾正酸血症,又能加速水楊酸鹽從尿中排出。如無明顯的過度換氣(深大呼吸),可輸入碳酸氫鈉(0.2g/kg),但須注意防業過量而引起堿中毒。高熱時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注意使用維生素K以防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