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河北高考語文作文:關注社會熱點 彰顯家國情懷

高考第一天已經結束,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了石家莊一中陳紅豔及河北正定中學李紅亞兩位名師對高考語文作文作出了點評及解析。

作文點評:關注社會熱點 提高思辨力

名師:石家莊一中高級教師 陳紅豔

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可以說是歷年高考作文最顯著的特點,2017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依然如此。本次作文列舉了來華留學生眼中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字”,諸如“一帶一路”“廣場舞”“共用單車”“空氣污染”“美麗鄉村”等,都是當下社會熱點問題。

這與2016年的漫畫作文、2015年的“評選最具風采人物”作文一樣,都聚焦社會現實,或關注思考家庭教育,或體現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認識、理解和思考,傳達社會正能量。

同時,本次作文又有獨特的寫作要求和規定。即要求考生選擇兩三個關鍵字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這就明確了寫作目的、物件,考生在行文過程中要對此有所體現。如果按照提出觀點、分析論證式的作文結構形式成文,

恐怕不妥。另外,考生所選擇的幾個關鍵字要有機關聯,如選擇“共用單車”“移動支付”“高鐵”等關鍵字,可以從“科技發展”的角度建立起關聯,而如果選擇“食品安全”“空氣污染”等關鍵字,可以從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的角度,理性分析、辯證思考。此外,寫作要求所規定的“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考生在寫作時,
彰顯家國情懷,體現民族自信和民族責任。

據此,如果想在高考作文上有不俗的表現,不妨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從報紙、廣播、網路等媒體多瞭解已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問題,有關教育、民生、科技、道德等問題,廣泛涉獵,緊密貼近社會生活。開闊視野,為寫作積累素材,確保寫作時有話可說,現實性強。

二、提高思辨力。對社會現象或問題的思考能力,直接影響文章立意深淺程度。

在複習備考時,除了在日常寫作時加強訓練,推薦各位考生多閱讀主流媒體網站上的評論文章,仔細分析和揣摩其就某一問題的分析角度、思維廣度和深度,並在寫作中加以實踐,力求說理深刻。

三、廣泛閱讀積累,以期文采取勝。

作文點評:屬於“任務驅動型作文”

名師:河北正定中學高級教師 李紅亞

從命題角度看,此次作文題目屬於“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目限定了作文的讀者群體——“外國青年”,

明確了寫作任務——“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自然也圈定了寫作的內容範圍——“你所認識的中國”。有了明確的寫作目標和任務,自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抄襲。

試題可寫角度多,開放性好。試題中所給的“中國關鍵字”有代表中國古代文明文化的“長城”“京劇”,有能夠反映當前百姓生活的“廣場舞”“中華美食”,有與對外交流發展密切相關的“一帶一路”,也有彰顯我國國力飛速提升的“高鐵”,更有與網路科技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移動支付”和“共用單車”,當然也有反映中國發展中所遇問題的“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如此眾多的關鍵字,使試題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相關內容的熟悉程度,選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點來呈現自己對中國的認識,不容易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

試題有利於考察學生的胸襟、素養。如何將自己的祖國介紹給外國青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寫作者的人生觀、世界觀、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反映出考生對國家現狀的瞭解和認識程度。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缺少對國家現狀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關注,缺少青年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只是讀死書,死讀書,就很難高水準地完成此次寫作任務。這也提醒我們的教師和家長,不能以高考為由剝奪孩子們讀書看報、瞭解時事、關注新聞的權利。

從寫作角度說,要想寫好此次作文,需根據試題要求選擇自己熟悉的關鍵字作為切入點,有主次有重點地介紹中國,不可面面俱到。情感態度要積極、陽光。

也有彰顯我國國力飛速提升的“高鐵”,更有與網路科技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移動支付”和“共用單車”,當然也有反映中國發展中所遇問題的“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如此眾多的關鍵字,使試題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相關內容的熟悉程度,選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點來呈現自己對中國的認識,不容易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

試題有利於考察學生的胸襟、素養。如何將自己的祖國介紹給外國青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寫作者的人生觀、世界觀、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反映出考生對國家現狀的瞭解和認識程度。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缺少對國家現狀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關注,缺少青年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只是讀死書,死讀書,就很難高水準地完成此次寫作任務。這也提醒我們的教師和家長,不能以高考為由剝奪孩子們讀書看報、瞭解時事、關注新聞的權利。

從寫作角度說,要想寫好此次作文,需根據試題要求選擇自己熟悉的關鍵字作為切入點,有主次有重點地介紹中國,不可面面俱到。情感態度要積極、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