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天2次約見外方高官 解救尚比亞被關押同胞

尚比亞獲釋中國公民上飛機前吃上了當地同胞送來的熱飯熱菜

新華社發

記者 高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當地時間6月6日下午,在尚比亞被抓捕並關押的31名中國公民已乘航班順利離境回國。另有媒體報導,5月24日在巴基斯坦被綁架的兩名中國公民也已被成功解救。

遇突發事件時,中國政府如何營救海外公民?營救過程中應否支付贖金?外交力量如何施展?昨日,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

他表示,中國公民被迅速營救體現了我們外交手段日益嫺熟,能力越來越強,人脈越來越廣,可以動用的外交資源越來越多,中國海外領事保護走向專業化。

當事國高度重視中方意見

據媒體報導,6月1日,尚比亞移民局以涉嫌非法購買銅礦原料為由將銅帶省31名中國公民強行關押,其中包括孕婦和病人。

4日,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林松添緊急約見尚比亞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班達,

提出交涉;5日,中國駐尚比亞使館楊優明大使約見贊內政部長史蒂芬·坎普永戈,再次提出交涉。當地時間5日下午,31名被關押的中國公民獲釋出獄,但在辦理手續時與當地移民局發生分歧。贊方移民局要求被關押人員簽署驅逐信,在護照上加蓋驅逐出境印章,我公民拒絕接受,希望正常釋放離境。經過中國駐尚比亞大使館政務參贊陳世傑和幾名涉事中企領導以及當地僑領再次交涉,
6日上午,中方代表帶著尚比亞移民局的合法手續,將31人接出獄。

在許利平看來,中國營救速度的提升得益於中國外交實力的增強,我們的外交手段日益嫺熟,能力越來越強,人脈越來越廣,可動用的外交資源越來越多。

許利平說,當事國高度重視中方的意見,迅速反應,作出高級別的應對舉措,這也體現了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大和地位的提升。

多數時候營救靠外交

據外交部資料顯示,2015年,外交部處置了近8萬起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件,較前一年增長了1/3,安全營救遭劫持人員20多人;2016年,外交部處置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件10萬余起,安全營救遭劫持人員50多人。給走出國門的同胞遮風擋雨,已成為我國外交工作的一項重要責任。

“海外領事保護,這是中國外交工作的一個亮點,也是一個難點。”許利平說,

現今中國出境人數增多,特別像旅遊、公務、留學等,規模日益龐大。這給我國海外領事保護帶來嚴峻挑戰。

前中國駐伊朗大使華黎明曾表示,每當國外發生中國公民被扣押事件時,中方肯定會第一時間出面開展營救,但怎麼營救、花多長時間等與事件本身的背景及實施扣押者的身份有很大關係。但總體來看,海外人質營救需要把握三個因素:營救速度、人質安全、政治影響。

“充分平衡好這三個因素,需要做極其複雜、細緻的工作。”許利平介紹,處理綁架營救事務有專門的“應急機制”,在外交部歸“領事保護中心”

解救中國公民

成功案例

案例1

2012年25名中企員工在埃及被綁架,事件迅速和平解決,和當地部落上層人士從中周旋,在當局和部落間搭起溝通橋樑,讓後者不滿情緒得到及時適當宣洩有很大關係。涉事公司中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曉星就說,要學會和各種人打交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係網。“當地的企業組織、地方長老,甚至是地頭蛇,都要搞好關係。”陳曉星認為,如遇到突發事件,有些時候需要政府出面,有些時候則相反,應儘量淡化官方色彩,比如可以依靠當地工會、青年組織和地方勢力,由企業自己出面解決。

案例2

2007年6月,7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被宗教極端分子綁架,巴方原本準備武力解決,但時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羅照輝與巴政府反復溝通,強調不能強攻,而必須談判解決,最終經過“穆盟”主席等多方努力,以談判方式化解了危機,7名人質均無傷獲救。

案例3

2004年4月11日,7名中國人在伊拉克被武裝人員劫持並扣押,中國多方努力,在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的幫助下,這7名中國人于次日安全獲釋。2005年,又有8名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綁架,4天后平安獲釋。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充分平衡好這三個因素,需要做極其複雜、細緻的工作。”許利平介紹,處理綁架營救事務有專門的“應急機制”,在外交部歸“領事保護中心”

解救中國公民

成功案例

案例1

2012年25名中企員工在埃及被綁架,事件迅速和平解決,和當地部落上層人士從中周旋,在當局和部落間搭起溝通橋樑,讓後者不滿情緒得到及時適當宣洩有很大關係。涉事公司中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曉星就說,要學會和各種人打交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係網。“當地的企業組織、地方長老,甚至是地頭蛇,都要搞好關係。”陳曉星認為,如遇到突發事件,有些時候需要政府出面,有些時候則相反,應儘量淡化官方色彩,比如可以依靠當地工會、青年組織和地方勢力,由企業自己出面解決。

案例2

2007年6月,7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被宗教極端分子綁架,巴方原本準備武力解決,但時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羅照輝與巴政府反復溝通,強調不能強攻,而必須談判解決,最終經過“穆盟”主席等多方努力,以談判方式化解了危機,7名人質均無傷獲救。

案例3

2004年4月11日,7名中國人在伊拉克被武裝人員劫持並扣押,中國多方努力,在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的幫助下,這7名中國人于次日安全獲釋。2005年,又有8名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綁架,4天后平安獲釋。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