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摩爾定律沒有失效!IBM的革新表明,電晶體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人類對矽的應用還沒有達到極限。

近日,IBM領導的一群研究人員公佈了一種突破性電晶體的詳細設計方案,

它能使處理器延續“摩爾定律”,變得更小、更便宜。更讓人興奮的是,他們做到這一點靠的不是碳納米管或者某種其他的理論方法,而是依靠一種實用的新工藝,在幾年內就可以達到大規模量產的要求。

這種新型電晶體應該也能方便、及時地應用於幾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紛紛試水的自動駕駛汽車、機載人工智慧和5G感測器,

但這一點還不確定。

5納米晶片

幾十年來,半導體行業癡迷於小型化,它們這麼做有充分的理由。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越多,運行速度就越快,能效就越高,成本也就越低。1965年,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發現,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數量每年翻一番,於是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1975年,摩爾把該定律改為每兩年翻一番。雖然現在已經達不到那種速度,但電晶體仍然在不斷縮小。

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創新。

上一次重大突破出現在2009年,當時研究人員公佈了一種新型電晶體的設計方案,名為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2012年,FinFET電晶體首次投產,為半導體行業注入了亟需的動力,成功地運用22納米工藝製造出了處理器。FinFET是革命性的一步,也是數十年來電晶體結構的第一次重大改變。其關鍵點是利用3D結構而不是以往的2D“平面”結構來控制電流。

“基本上來說,

FinFET結構是一個矩形,三面都被閘門包圍。”IBM研究院半導體研究副總裁穆克什·哈雷(Mukesh Khare)說。把電晶體想像成一個開關,對閘門施以不同的電壓會“打開”或“關閉”電晶體。三面都被閘門包圍可以使“打開”狀態下的電流量最大化,從而提升性能,並使“關閉”狀態下的漏電量最小化,從而改善能效。

但短短五年後,這些好處即將枯竭。“FinFET的問題是,它已經沒什麼潛力了。”半導體市場調研公司VLSI Research的首席執行官丹·哈奇森(Dan Hutcheson)說。

雖然FinFET撐起了當今最先進的10納米工藝晶片,應該也可以用於7納米工藝,但其潛力到此為止。“要使電晶體縮小至5納米,我們必須採用不同的結構。”哈奇森說。

這時,IBM登場了。與FinFET的垂直鰭式結構不同,IBM與研發夥伴GlobalFoundries以及三星,共同發明了水準堆疊式矽納米板,使電晶體的四面都被閘門包圍。

“你可以想像成把FinFET轉向一側,彼此堆疊在一起。”哈雷說。在這種結構中,控制電信號的開關大小只有兩三個DNA鏈那麼寬。

“這是個巨大的突破。”哈奇森說,“如果能讓電晶體更小,就可以在同樣大的晶片上集成更多的電晶體,這意味著同樣大的晶片具有更強的計算能力。” 在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7納米工藝可集成200億個電晶體,而5納米工藝可集成300億個。IBM認為,使用5納米工藝後,同等功耗下的性能將提升40%,而同等性能下,功耗則會降低75%。

恰逢其時

時機再好不過。

採用這種新結構的處理器最早要到2019年才上市,但這剛好趕上業內人士估計自動駕駛汽車和5G等新發明被廣泛採用的時間點。沒有5納米工藝,這些新發明將無法大規模普及。

“5G、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汽車是發展趨勢,它們都非常依賴更強的計算能力,而要想提高計算能力,只能靠這種技術。”哈奇森說,“否則,我們就會止步不前。”

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它們現在可能很好用,但需要價值數萬美元的晶片才能正常運轉,這對主流產品來說是一筆無法負擔的額外成本,而5納米工藝可以大幅降低這些成本。再比如,始終線上的物聯網感測器,它們會在5G世界裡不斷收集資料。或者,再想想智慧手機,同樣大小的電池,充一次電可以用兩三天而不是一天。此外,還有很多你現在想像不到的好處。

“摩爾定律帶來的經濟價值是不容置疑的。這就是5納米工藝這樣的創新發揮作用的地方。電晶體的縮小不是依靠傳統方法來實現,而是採用新的結構。”哈雷說。

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還要等到若干年之後。它們的成功既需要技術的進步,也離不開監管的進步。不過至少,當這兩點成為現實的時候,那些幫助它們正常運轉的微小晶片已然是觸手可及。

翻譯:於波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 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IBM認為,使用5納米工藝後,同等功耗下的性能將提升40%,而同等性能下,功耗則會降低75%。

恰逢其時

時機再好不過。

採用這種新結構的處理器最早要到2019年才上市,但這剛好趕上業內人士估計自動駕駛汽車和5G等新發明被廣泛採用的時間點。沒有5納米工藝,這些新發明將無法大規模普及。

“5G、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汽車是發展趨勢,它們都非常依賴更強的計算能力,而要想提高計算能力,只能靠這種技術。”哈奇森說,“否則,我們就會止步不前。”

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它們現在可能很好用,但需要價值數萬美元的晶片才能正常運轉,這對主流產品來說是一筆無法負擔的額外成本,而5納米工藝可以大幅降低這些成本。再比如,始終線上的物聯網感測器,它們會在5G世界裡不斷收集資料。或者,再想想智慧手機,同樣大小的電池,充一次電可以用兩三天而不是一天。此外,還有很多你現在想像不到的好處。

“摩爾定律帶來的經濟價值是不容置疑的。這就是5納米工藝這樣的創新發揮作用的地方。電晶體的縮小不是依靠傳統方法來實現,而是採用新的結構。”哈雷說。

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還要等到若干年之後。它們的成功既需要技術的進步,也離不開監管的進步。不過至少,當這兩點成為現實的時候,那些幫助它們正常運轉的微小晶片已然是觸手可及。

翻譯:於波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 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