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蛙弗洛格1|村裡”來了陌生人,考驗孩子社交能力的時候到了

———————————————————

大家好,高巍帶著新故事回來啦。

這次要先來介紹這幾位小夥伴:

穿著紅白條紋短褲的青蛙弗洛格(Frog);

有閱歷喜歡走南闖北的老鼠;

溫柔可愛有點小任性的白色小鴨(女孩);

博覽群書的精神領袖野兔;

擅長烹飪熱愛美食的紅色小豬(女孩)。

在未來的幾周,我會跟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故事。

這套繪本叫《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引進的版本共三輯,但是從口碑上來看,還是第一輯相對更有原版的風格,所以我也只買了第一輯,一共有12個故事。

這套被稱為“成長故事”的繪本,基本上每一冊都講述了人內心成長的一個方面。但是並沒有明顯的說教,只是單純的故事,甚至有時候單純到看完繪本,你會覺得它有點不知所云。

但是偏偏,這樣的繪本真的很感人。

來看看豆瓣的評價,我個人認為,

9分是一定值的。

今天先帶來其中的一本,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一本《弗洛格和陌生人》。

這套繪本的畫面風格非常簡單,文字上稍微有一點點囉嗦。

《弗洛格與陌生人》這本,傳遞了一個我們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怎麼與陌生人相處。相信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有所共鳴。

之後我會挑一些容易引起爭議的比如弗洛格戀愛啦、小鳥在歌唱等,喜歡也可以給我留言點播你想看到的內容。

現在來看看今天的故事吧。

(以下圖文涉及劇透,加粗部分為原文,其他為講解或點評。繪本內頁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有一天,來了一個陌生人。小豬最先發現了他。

“你們看見他了嗎?”小豬遇到小鴨和弗洛格時,興奮地問。

“沒有,他長什麼樣子?”小鴨問。

“要我說,他就是一隻髒老鼠。”小豬說。

“他要在這裡幹什麼?”

“你可得小心老鼠,”小鴨說,“他們可會偷東西了。”

“你怎麼知道?”弗洛格問。

“人人都知道。”小鴨生氣地說。

三個小夥伴在聊新來的陌生人,這個場景好熟悉,真的是每天都可能發生。

小豬“興奮”地問、小鴨“生氣”地說,這兩個形容用得形象傳神。

“人人都知道”,人們觀念中總有對陌生人的刻板印象。

但是弗洛格不太相信,他想親自去看看。那天夜裡,夜幕降臨後,他看到遠處有紅光。

他悄悄地靠過去。

總有人願意打破現狀。

在樹林邊,他看到一頂邋裡邋遢的帳篷,是用幾根枝條和一塊舊布搭起來的,就像是臨時湊合一下似的。

那個陌生人生起一堆火,正在用一口鍋煮東西。飄出來的陣陣香味真好聞,弗洛格覺得一切看上去都非常舒適。

在這裡解釋一下人物關係。

這個故事中,弗洛格是主角,小豬、小鴨和野兔是和他同一個社區(簡稱同村)的小夥伴;老鼠是稍微游離於這個小團體的。

在這冊故事裡, 老鼠才剛剛融入,所以他是陌生人。

“我見過他了。”第二天,弗洛格對其他人說。

“怎麼樣?”小豬問。

“他看上去人很好。”弗洛格說。

“當心點,”小豬說,“別忘了他是一隻髒老鼠。”

“我敢說他會把我們的食物都吃光,白天連活都不幹。”小鴨說,“老鼠都是厚臉皮,還很懶。”

繼續刻板印象。

在這冊中,小鴨和小豬成了相對保守的形象。新讀者可能會不喜歡她們。

其實,在其它冊中,她們兩個也非常可愛,有自己的優點。

千萬別因為這個故事而討厭她們。

每個人都是這樣,有優點有缺點,但並不妨礙他們是可愛的人。

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老鼠一直在忙,他收集木頭,熟練地做了一張桌子和一條長凳。

他其實也不髒。他常在河裡洗澡,儘管他看上去有一點兒邋遢。

老鼠很能幹,動手能力很強。

以前看文章說過,在國外生活,自己動手修修補補是生活必須。

其實老鼠算是主流。

有一天,弗洛格決定去拜訪老鼠。

老鼠正坐在他的長凳上休息,曬太陽。

“你好,”弗洛格說,“我是青蛙弗洛格。”

“我知道,”老鼠說,“我看得出來,我不笨。我能讀會寫,我能講三種語言——英語、法語和德語。”

弗洛格非常欽佩,因為這連野兔也做不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老鼠並非沒文化。

就在這時,小豬來了。

“你從哪兒來的?”她生氣地問老鼠。

“我從四面八方來。”老鼠平靜地回答。

“那麼,你為什麼不回去?”小豬叫道,“你沒有權利在這裡。”

老鼠依然很平靜。

第一次爆發正面衝突。

外來人有沒有權利來這裡?

人天生是有流動性的。

“我去過世界各地,”老鼠冷靜地說,“這裡很寧靜,這裡還有很美的河景。我喜歡這裡。”

“我敢說你偷木頭了。”小豬說。

“我撿來的,”老鼠用很有尊嚴的聲音說,“它屬於大家。”

“髒老鼠。”小豬嘟噥著。

“是的,是的,”老鼠痛苦地說,“樣樣都是我的錯,樣樣都要責怪老鼠。”

老鼠被自己的形象困擾了。

弗洛格、小豬和小鴨去拜訪野兔。

“那只臭老鼠必須離開。”小豬說。

“他沒有權利在這裡。他偷了我們的木頭,還很粗魯。”小鴨嚷道。

“安靜,安靜,”野兔說,“他也許和我們不一樣,但他沒有做任何錯事,木頭是屬於大家的。”

精神領袖、大家長野兔出場。

野兔的話提醒著大家要尊重彼此的差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包括弗洛格、小豬和小鴨,這幾個小夥伴又哪裡一樣了?

人還是得多讀書。

從那天起,弗洛格定期去拜訪老鼠。

他們並排坐在長凳上欣賞美景,老鼠給弗洛格講他環遊世界的冒險故事,因為他四處旅行,有許多激動人心的經歷。

獲得野兔的肯定後,弗洛格開始去瞭解老鼠。

小豬很不贊同弗洛格的行為。

“你不應該跟那只髒老鼠混在一起。”她說。

“為什麼不行?”弗洛格問。

“因為他和我們不一樣。”小鴨說。

“不一樣?”弗洛格說,“可我們全都不一樣。”

“不,”小鴨說,“我們是一起的,老鼠是外來的。”

我們一起生活在“熟人社會”,所以要排斥陌生人。

後來有一天,小豬做飯時大意了,火焰從煎鍋裡躥了出來。火勢很快蔓延開來,到處都是火焰。房子著火了。

轉折發生了。

小豬驚恐地逃到外面。

“著火啦!著火啦!”她尖叫著。

不過老鼠已經趕來了。他提著水桶在河邊和房子之間來回奔跑,忙著滅火,直到把火撲滅。

畢竟是給孩子們寫的故事,老鼠被塑造成了一個准英雄。

英雄事蹟1:鼠消防隊員。

注意:小孩子不可模仿。

小豬家的屋頂全都被燒毀了。

聞訊趕來的小夥伴們全都震驚地站在房子周圍。

現在小豬無家可歸了。

不過她用不著擔心。第二天,老鼠拿著錘子和釘子來了,快得像閃電似的,房子就被修好了!

英雄事蹟2:鼠木匠上線。

還有一次,野兔到河邊打水。

突然,他腳下一滑,掉進了河水裡。

野兔不會游泳。

“救命啊!救命啊!”他大聲叫喊。

老鼠正好聽到了叫喊聲,立即跳進水裡。他飛快地救起野兔,把他帶到安全乾燥的岸邊。

英雄事蹟3:鼠救生員

現在大家一致認為老鼠應該留下來,因為他永遠都那麼快樂,隨時隨地幫助別人。

他經常會想出一些有趣的點子,比如在河邊野餐或者去森林裡旅行。

大英雄更容易被接受。

到了晚上,他會給大家講非常刺激的故事,有中國龍的故事,還有他在世界各地遇到的其他事情。

這是非常愉快的時光,老鼠總是有新故事講給大家聽。

中國元素,好不地道的中國恐龍。

可是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弗洛格去拜訪他的朋友老鼠時,卻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帳篷已經被拆掉了,老鼠正背著背包站在那裡。

“你要走嗎?”弗洛格吃驚地問。

“該動身了,”老鼠說,“我可能會去美國。我從沒去過那裡。”

弗洛格十分震驚。

並沒有簡單的被接受了就是大團圓結局了。

人生而自由,流浪也是本性。

所以陌生人才會經常出現在身邊。

弗洛格、小鴨、野兔和小豬含著眼淚,和他們的朋友老鼠告別。

“也許有一天我會回來,”老鼠高興地說,“到那時,我會在河上建一座橋。”

說完,這只有點邋遢,但是和善、老練、樂於助人、聰明的老鼠就走了。他們目送著他,直到他消失在山後面。

“我們都會想念他的。”野兔歎了口氣說。

是的,老鼠留下來一個空蕩蕩的地方。但是長凳還在哪兒,四個朋友常常一道坐在上面,回憶他們和老鼠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故事結束。

這套繪本其實講述了一個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事情。

小豬和小鴨就像是我們身邊的某些大人,看到了一個陌生人會在背後指指點點,說他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他是外來的,我們要對他多提防。

院子裡搬來一戶新鄰居,教室裡來了一個新同學,周圍的工地來了一些農民工……好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警備心理。

但事實上呢?

在這套繪本裡,弗洛格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懷疑。

弗洛格就像是小孩,沒有那麼多的固有觀念。於是他去跟老鼠聊天,他去瞭解老鼠的內心世界。事實上這只老鼠並不邋遢,經常洗澡,他能講三國語言,還曾經環遊世界。

而且,他還有英雄事蹟。在其它冊的故事中,老鼠還在洪水中救出了弗羅格;帶著弗洛格一起去遠行等等。

所以怎樣看待陌生人真的是一個課題。

但這個課題更多是拋給大人的。

孩子天生對陌生人是沒有那麼多的防範心理的,特別是陌生的小朋友,孩子們也很容易打成一片。

只有當他漸漸長大,內心灌輸了大人告訴他的那些陌生人與我們不一樣、對他們要防範的想法,才會有繪本中的問題。

所以與其說這本繪本是講給小朋友聽的,不如說我們大人在閱讀這樣的繪本時更需要躬身反省,自己是不是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孩子錯誤的老師。

社會的確有危險,所以我們要戒備。但是戒備之心太過,就變成了冷漠。

這個度在哪裡,的確令人困惑。

所以我覺得底限應該在於:即使你不接受,也不要主動排斥。

這世界本身就是多種多樣的,孩子的童心不應該被限制。

在這個故事裡老鼠被塑造得其實很優秀。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陌生人很普通,他沒有遊走過各地,不會三種語言,不會游泳,沒有辦法去救人,他可能也沒有勇氣去滅火。

但是,即使如此,一個普通的陌生人仍舊需要被尊重。

所以繪本之外,也希望大家能夠給普通的陌生人以更多的寬容。

好了,再見吧老鼠,希望我們在下一個故事裡相遇。

最後,感興趣的,這裡即可購買。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第一輯(全12冊)注音 暢銷兒童經典圖畫書幼稚園繪本 3-6歲孩子心理 ¥38 購買

———————————————————

本文繪本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圖書。

總有人願意打破現狀。

在樹林邊,他看到一頂邋裡邋遢的帳篷,是用幾根枝條和一塊舊布搭起來的,就像是臨時湊合一下似的。

那個陌生人生起一堆火,正在用一口鍋煮東西。飄出來的陣陣香味真好聞,弗洛格覺得一切看上去都非常舒適。

在這裡解釋一下人物關係。

這個故事中,弗洛格是主角,小豬、小鴨和野兔是和他同一個社區(簡稱同村)的小夥伴;老鼠是稍微游離於這個小團體的。

在這冊故事裡, 老鼠才剛剛融入,所以他是陌生人。

“我見過他了。”第二天,弗洛格對其他人說。

“怎麼樣?”小豬問。

“他看上去人很好。”弗洛格說。

“當心點,”小豬說,“別忘了他是一隻髒老鼠。”

“我敢說他會把我們的食物都吃光,白天連活都不幹。”小鴨說,“老鼠都是厚臉皮,還很懶。”

繼續刻板印象。

在這冊中,小鴨和小豬成了相對保守的形象。新讀者可能會不喜歡她們。

其實,在其它冊中,她們兩個也非常可愛,有自己的優點。

千萬別因為這個故事而討厭她們。

每個人都是這樣,有優點有缺點,但並不妨礙他們是可愛的人。

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老鼠一直在忙,他收集木頭,熟練地做了一張桌子和一條長凳。

他其實也不髒。他常在河裡洗澡,儘管他看上去有一點兒邋遢。

老鼠很能幹,動手能力很強。

以前看文章說過,在國外生活,自己動手修修補補是生活必須。

其實老鼠算是主流。

有一天,弗洛格決定去拜訪老鼠。

老鼠正坐在他的長凳上休息,曬太陽。

“你好,”弗洛格說,“我是青蛙弗洛格。”

“我知道,”老鼠說,“我看得出來,我不笨。我能讀會寫,我能講三種語言——英語、法語和德語。”

弗洛格非常欽佩,因為這連野兔也做不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老鼠並非沒文化。

就在這時,小豬來了。

“你從哪兒來的?”她生氣地問老鼠。

“我從四面八方來。”老鼠平靜地回答。

“那麼,你為什麼不回去?”小豬叫道,“你沒有權利在這裡。”

老鼠依然很平靜。

第一次爆發正面衝突。

外來人有沒有權利來這裡?

人天生是有流動性的。

“我去過世界各地,”老鼠冷靜地說,“這裡很寧靜,這裡還有很美的河景。我喜歡這裡。”

“我敢說你偷木頭了。”小豬說。

“我撿來的,”老鼠用很有尊嚴的聲音說,“它屬於大家。”

“髒老鼠。”小豬嘟噥著。

“是的,是的,”老鼠痛苦地說,“樣樣都是我的錯,樣樣都要責怪老鼠。”

老鼠被自己的形象困擾了。

弗洛格、小豬和小鴨去拜訪野兔。

“那只臭老鼠必須離開。”小豬說。

“他沒有權利在這裡。他偷了我們的木頭,還很粗魯。”小鴨嚷道。

“安靜,安靜,”野兔說,“他也許和我們不一樣,但他沒有做任何錯事,木頭是屬於大家的。”

精神領袖、大家長野兔出場。

野兔的話提醒著大家要尊重彼此的差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包括弗洛格、小豬和小鴨,這幾個小夥伴又哪裡一樣了?

人還是得多讀書。

從那天起,弗洛格定期去拜訪老鼠。

他們並排坐在長凳上欣賞美景,老鼠給弗洛格講他環遊世界的冒險故事,因為他四處旅行,有許多激動人心的經歷。

獲得野兔的肯定後,弗洛格開始去瞭解老鼠。

小豬很不贊同弗洛格的行為。

“你不應該跟那只髒老鼠混在一起。”她說。

“為什麼不行?”弗洛格問。

“因為他和我們不一樣。”小鴨說。

“不一樣?”弗洛格說,“可我們全都不一樣。”

“不,”小鴨說,“我們是一起的,老鼠是外來的。”

我們一起生活在“熟人社會”,所以要排斥陌生人。

後來有一天,小豬做飯時大意了,火焰從煎鍋裡躥了出來。火勢很快蔓延開來,到處都是火焰。房子著火了。

轉折發生了。

小豬驚恐地逃到外面。

“著火啦!著火啦!”她尖叫著。

不過老鼠已經趕來了。他提著水桶在河邊和房子之間來回奔跑,忙著滅火,直到把火撲滅。

畢竟是給孩子們寫的故事,老鼠被塑造成了一個准英雄。

英雄事蹟1:鼠消防隊員。

注意:小孩子不可模仿。

小豬家的屋頂全都被燒毀了。

聞訊趕來的小夥伴們全都震驚地站在房子周圍。

現在小豬無家可歸了。

不過她用不著擔心。第二天,老鼠拿著錘子和釘子來了,快得像閃電似的,房子就被修好了!

英雄事蹟2:鼠木匠上線。

還有一次,野兔到河邊打水。

突然,他腳下一滑,掉進了河水裡。

野兔不會游泳。

“救命啊!救命啊!”他大聲叫喊。

老鼠正好聽到了叫喊聲,立即跳進水裡。他飛快地救起野兔,把他帶到安全乾燥的岸邊。

英雄事蹟3:鼠救生員

現在大家一致認為老鼠應該留下來,因為他永遠都那麼快樂,隨時隨地幫助別人。

他經常會想出一些有趣的點子,比如在河邊野餐或者去森林裡旅行。

大英雄更容易被接受。

到了晚上,他會給大家講非常刺激的故事,有中國龍的故事,還有他在世界各地遇到的其他事情。

這是非常愉快的時光,老鼠總是有新故事講給大家聽。

中國元素,好不地道的中國恐龍。

可是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弗洛格去拜訪他的朋友老鼠時,卻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帳篷已經被拆掉了,老鼠正背著背包站在那裡。

“你要走嗎?”弗洛格吃驚地問。

“該動身了,”老鼠說,“我可能會去美國。我從沒去過那裡。”

弗洛格十分震驚。

並沒有簡單的被接受了就是大團圓結局了。

人生而自由,流浪也是本性。

所以陌生人才會經常出現在身邊。

弗洛格、小鴨、野兔和小豬含著眼淚,和他們的朋友老鼠告別。

“也許有一天我會回來,”老鼠高興地說,“到那時,我會在河上建一座橋。”

說完,這只有點邋遢,但是和善、老練、樂於助人、聰明的老鼠就走了。他們目送著他,直到他消失在山後面。

“我們都會想念他的。”野兔歎了口氣說。

是的,老鼠留下來一個空蕩蕩的地方。但是長凳還在哪兒,四個朋友常常一道坐在上面,回憶他們和老鼠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故事結束。

這套繪本其實講述了一個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事情。

小豬和小鴨就像是我們身邊的某些大人,看到了一個陌生人會在背後指指點點,說他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他是外來的,我們要對他多提防。

院子裡搬來一戶新鄰居,教室裡來了一個新同學,周圍的工地來了一些農民工……好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警備心理。

但事實上呢?

在這套繪本裡,弗洛格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懷疑。

弗洛格就像是小孩,沒有那麼多的固有觀念。於是他去跟老鼠聊天,他去瞭解老鼠的內心世界。事實上這只老鼠並不邋遢,經常洗澡,他能講三國語言,還曾經環遊世界。

而且,他還有英雄事蹟。在其它冊的故事中,老鼠還在洪水中救出了弗羅格;帶著弗洛格一起去遠行等等。

所以怎樣看待陌生人真的是一個課題。

但這個課題更多是拋給大人的。

孩子天生對陌生人是沒有那麼多的防範心理的,特別是陌生的小朋友,孩子們也很容易打成一片。

只有當他漸漸長大,內心灌輸了大人告訴他的那些陌生人與我們不一樣、對他們要防範的想法,才會有繪本中的問題。

所以與其說這本繪本是講給小朋友聽的,不如說我們大人在閱讀這樣的繪本時更需要躬身反省,自己是不是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孩子錯誤的老師。

社會的確有危險,所以我們要戒備。但是戒備之心太過,就變成了冷漠。

這個度在哪裡,的確令人困惑。

所以我覺得底限應該在於:即使你不接受,也不要主動排斥。

這世界本身就是多種多樣的,孩子的童心不應該被限制。

在這個故事裡老鼠被塑造得其實很優秀。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陌生人很普通,他沒有遊走過各地,不會三種語言,不會游泳,沒有辦法去救人,他可能也沒有勇氣去滅火。

但是,即使如此,一個普通的陌生人仍舊需要被尊重。

所以繪本之外,也希望大家能夠給普通的陌生人以更多的寬容。

好了,再見吧老鼠,希望我們在下一個故事裡相遇。

最後,感興趣的,這裡即可購買。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第一輯(全12冊)注音 暢銷兒童經典圖畫書幼稚園繪本 3-6歲孩子心理 ¥38 購買

———————————————————

本文繪本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