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車位幾十萬,車子才十幾萬,那些搶著買車位的人是怎麼想的?

對於剛需朋友們來說,買套房同時買個車位幾乎是標配,但很多朋友們會發現,他們當初以為花幾萬塊錢就能買到一個車位,現如今已經攀升到十幾萬或者幾十萬一個車位。

錢江晚報的一則報導證實了車位元的火熱。杭州某高端樓盤,一個車位最高可以賣到70萬。這讓不少朋友很感慨,一台車才多少錢,停車的錢幾乎可以買幾台車了。

的確,車位現如今已經成了另一種香餑餑。這種產品已經成為開發商手中的利器,通過賣車位可以讓開發商在嚴苛的市場中盡可能挖掘多的利潤。車位的特點是買賣很方便,開發商可以通過銷售車位,將房子實際售價做到1.1倍甚至1.2倍。

不得不說車位的確已經表現得越來越稀缺。大城市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停車難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車輛過多的問題,部分城市已經在醞釀有車位才能買車的方案。雖然現在尚未落地,但既然上面已經動了這個念頭,想必靴子落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一個車位70萬,的確已經算上天了,實際上大多數車位並未到這個離譜的水準。一線城市普遍的車位在二三十萬,

郊區的還有十幾萬的。但買房的人未必有車,第一輛車未必就是二三十萬,對於那些打算買十萬元左右的A級車的業主來說,車位比車子貴的確難以接受。

不過在觀察君看來,買車位這事還真得好好聊聊。

現在車位和房子還是比較匹配的,

雖然單價上要比住宅稍貴,但也不會太離譜。我的觀點就是一個字:買。

先破除一個錯誤觀點:車位比車子貴,不值得買

這個觀點的錯誤之處在于,車位和車子本身就是兩個物種,前者是不動產,後者則是消耗品。不動產是會升值的,消耗品到手就開始貶值。拿不動產和消耗品作對比是不是很不恰當?再舉個例子,你家的茶几才幾個錢?茶几的占地面積又是多少錢?

買車位的第一個理由:未來停車難幾乎是板上釘釘

別的城市我還不大清楚,但北京已經是非常難了,雙黃線上都停滿了車。按照現有車位的數量,基本上2輛車才能分到1個車位。所以才有了個“先有車位才能買車”的想法。停車難是事實,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未來可能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措施出來,這跟樓市其實是一個思路,大城市一般都不喜歡“疏“而更喜歡”堵“。

雖然路邊免費停車位可以有,但隨著業主的入住,社區周邊的停車位會越來越緊張。

說一個我個人的例子吧,我是2014年入住新房的,我還沒有車,當時這一片還很荒涼,周邊道路全是空地,根本談不上停車難,但現如今是社區道路中間都停滿了車,晚點回家找個車位不得不去更遠的地方停車。(半夜寫的文章,來不及拍照證實了)

我所在的這個社區是第三期,地下停車位是人防車位,業主可以租車位,一年一租,去年看地下停車位空的還比較多,今年下去看了看,很多車位上已經掛起了車牌,沒有租出去的已經很少了。雖然我打算明年才買車,但今年我已經占了一個坑。地下停車位的好處是至少不用那麼著急停車。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現在不著急買車,可以緩緩,但如果地下停車位越來越滿,則應該及時出手買車位。

買車位的第二個理由:人車分流時代,地下停車位的價值越來越凸顯

新社區越來越提倡人車分流,社區停車一律走地下車庫。有的朋友擔心地下停車位在夏季容易遭遇積水問題。但我想說的是,現在新社區排水問題一般不大,實在是X年不遇的大雨,其實地下和地上停車位都免不了,這個時候其實考驗的是物業服務水準。物業能夠及時發出預警,提示業主注意天氣問題,並就停車位排水問題採取預防措施才是重點。

最後,說點選車位的事。這裡說一點我個人的意見,選車位應該盡可能保證駕駛位也就是左側上下車的方便。最好選擇左側沒有車的車位。

至於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比如有的業主以為買到了產權車位,結果卻是20年長租合同,這種事的確不少見,但我想說的是,行業不規範也是事實,但車位的價值不應該因為某些開發商的不規範被否定。

業主可以租車位,一年一租,去年看地下停車位空的還比較多,今年下去看了看,很多車位上已經掛起了車牌,沒有租出去的已經很少了。雖然我打算明年才買車,但今年我已經占了一個坑。地下停車位的好處是至少不用那麼著急停車。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現在不著急買車,可以緩緩,但如果地下停車位越來越滿,則應該及時出手買車位。

買車位的第二個理由:人車分流時代,地下停車位的價值越來越凸顯

新社區越來越提倡人車分流,社區停車一律走地下車庫。有的朋友擔心地下停車位在夏季容易遭遇積水問題。但我想說的是,現在新社區排水問題一般不大,實在是X年不遇的大雨,其實地下和地上停車位都免不了,這個時候其實考驗的是物業服務水準。物業能夠及時發出預警,提示業主注意天氣問題,並就停車位排水問題採取預防措施才是重點。

最後,說點選車位的事。這裡說一點我個人的意見,選車位應該盡可能保證駕駛位也就是左側上下車的方便。最好選擇左側沒有車的車位。

至於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比如有的業主以為買到了產權車位,結果卻是20年長租合同,這種事的確不少見,但我想說的是,行業不規範也是事實,但車位的價值不應該因為某些開發商的不規範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