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懸崖上的村莊

陳傑/攝

2016年5月14日,在三名家長的保護下,15個孩子從勒爾小學出發,

走崖壁,爬藤梯,踏上放學回家的路。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位於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上,與山下公路垂直距離約800米。村裡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順著懸崖斷續修建的17條藤梯,村裡的15個孩子,需徒手攀爬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學讀書。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陳傑/攝

2016年5月14日,爬山開始前,陳古吉用背包繩繞過6歲兒子陳木黑的胸口,在背後打上結,爬山過程,他把背包帶的另一頭緊緊攥在自己手裡。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陳傑/攝

2016年5月14日,

孩子們在攀爬一段幾乎垂直的“天梯”回家。15個孩子中多數是女孩,他們和男孩一樣,大約用了2個小時,到達“懸崖村”。

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位於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上,與山下公路垂直距離約800米。村裡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順著懸崖斷續修建的17條藤梯,村裡的15個孩子,需徒手攀爬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學讀書。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陳傑/攝

2016年5月14日,孩子在攀爬過程中,累了,坐在藤梯上休息。

陳傑/攝

2016年5月14日,爬到一半,孩子們在一處可以容納十多人依靠的崖壁上休息。

陳傑/攝

2016年5月14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苦攀爬,孩子們到達山頂崖邊,他們稍作休息後,回到各自家中。

陳傑/攝

回答家中,8歲的吉覺爾子流了很多汗。

陳傑/攝

爬到山頂,俄地有三的鞋因頻繁爬山破損嚴重,腳趾全都露出來了,而,他沒有錢換新鞋。

陳傑/攝

陳古吉一家在一起吃午餐。他的6個孩子除了最小的,其餘的孩子都已經開始承擔家務。

陳傑/攝

阿土勒爾村全貌,現在共有72戶400多人居住在這裡。

陳傑/攝

陳古吉一家在一起吃午餐。他的6個孩子除了最小的,其餘的孩子都已經開始承擔家務。

陳傑/攝

阿土勒爾村全貌,現在共有72戶400多人居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