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順豐與菜鳥的戰鬥,背後是“馬化騰+劉強東+王衛”大戰馬雲!

最近,電商行業最火的是順豐與菜鳥的戰鬥。

簡單陳述一下事實,

菜鳥切斷了順風投資的豐巢的資訊介面,然後順豐停止了對阿裡系平臺的物流詳情推送。

這一天是5月31日,第二天就是618的第一天。就在今天,京東宣佈與順豐旗下的豐巢自提櫃正式開始全面合作,京東用戶在下單添寫配送方式時,可以選擇將貨物投遞至就近的豐巢自提櫃。

凡事都不能孤立來看,我認為,順豐與菜鳥的戰鬥,背後是騰訊京東系與阿裡系的618世界大戰。

今年的618不太尋常,因為第一次上升到了生態體系的PK。

之前的618更像是京東自己的事情,雙11則是阿裡生態的大事情;之前的618更像是一次大促銷,今年的618則是一次生態狂歡。

所以,當618要上升到和雙11正面交鋒的時候,京東要成為與阿裡並駕齊驅的時候,顯然戰爭就打響了。

這場世界大戰有三個戰場。

第一個戰場是在電商,是京東與天貓的戰鬥

就看618發佈會時間,前後腳,天貓推出理想生活節,

京東推出年中購物節。

天貓和京東在618上的電商上的PK,其實在去年就開始了,說實話,去年天貓表現不錯,所以,京東今年憋足了勁在自己的主場要大幹一場。

第二個戰場是在物流,是京東物流與菜鳥物流的戰鬥

京東物流獨立了,618是一個大考,

必須要做出點成績來;菜鳥物流磨了好幾年劍,也希望在618表現一下。

但是,順豐參戰了,而且站在了騰訊京東系這邊。其實,順豐早已經站隊,因為它在雲計算上用的是騰訊雲,而不是阿裡雲,這是阿裡一直耿耿以懷的事情,也是這次順豐與菜鳥開戰的導火索。

菜鳥是什麼?和京東物流差別很大,它沒有自己的倉儲,沒有自己的配送員,它是希望做一個平臺,將所有的社會化物流的人、倉、配搞在一起,

按照菜鳥的說法,是天網、地網、人網三張網。

說直白點,這裡面最重要的其實是技術,或者說是雲計算、大資料,

菜鳥希望成為社會化物流的作業系統,而雲計算、大資料是這個作業系統的作業系統。

順豐與菜鳥開戰,劉強東力挺,

客觀上順豐的加入幫了電商那個戰場的大忙。

很多天貓的商家已經慌了神,尤其是生鮮商家們。

因為,生鮮的配送是個大難題,而幾乎只有順豐才是最可靠的生鮮快遞。現在可是夏天,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很多水果可能攔在倉庫裡。

這對於京東生鮮是一個機會,對於順豐自己的順豐優選也是一個機會。

第三個戰場,是技術的戰場,是阿裡雲與騰訊雲的戰鬥你看到順豐與菜鳥開戰,背後竟然是阿裡雲與騰訊雲的戰爭,因為無論是電商還是物流,大家爭奪的不外乎是用戶流、商品流、資料流程。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料流程,你以為他們砸了很多錢,犧牲了很多商品利潤做促銷,只是為了賺差價?只是為了贏得用戶?是,那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他們希望獲得億萬使用者的行為資料,更準確的瞭解用戶畫像。

阿裡做電商,用輕模式構建龐大帝國,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快,借助億萬商家快速擴張,但是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沒有涉足供應鏈環節,所以無法掌握完整的使用者行為資料。

為什麼阿裡要做菜鳥?要做阿裡雲?就是為了彌補這一點,包括阿裡收購那麼多優酷、高德、UC等企業,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由此可以看到,資料流程是最重要的,雲計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為所有資料流程都是跑在雲上。

最後,小結一下,現在電商界,已經形成了騰訊京東系與阿裡系兩大派別,他們在電商(用戶流)、物流(商品流)和技術(資料流程)三個戰場開戰,這次順豐與菜鳥的戰鬥,背後是兩大門派的世界大戰。

618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

背後竟然是阿裡雲與騰訊雲的戰爭,因為無論是電商還是物流,大家爭奪的不外乎是用戶流、商品流、資料流程。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料流程,你以為他們砸了很多錢,犧牲了很多商品利潤做促銷,只是為了賺差價?只是為了贏得用戶?是,那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他們希望獲得億萬使用者的行為資料,更準確的瞭解用戶畫像。

阿裡做電商,用輕模式構建龐大帝國,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快,借助億萬商家快速擴張,但是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沒有涉足供應鏈環節,所以無法掌握完整的使用者行為資料。

為什麼阿裡要做菜鳥?要做阿裡雲?就是為了彌補這一點,包括阿裡收購那麼多優酷、高德、UC等企業,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由此可以看到,資料流程是最重要的,雲計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為所有資料流程都是跑在雲上。

最後,小結一下,現在電商界,已經形成了騰訊京東系與阿裡系兩大派別,他們在電商(用戶流)、物流(商品流)和技術(資料流程)三個戰場開戰,這次順豐與菜鳥的戰鬥,背後是兩大門派的世界大戰。

618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