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畢業季話驪歌《送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

古詩有《驪駒》篇:“驪駒在門,僕夫具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古人分別時常歌《驪駒》一曲,後人遂將告別之歌稱之為“驪歌”。

我們現在的“驪歌”多指一首在我國流行於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學堂歌曲,

由李叔同、即弘一法師作詞,英國人奧德維作曲的《送別》。

《送別》是李叔同出家前所作送別歌,也是送給摯友許幻園的歌曲;曲調極為優美!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中國處於新舊交替的時候,許多青年學生和知識份子常對未來迷茫,《驪歌》所傾訴的迷惘惆悵之情很能代表當時大所數青年學生和知識份子的心緒,因此獲得廣泛的喜愛,並且賦予這首歌以當時的歷史感和時代感的品格。

過去學生畢業時,總要唱起《送別》這首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

林海音在小說《城南舊事》中多次提到的歌曲,就是《送別》,電影《早春二月》的主題歌和主旋律也採用了這首歌。

1982年,由《城南舊事》改編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歌和主旋律都用了“驪歌”《送別》,而使這首歌重喚新生,更加廣為人知、深入人心。

又到一年畢業季!在這個充滿哀傷的季節裡,驪歌又響起!

今天的畢業生也許不再唱起它,但面對別離,情感卻又是那麼相似。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驪歌,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不同的驪歌,每次別離都唱不同的驪歌,首首驪歌引人愁緒……

人生總有太多的聚散,

雖然不舍卻也別無選擇,唯有讓淡淡的回憶溫暖你我心頭。

最後的散夥飯桌上,酒杯一旦舉起就捨不得放下,離別的歌唱了一首又一首。雖然深諳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心中卻依舊渴望有一首無法結束的驪歌。忘不了的只有零碎的片段,而讓人傷感的正是離別本身……

附:李叔同的《送別》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城南舊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