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雄才偉略的諸葛亮,為何崇拜管仲和樂毅?

諸葛亮我們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就是千百年來智慧和勤勞的化身,特別是三國演義,把諸葛亮看成是能預言天下大勢、輔佐帝王的第一賢相。但就是這位被老百姓敬仰的神一樣的人物,

也有自己的偶像。在《三國志》裡,諸葛亮出山之前,常常把自己比作管樂,這裡的管,就是指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樂,是指戰國時期的燕國大將樂毅。一文一武,他們都有哪些能耐呢?

我們知道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幫助弱小的劉備跟北魏曹操,

東吳孫權三分天下,他的功勞在建立西蜀政權上功不可沒,沒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這樣的人恐怕只能算作一支土匪軍,根本沒法建立後來的霸業。所以,劉備相當於是一個創業型公司裡的CEO。這跟管仲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知道管仲是齊國的宰相,管鮑之交說的是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友情,在鮑叔牙的極力舉薦下,管仲才當上了齊國的高官,成為齊桓公的左膀右臂。

管仲上臺後,開始了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改革,特別是法治和經濟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相傳他是法家的始祖,後來的吳起、商鞅都是他的徒孫,經濟上,舉個例子,他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大妓院,妓☆禁☆女合法化,這為齊國創造大量稅收。。。。

這些改革,在還處於奴隸制社會的春秋時期來說,是十分超前而且又很有效果的改革。毫無疑問,管仲的改革是相當成功的,

齊國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迅速躋身天下第一,奠定了齊桓公春秋第一霸主地位,歷史上用“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來形容他的成就。

諸葛亮崇拜的第二位人物就是樂毅。樂毅是燕國大將,我們知道戰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雖然燕國也名列其中,但最開始的時候,

燕國還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北邊要抵抗匈奴入侵,南邊跟強大的齊國又是世仇,當年燕國內亂時,齊國打著幫助燕國平定內亂的旗幟,結果到燕國土地上燒殺搶掠,差點把燕國給滅了,後來燕國勵精圖治,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這其中就有樂毅的大部分功勞。

齊國是第一強國,燕國是弱國,歷史上講的是蘇秦是燕國派到齊國的間諜,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動齊王聯合其他國家攻打秦國(秦國當時已經經歷了商鞅變法,

替代齊、晉、楚、魏成為第一強國),蘇秦又建議齊國滅了宋國,把土地收歸己有,當然這是為了讓齊國走上眾叛親離的思路,結果齊王昏庸,上了蘇秦的當,這個時候,燕國大將樂毅聯合秦、韓、趙、魏、楚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齊國70多座城池,最後差點滅了曾經的第一強國——齊國。燕國歷史上,除了蘇秦以外,樂毅算是功勞最大的了。

管仲、樂毅,一個輔助君王坐定第一霸主地位,一個讓小國變成了強國。

諸葛亮把自己比作這兩位,也體現了他後來的政治道路,輔佐劉備開創偉大的蜀漢基業,這個艱苦創業的過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毫不亞于當年的管仲和樂毅。

管仲、樂毅,一個輔助君王坐定第一霸主地位,一個讓小國變成了強國。

諸葛亮把自己比作這兩位,也體現了他後來的政治道路,輔佐劉備開創偉大的蜀漢基業,這個艱苦創業的過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毫不亞于當年的管仲和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