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土豪金”版共用單車來了,還有地方給它停車嗎?

市民不禁頭疼,杭州真的快變不出人行道了!希望有更多人踐行這樣的承諾—— 你給我方便,我文明用車

劉斌兵 攝

記者 鐘瑋 攝于朝暉路

記者 鐘瑋 攝于中山北路

記者 鐘瑋 攝于馬塍路記者 鐘瑋 李維和

“土豪金”版共用單車來了!寶藍色坐凳、黃金聖衣版的車身顏色,這批“酷騎”品牌的單車一出街就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太酷炫了,有點駕馭不了。”有市民略帶玩笑地說。然而,更多的市民和網友憂心忡忡。此前,杭州已經有7大品牌的共用單車在街頭投放,

車身顏色各不相同卻大都隨意停放的單車幾乎把杭州街頭變成了雜亂無章的調色盤。市民和網友不禁要問:共用單車可以變出各種顏色,杭州還能變出多少人行道?

一邊是品牌單車陸續來杭,另一邊是亂停亂放、隨意占道,這對矛盾隨著共用單車投放量的增加,正不斷激化。

怎麼辦?

街道變成無序停車場,不該!

說起杭州市民對共用單車過山車式的態度轉變,

其實也發生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從普遍歡迎到多數人厭惡,共用單車最大的罪過恐怕就在於無序投放和違停占道。城市裡新的“牛皮癬”,這樣的稱謂,顯然已經違背了“共用”的初衷。

本週三,本報刊發了名為《車占人行道,請問人該往哪裡走?》的報導,說的是八旬老人何大伯在莫干山路上被占道共用單車絆倒受傷的事。採訪當時就有群眾要求記者好好調查,因為杭州城裡有不少地方,

共用單車亂停亂放的問題比莫干山路還要嚴重。

為此,記者在主城區多個路段進行了觀察。觀察發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問題的確比想像的還嚴重。

1、朝暉路

朝暉路中山花園社區門口的人行道有近5米寬,然而,記者看到的是,原本寬敞的人行道兩側停滿了各種品牌的共用單車和電動車,僅留出了不到1米寬的道路供行人通過。記者注意到,這一路段並非非機動車停放區域。

60多歲的薛阿姨每天都要從朝暉路經過,她對於該路段人行道的現狀很不滿意:“原來也有自行車停在這裡,近半年來占道的共用單車越來越多,真的該好好管管了。”

2、中山北路

地鐵口往往是共用單車占道停放的重災區,而與朝暉路垂直的中山北路上就有地鐵1號線西湖文化廣場站的出口。記者在地鐵口附近人行道看到,各品牌共用單車毫不意外地將人行道堵上了,有些沒占到好位置的共用單車索性把車屁股留在了非機動車道上。

更為過分的是,一輛共用單車因為“無處安放”,索性停在了機非隔離帶的馬路牙子上,無人問津。

3、馬塍路

馬塍路是一條老路,為雙向兩車道,本就不甚寬敞,東路東側的人行道每隔幾米還有行道樹,有樹路段的人行道更為狹窄。在一家服飾店外,記者看到一輛小白車靠著行道樹停放,本就狹窄的人行道便只剩下不到50釐米的寬度。一對中年夫婦見難以通過,便走到了行車道上繞行。

在1公里的路段上,記者發現在人行道上零散停放的共用單車並不少見。一位元居民告訴記者,馬塍路上住著不少老人和小孩,因為人行道經常被占,大家不得不走到行車道上,有時行車道上還停著車,可想而知有多不安全。

4、東站樞紐

東站樞紐是共用單車投放較為集中的區域,但記者觀察時發現,東站周圍的占道情況比市中心相對好一些。

記者看到,東站周邊有不少地方掛著告示牌,上寫“禁止非機動車停放”,並建議騎車人停放至指定停車區域。

不過,一名清潔工阿姨告訴記者,此前,東站樞紐周邊人行道也曾被共用單車攻陷。“很多協管員天天忙著搬車,還要勸大家好好停車,可總是春風吹又生……”

聲音

我們無法控制投放 但可以管好自己

網友“紅門浪子”:共用單車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到處都是它們,毫無秩序可言。希望有人管管了,畢竟城市還是要看起來整潔才舒服。

網友“如果可以”:現在共用單車已經氾濫成災,特別是地鐵門口的非機動車道上,真的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再好的東西,多了也會惹人煩。杭州不需要這麼多共用單車,一邊是一個勁地投放,一邊是無序停放和破壞,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也損害了城市形象。

網友“人生多彩”:不能完全怪共用單車,個人素質也很重要。我每次騎完共用單車後,都將車停到非機動車停車位上。其實到處可以找到非機動車停車位,這些車位也很空,我就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亂停亂放。

網友“人”:如果每個人用車後都能將車整齊地停放,不影響道路暢通,那麼,共用單車也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有一位名叫“香樟樹”的網友沒有發表任何意見,TA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承諾:你給我方便,我文明用車。

這樣的承諾擲地有聲,也希望杭州的街頭能有更多這樣的承諾外化出的實際行動。

有些沒占到好位置的共用單車索性把車屁股留在了非機動車道上。

更為過分的是,一輛共用單車因為“無處安放”,索性停在了機非隔離帶的馬路牙子上,無人問津。

3、馬塍路

馬塍路是一條老路,為雙向兩車道,本就不甚寬敞,東路東側的人行道每隔幾米還有行道樹,有樹路段的人行道更為狹窄。在一家服飾店外,記者看到一輛小白車靠著行道樹停放,本就狹窄的人行道便只剩下不到50釐米的寬度。一對中年夫婦見難以通過,便走到了行車道上繞行。

在1公里的路段上,記者發現在人行道上零散停放的共用單車並不少見。一位元居民告訴記者,馬塍路上住著不少老人和小孩,因為人行道經常被占,大家不得不走到行車道上,有時行車道上還停著車,可想而知有多不安全。

4、東站樞紐

東站樞紐是共用單車投放較為集中的區域,但記者觀察時發現,東站周圍的占道情況比市中心相對好一些。

記者看到,東站周邊有不少地方掛著告示牌,上寫“禁止非機動車停放”,並建議騎車人停放至指定停車區域。

不過,一名清潔工阿姨告訴記者,此前,東站樞紐周邊人行道也曾被共用單車攻陷。“很多協管員天天忙著搬車,還要勸大家好好停車,可總是春風吹又生……”

聲音

我們無法控制投放 但可以管好自己

網友“紅門浪子”:共用單車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到處都是它們,毫無秩序可言。希望有人管管了,畢竟城市還是要看起來整潔才舒服。

網友“如果可以”:現在共用單車已經氾濫成災,特別是地鐵門口的非機動車道上,真的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再好的東西,多了也會惹人煩。杭州不需要這麼多共用單車,一邊是一個勁地投放,一邊是無序停放和破壞,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也損害了城市形象。

網友“人生多彩”:不能完全怪共用單車,個人素質也很重要。我每次騎完共用單車後,都將車停到非機動車停車位上。其實到處可以找到非機動車停車位,這些車位也很空,我就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亂停亂放。

網友“人”:如果每個人用車後都能將車整齊地停放,不影響道路暢通,那麼,共用單車也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有一位名叫“香樟樹”的網友沒有發表任何意見,TA只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承諾:你給我方便,我文明用車。

這樣的承諾擲地有聲,也希望杭州的街頭能有更多這樣的承諾外化出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