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你被磨蹭的孩子折磨的就要原地爆炸,推薦你看這組漫畫

幾乎百分之百的父母每天都在被孩子的磨蹭折磨著,開始是著急各種催促,接著就是一場暴風驟雨般的親子大戰,雞飛狗跳,最後的結果該遲的到還是遲了,磨蹭的孩子還是依然磨蹭的,

只有父母被炸的灰頭土臉。那麼問題來了磨蹭是不是病,到底要不要治!來看看柏柏BJ是的一組漫畫。

1、磨蹭的孩子,悲“催”的娘

自從娃上了學,每天早晨都像在打仗:

你這邊都急得跳腳了,娃卻一臉淡定!

幹什麼都是慢……動……作……

起……床……慢…………

穿……衣……慢…………

刷……牙……慢…………

洗……臉……咦?怎麼突然不動了?

原來又在那兒發呆呢……

實在看不下去了

來一句獅吼,直接把孩子嚇哭,

整個早晨,我就像一台只會說“快點”的複讀機

分分鐘要原地爆炸的節奏……

最後在一片不愉快的氣氛中,

兩人火急火燎地出門,

上學路上也沒心思聽娃叨叨,

有時候還得鬧矛盾,然後左哄右勸:

心好煩、好累……

可回來又反思自己:

細細想來,

不是孩子太慢了,

是我們太快了。

2、孩子為什麼磨蹭,不停的催有用嗎?

其實,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

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

最有利的就是順應自然的生理節奏。

如果孩子的生活節奏過快,

還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

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適當提醒孩子做事的速度是應該的,

但過於頻繁的催促並不會讓孩子就範,

反而還很容易造成親子關係惡化。

你的奪命連環催不斷折射出你內心的焦慮

讓你自己也痛苦不堪:

這麼晚還沒出門怕是路上要堵車啊,急!

孩子遲到要挨訓啊,急!

公司有一大堆事等著我去處理,急!

孩子的興趣班怎麼選?急!

房價飛漲,買不起啊!急!

總之,急急急急急急!

……

當父母無法克服這些焦慮,

將這些焦慮轉嫁給孩子時,

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3、請尊重孩子的磨蹭!

磨蹭是小孩再正常不過的一種狀態,

磨蹭不是病,它不需要治。

(反正孩子長這麼大,我還沒發現

因為孩子磨蹭而耽誤過什麼大事)

經常被父母催促來催促去,

孩子會質疑自己的生活節奏,

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

要麼變成跟父母同樣焦慮的人,

要麼乾脆叛逆生活,“我就要慢給你看”

以這種極端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

大人要做的就是,嘗試著慢一點,

和孩子一起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

這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如果只是用自己的頭腦幫孩子思考,

孩子便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思想,

更沒有辦法去思考各種問題並付諸於行動,

這難道不是一種失敗?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群體心理,

也影響了家長的意識,讓他們急於看到結果,

這也加劇了家長們內心的焦慮。

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

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

並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

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事實上,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

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是啊……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

她多慢我都願意等,

為什麼她長大了,

我們卻漸漸失去了耐心?

對不起孩子,咱們慢慢來!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群體心理,

也影響了家長的意識,讓他們急於看到結果,

這也加劇了家長們內心的焦慮。

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

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

並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

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事實上,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

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是啊……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

她多慢我都願意等,

為什麼她長大了,

我們卻漸漸失去了耐心?

對不起孩子,咱們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