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1987年一場不為人知的中印邊境衝突

克節郎河,這條河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北,在塔格拉山脊與麥克馬洪線上的哈東山脊兩山之中,呈東西走向。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印度軍隊在此地被打敗。但戰爭之後卻極盡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

從1983年開始,印度派遣偵查隊偷越麥克馬洪線前往克節郎河東北的的桑多洛河谷牧區搜集情報。但當印度情報人員1986年進入該地區時,卻發現中國軍隊已經在那裡構建了半永久性建築

1986年2月,印方的陸軍參謀長通過軍事演習如何將位於阿薩姆平原的印度軍隊快速部署到同中國接壤的實際控制線附近。作為演習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機將山步第五旅空運到了達旺附近的吉米塘,隨後這支軍隊一路行軍穿過哈東山口,進入克節朗河南岸,他還向桑多洛河谷的旺東地區增兵,

總共計畫向麥克馬洪線投入十一個師,並計畫先發制人進攻,消滅前調的中國軍隊。中國方面舉行874演習,前調部隊與印方對峙,但總體上由於中國方面的克制,並未發生武裝衝突。

這樣對峙發生一星期後,印度在中印邊境從東到南部署重兵,

並將裝甲部隊派遣到了錫金東北用以震懾中方,又向塔格拉山脊派遣了數量可觀的軍隊支援,並在桑多洛河谷地區建立起了能夠威脅中方軍隊前沿哨所的前端哨。

中國向國際社會說明,如果印軍繼續蠶食,中國將給一個更大的教訓。

此時美國和蘇聯都不支持印度開戰。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長路過北京時與中方會談,減輕了戰爭發生的幾率。最終在1993年,兩國簽訂了一項“以確保實際控制線兩側的和平”的協議,這場邊境危機由此告終。我倒希望再給印度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