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榮獲“2017年亞洲建築協會獎”的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系館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系館,由原來內蒙古工業大學機械廠改造,這裡曾是學校的教學實踐基地,其生產活動一度構成了學校的支柱產業。其中的鑄工車間,于1968年建設, 1971年投產。產業結構調整後,車間各部門陸續閒置,到1995年整體處於廢棄狀態。2008年初,學校決定改造,賦予其新的生命。

這座曾經的鑄工車間,靜立在校園中已有40餘年,陳舊的紅磚牆面,斑駁鏽跡的機器,綠色掩映的吊車梁,加上矗立其中的煙囪……處處都在喚起人們已經久遠的記憶。今天,當我們穿行在其中時,欣喜地體味到一種不曾經歷過的空間意象。顯然,若要保證建築持續存活,這種特定的空間應置換成特定的功能。

因此,改造工作是一次空間與功能的因果思考及其互動適配的創作過程。

不論是限額改造的被動行為,還是“綠色”思想的主動思考,建築師首先要做的是與學校一起考量這組舊車間新生命的適宜定位。其次,要在已有的每個空間中體驗,為其量身定制一個恰當的具體用途。換句話說,改造的創作活動不只是為某項功能營造一個場所,更多的時候是識別現有空間特徵,

在引導或誘發中置換新功能。因此,整體改造更新的切入點來源於一個平實的策略:識別。

從校園文化活動中心到建築館

設計伊始,呈現在腦海中的是北京的798、上海的8號橋、紐約的SOHO區、倫敦的Tate博物館等國內外優秀的改造案例,它們化腐朽為神奇的新功能成為了設計初期效仿的直接榜樣,鑒於此,車間最初的定位是校園文化活動中心。當然,這一考慮也基於工科學校缺少這類人文功能空間。但很快發現,文化活動中心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契合廠房空間的通透與開放,

其音、體、美等不同的構成內容需要互不影響的場所,以保證不同使用者不會受到彼此的干擾。而過度的分隔又違背了充分利用原空間的“綠色”初衷。因此設計工作又回到起點——為廠房尋求更為適宜的歸宿。此時,正值學校建築學專業迎接全國教育評估,亟待改善專業教學條件。鑄工車間通透開敞的大空間、自然裸☆禁☆露的構造細部都能夠與建築學重交流、重體驗、重實踐的教學特點相適應。我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天然的建築館,各處分佈的單個空間也具有較高的契合度:接近天窗的上部空間,光線合理,是一個天然的美術教室;安靜的下層角部陽光充足設為圖書閱覽室;南部獨立的車間尺度得當,是一個視線和音質俱佳的報告廳……。接下來的工作將變得簡單,即分析體驗現有的單個空間,將建築館的教學、展覽、評圖、實驗等功能一一“對號入座”。

從空間的開放到功能的開放

無疑,十幾米高的開敞車間,引導著設計以一種開放的方式佈置建築館的功能。在“對號入座”之前,一項工作必須先行完成,即加層以獲得更多的使用面積。加層方案在利於結構加固的前提下完成,與此同時設計始終牢記一條原則:在不阻擋視野通透的位置加層,積極營造水準無阻、上下通透的開放視野。當然,這種視野的通透也必然造就了光和空氣的流通,而它們三位一體的流通則又進一步加強了交流空間的品質,同時也部分地實現了“綠色”的初衷。在豎直方向,為消除樓層帶來的隔閡感,把展覽空間與樓梯相結合,單元式的展覽平臺順樓梯漸次抬升,有機聯繫了各層的高度,淡化了樓層感。

在上述策略的基礎上,依照空間特點安排功能,進行“對號入座”:西部的廠房是鑄工車間生產線的起始端,異常高大的廠房懸掛著若干巨型四棱錐的沙漏,地面上固定著叫不出名字的大型設備,雕塑感極強,這裡是一個很好的模型室;車間的轉折處光線較暗,但“沖天爐”為其提供了很好的通風條件,設為電腦教室;東側夾層空間,層高較小獨立成區,適合管理辦公用房……。當空間必須分隔時,除極端要求封閉的用磚牆外,其餘均採用玻璃圍隔,並以其所需封閉的程度,依次為透明玻璃、單層U玻、雙層U玻、貼膜U玻。

▼一層平面圖

從“酷”的空間到“酷”的功能

廠房的結構構架和機器設備傳達出特有的場所氣氛。無論是認同其十足的“酷”意,還是出於喚醒歷史記憶,設計中總是不忍將其破壞,甚至為它們更加合理的存在,在任務書中增設了新功能。東側的小車間,兩個“沖天爐”立於中部,室內管道縱橫,樑柱斑駁,頗似某“藏酷”空間,於是設計將其改造為以水吧和陶吧為主的藝術沙龍;其外的側院原是帶有天車的露天輸料場,兩排高大的門架極具工業氣氛,並有很好的場所感,經過改造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園地和休閒場所;車間的煆燒鍋爐,將其表面的保護磚牆和內部的耐火磚剝離,金屬構件暴露於外,在“鍋爐”內砌上幾層臺階,院落中成就了一處獨特的交流空間……

此外,車間中的一些特殊空間還引發我們去嘗試創造具有生態意義的新功能。如,院中高聳的煙囪,用管道連于室內,形成了無能耗的通風系統;工程啟動後,獲知一條貫穿室內各處的地下生產線通道,設計中,利用它進一步完善了通風系統,做法是:打開室內介面,聯通室外,夏日裡經由地下的涼爽新風,在開啟屋頂天窗後所形成的氣壓引導下流向開放的室內各處,形成天然的空調系統達到了有效降溫的目的……。

這是一次不同的設計經歷,通常,建築師的工作是為某一功能創造適宜的空間,但是,在既有空間的前提下,創作思維常常需要轉化。當下,舊建築改造利用受到廣泛重視,而這種思維的轉化,即,由空間平實地引導和置換功能,有助於從生態的視野,制定適宜的設計策略。

近日,此項目榮獲“2017年第19屆亞洲建築協會獎”

我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天然的建築館,各處分佈的單個空間也具有較高的契合度:接近天窗的上部空間,光線合理,是一個天然的美術教室;安靜的下層角部陽光充足設為圖書閱覽室;南部獨立的車間尺度得當,是一個視線和音質俱佳的報告廳……。接下來的工作將變得簡單,即分析體驗現有的單個空間,將建築館的教學、展覽、評圖、實驗等功能一一“對號入座”。

從空間的開放到功能的開放

無疑,十幾米高的開敞車間,引導著設計以一種開放的方式佈置建築館的功能。在“對號入座”之前,一項工作必須先行完成,即加層以獲得更多的使用面積。加層方案在利於結構加固的前提下完成,與此同時設計始終牢記一條原則:在不阻擋視野通透的位置加層,積極營造水準無阻、上下通透的開放視野。當然,這種視野的通透也必然造就了光和空氣的流通,而它們三位一體的流通則又進一步加強了交流空間的品質,同時也部分地實現了“綠色”的初衷。在豎直方向,為消除樓層帶來的隔閡感,把展覽空間與樓梯相結合,單元式的展覽平臺順樓梯漸次抬升,有機聯繫了各層的高度,淡化了樓層感。

在上述策略的基礎上,依照空間特點安排功能,進行“對號入座”:西部的廠房是鑄工車間生產線的起始端,異常高大的廠房懸掛著若干巨型四棱錐的沙漏,地面上固定著叫不出名字的大型設備,雕塑感極強,這裡是一個很好的模型室;車間的轉折處光線較暗,但“沖天爐”為其提供了很好的通風條件,設為電腦教室;東側夾層空間,層高較小獨立成區,適合管理辦公用房……。當空間必須分隔時,除極端要求封閉的用磚牆外,其餘均採用玻璃圍隔,並以其所需封閉的程度,依次為透明玻璃、單層U玻、雙層U玻、貼膜U玻。

▼一層平面圖

從“酷”的空間到“酷”的功能

廠房的結構構架和機器設備傳達出特有的場所氣氛。無論是認同其十足的“酷”意,還是出於喚醒歷史記憶,設計中總是不忍將其破壞,甚至為它們更加合理的存在,在任務書中增設了新功能。東側的小車間,兩個“沖天爐”立於中部,室內管道縱橫,樑柱斑駁,頗似某“藏酷”空間,於是設計將其改造為以水吧和陶吧為主的藝術沙龍;其外的側院原是帶有天車的露天輸料場,兩排高大的門架極具工業氣氛,並有很好的場所感,經過改造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園地和休閒場所;車間的煆燒鍋爐,將其表面的保護磚牆和內部的耐火磚剝離,金屬構件暴露於外,在“鍋爐”內砌上幾層臺階,院落中成就了一處獨特的交流空間……

此外,車間中的一些特殊空間還引發我們去嘗試創造具有生態意義的新功能。如,院中高聳的煙囪,用管道連于室內,形成了無能耗的通風系統;工程啟動後,獲知一條貫穿室內各處的地下生產線通道,設計中,利用它進一步完善了通風系統,做法是:打開室內介面,聯通室外,夏日裡經由地下的涼爽新風,在開啟屋頂天窗後所形成的氣壓引導下流向開放的室內各處,形成天然的空調系統達到了有效降溫的目的……。

這是一次不同的設計經歷,通常,建築師的工作是為某一功能創造適宜的空間,但是,在既有空間的前提下,創作思維常常需要轉化。當下,舊建築改造利用受到廣泛重視,而這種思維的轉化,即,由空間平實地引導和置換功能,有助於從生態的視野,制定適宜的設計策略。

近日,此項目榮獲“2017年第19屆亞洲建築協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