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漢中創新推行民情直通車

便民服務室方便群眾辦事

近年來,漢中市委按照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和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的要求,

以“民情快速反映、民求及時回應、民需積極辦理、民困全力解決、民怨有效化解”為目標,全面吸收整合全市各縣區近年來探索推行的各種好做法,以鎮(街道)為核心、村(社區)為單位、基層黨員幹部為觸角,在全市創新推行“民情直通車”聯繫服務群眾制度,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使民情上達、辦理、回饋更加便捷,
深受群眾讚譽。

“以前諮詢辦個事,要跑十多公里路到鎮上,有時資料不全還要跑幾趟。現在真是方便多了,通過手機反映問題,在家就能等到解決辦法。”提起“民情直通車”的便捷,家住南鄭縣小南海鎮鄭家壩村的李小華很是感慨。

各鎮村以電腦為平臺,以手機為終端,用科技手段搭建綜合服務平臺,平臺設置有民情速報、報告歸類、掌上閱辦、平臺管理、拍攝上傳、政策法規等功能模組。

民情資訊接收匯總後,將第一時間轉交相關領導、部門和人員及時辦理。

各街道社區以“社會管理綜合服務資訊平臺”為基礎,建立含三維地理資訊、人口基礎管理、三維全景視頻監控內容的基礎資訊網路和社區網格基本情況資訊庫,構建民情收集受理、即時辦理的網格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

目前,漢中縣、鎮、村三級已全面建立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和便民服務室,

對群眾需要到鎮(街道辦)辦理的各類審批和服務事項,全部納入鎮(街道辦)便民服務大廳集中辦理。並統一設置服務品質評分器或意見簿,現場接受群眾監督評議。漢中創新推行的“民情直通車”聯繫服務群眾制度的經驗做法,入選中央改革辦《改革案例選編》,目前已在全國推廣宣傳。

文/圖本報記者陳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