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92億元轉讓萬科股權 恒大是誰的白武士?

導讀

恒大想的很明白,大局為重,一切都是為了戰略發展需要。幾十億元的虧損不算什麼,深圳21個項目的貨值就超過4000億元。而且股價半年漲了240%,市值已增長了1400億元。

中房報記者 曾冬梅 廣州報導

萬科股權之爭精彩紛呈,寶能、華潤、深鐵、恒大、安邦各方勢力的關係撲朔迷離,明面上各自為政,私底下卻又合縱連橫。6月9日晚,中國恒大的一則公告終於向外界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公告顯示,公司將其所持有的15.5億股萬科A股(約占萬科總股本的14.07%)轉讓予深圳地鐵集團,

每股交易價格為18.8元,總價為292億元。在本次交易完成後,深鐵將持有萬科29.38%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這次交易,恒大將錄得70.7億元的虧損。在業內看來,雖然早期恒大也被認為是“野蠻人”之一,但這筆交易最終還是證實了二者的盟友關係,恒大千里馳援原本就是為了助深鐵破局,而今功成身退。

恒大想的很明白,大局為重,一切都是為了戰略發展需要。

幾十億元的虧損不算什麼,深圳21個項目的貨值就超過4000億元。而且股價半年漲了240%,市值已增長了1400億元。

“投桃報李,恒大贏得了深圳市政府的友誼,這個收益是無法估算的。”一位分析師如此表示。

千里馳援 功成身退

6月6日晚間,萬科A發佈公告,稱深鐵集團正籌畫受讓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項,具體細節尚未最終確定,公司股票將自6月7日開市起停牌,預計不超5個交易日。兩天后,寶能給萬科發了一封《告知函》,

告知:“2017年6月6日,钜盛華將持有的萬科 91,000,000 股無限售流通A股質押給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該部分股權質押期限自2017年6月6日起至質押解除之日止。”

“股權質押代表所有權已轉移,不能轉讓。”一位長期跟蹤恒大的分析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寶能是急於表態,告訴外界他們不是這次的主角。

主角很快就上場了。6月9日晚,恒大以一則公告表明自己是寶能的盟友,

願意以虧損70.7億元的代價將所持萬科股份全數轉讓給深圳地鐵,助後者一步登上大股東之位。

據瞭解,在本次交易完成後,深鐵將持有萬科29.38%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而考慮到深鐵、萬科管理層、劉元生是現任管理團隊的支持者,合計持股比例達到37.71%,遠超寶能系,意味著管理層支援方已佔據明顯優勢。

在剛入局時,恒大也一度被懷疑是“野蠻人”。不過,和寶能的強硬立場不同,

恒大始終沒有表示要爭奪萬科控股權。2016年年末,恒大總裁夏海鈞公開明確表態“無意也不會成為萬科的控股股東”。今年3月,恒大更是將其持有的萬科股份表決權委託予深圳地鐵,二者還順勢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定。當時,業界有聲音認為,是因為事態的發展超出預期,才令得恒大不得不選擇和深鐵站在一邊。

但事實也是超出很多人想像的。“其實一開始,恒大就是深鐵的盟友,斥鉅資買入萬科的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也是為了增加深鐵與其他競爭對手斡旋的籌碼,而今事態明朗,也該功成身退了。”某個接近恒大的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沒有恆大的助攻,深鐵想要以600多億元的資金控制市值超過2300億元的萬科,必定困難重重。

而對於這次的股權轉讓,恒大只在公告中淡淡的提了一句:“出售事項為本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大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意味。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帳面上看,恒大為了盟友,損失了70.7億元。但恒大真的虧了嗎?並沒有,還賺大發了。

拿著292億元的現金,恒大準備用來調整資本結構。2016年底,恒大的總借款為5350.7億元,現金餘額3043億元,淨資產1925.3億元,如果加上這次出讓股權所得的現金,恒大淨負債率將下降15.2%。而在6月2日,恒大已完成了第二輪戰投的引入,6月5日贖回805.6億元永續債,月底還打算再贖回剩餘的288億元永續債。解決了永續債和高負債這兩個備受詬病的問題,還有什麼能阻止恒大的狂奔?

實際上,這半年來,恒大股價已經上天了,漲幅超240%,市值大幅增長1400億港元,機構還打算再調高恒大的目標價。跟資本市場的盈利相比,70多億元的虧損真的不算什麼。

還有更重要的“戰略發展需要”。該公司目前已在深圳儲備了21個舊改專案,預計可售貨量達到4025億元,可謂深圳最大的“地主”,在很大程度上,與深圳已經是同呼吸、共命運了。此次恒大力挽狂瀾,不計較個人得失,推動萬科事件妥善解決,相信也能給深圳市政府留下很好的印象,為日後彼此展開進一步的友好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回過頭來看,這一環接一環的佈局銜接緊密,步步深入,雖然不能說恒大是萬科事件的最大贏家,但至少也是之一了。

斥鉅資買入萬科的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也是為了增加深鐵與其他競爭對手斡旋的籌碼,而今事態明朗,也該功成身退了。”某個接近恒大的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沒有恆大的助攻,深鐵想要以600多億元的資金控制市值超過2300億元的萬科,必定困難重重。

而對於這次的股權轉讓,恒大只在公告中淡淡的提了一句:“出售事項為本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大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意味。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帳面上看,恒大為了盟友,損失了70.7億元。但恒大真的虧了嗎?並沒有,還賺大發了。

拿著292億元的現金,恒大準備用來調整資本結構。2016年底,恒大的總借款為5350.7億元,現金餘額3043億元,淨資產1925.3億元,如果加上這次出讓股權所得的現金,恒大淨負債率將下降15.2%。而在6月2日,恒大已完成了第二輪戰投的引入,6月5日贖回805.6億元永續債,月底還打算再贖回剩餘的288億元永續債。解決了永續債和高負債這兩個備受詬病的問題,還有什麼能阻止恒大的狂奔?

實際上,這半年來,恒大股價已經上天了,漲幅超240%,市值大幅增長1400億港元,機構還打算再調高恒大的目標價。跟資本市場的盈利相比,70多億元的虧損真的不算什麼。

還有更重要的“戰略發展需要”。該公司目前已在深圳儲備了21個舊改專案,預計可售貨量達到4025億元,可謂深圳最大的“地主”,在很大程度上,與深圳已經是同呼吸、共命運了。此次恒大力挽狂瀾,不計較個人得失,推動萬科事件妥善解決,相信也能給深圳市政府留下很好的印象,為日後彼此展開進一步的友好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回過頭來看,這一環接一環的佈局銜接緊密,步步深入,雖然不能說恒大是萬科事件的最大贏家,但至少也是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