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6年新疆綠洲區域地理區情監測專案順利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

6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測繪地理資訊局在烏魯木齊市組織召開201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綠洲區域地理區情監測專案驗收會。

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維森出席會議並講話。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測繪地理資訊局黨組書記平新來主持會議。

驗收會上,以中國科學院周成虎院士為組長、許厚澤院士為副組長的專家組聽取了專案工作及技術報告,經質詢與討論後一致認為:專案以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為基礎,

創新性地結合新疆自然與人文環境特徵,提出了新疆綠洲區域定義及空間範圍界定方法,獲取了新疆綠洲區域範圍及面積;按照制定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理區情監測指標體系》,對綠洲區域內的重要區情要素進行了採集;基於地理區情資料,探索開展了城市空間格局變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生態風險評價等專題性示範應用並編制相關專題圖,
為開展綠洲區域常態化監測奠定了基礎,達到了預期目標,同意專案通過驗收。

李維森指出,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開展以來,新疆測繪地理資訊工作整體水準有了很大提升,普查與監測工作均處於全國中上等水準。此次監測工作的選題十分準確,完全切合了新疆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求。李維森對進一步做好綠洲區域地理區情監測工作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要及時將監測成果向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作專題彙報,進一步爭取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二是要做好頂層設計,為新疆開展常態化地理區情監測奠定基礎;三是要加快推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理國情監測條例》的出臺,促進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體系的建立;四是要儘快建立與各部門的合作共用機制,
推進監測資料與成果的應用。

新疆地處乾旱、半乾旱區域,綠洲作為承載人類經濟活動的重要區域,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通過對綠洲區域進行監測,掌握綠洲區域地理要素變化,為政府決策、土地利用、生態保護提供重要測繪地理資訊保障,意義重大。為此,自治區測繪地理資訊局於2016年首次開展了自治區綠洲區域地理區情監測。

(常博 何美娟)

(責編:李龍(實習)、周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