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中最能投機倒把之人,每次都能正確的站隊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看到這個題目應該都知道我要說誰了,不錯,那就是在三國中有著毒士之稱的賈詡賈文和,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憑藉這個聰明大腦來投機倒把最終顯赫一時的吧。

首先便是賈詡年輕的時候一件故事,保住了他的性命。【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西還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數十人皆為所執。詡曰:“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時太尉段熲,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

其餘悉死。】賈詡因病辭官回家,路上碰到了氐族人截道,就在這情況危急之時,賈詡靈機一動,喊出了和我爸是李剛類似的我外公是段熲。段熲威震西土,賈詡這鬼狐就假借了段熲這邊土老虎的威勢唬住了氐族人,使之不敢加害,賈詡瞬間轉危為安,安全歸鄉,同行的其他人全都無一倖免全死了。

時間轉到董卓身亡,西涼軍陣腳大亂,李傕、郭汜等人紛紛準備跑路。賈詡一想,不對啊,你們都跑了,我怎麼辦?不行,我要勸住他們。【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李傕、郭汜幾個被賈詡一頓忽悠,果真如賈詡所願,

轉而攻向長安,後來被封為了左馮翊。裴松之對賈詡這句話意見很大【臣松之以為傳稱“仁人之言,其利溥哉”!然則不仁之言,理必反是。夫仁功難著,而亂源易成,是故有禍機一發而殃流百世者矣。當是時,元惡既梟,天地始開,致使厲階重結,大梗殷流,邦國遘殄悴之哀,黎民嬰周餘之酷,豈不由賈詡片言乎?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不過這在許多喜歡賈詡的人眼裡就不一樣了,
一語亂長安多帥,多牛逼啊!至於那些受牽連的百姓,他們秉著“我若安好,便是晴天”我家文和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已等,說這不能怪賈詡。不過,拋開人品不談,賈詡這次投機的確是成功的。

後來李傕等人開始忌憚賈詡,

賈詡便跑去投靠了段煨。【是時將軍段煨屯華陰,與詡同郡,遂去傕讬煨。詡素知名,為煨軍所望。】但是呢【煨內恐其見奪,而外奉詡禮甚備,詡愈不自安。】所以賈詡又偷偷勾搭上了張繡。【詡將行,或謂詡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詡曰:“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繡無謀主,亦原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矣。”詡遂往,繡執子孫禮,煨果善視其家。】這段記載完美的體現出了賈詡投機的厲害之處,你跳槽了,原來的老闆還十分善待你的家人,新老闆又執子孫禮。更厲害的是,後來賈詡和張繡擼死了曹操的兒子和侄子以及典韋,但是賈詡和張繡投降照樣收到了禮遇,不知道是該佩服賈詡的眼光還是曹老闆的胸襟。【繡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讎,從之如何?”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繡從之,率眾歸太祖。太祖見之,喜,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依我看來,賈詡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想安度餘生,所以希望休養生息,猥瑣發育,求穩為上。雖然可能錯失良機,但一統天下神馬的,關我賈某人什麼事?我只要保證我自己過的安全就是了,這和後來賈詡勸曹丕先文後武是一樣的。

接下來便是賈詡最後一次投機,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世子之爭!【是時,文帝為五官將,而臨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黨與,有奪宗之議。文帝使人問詡自固之術,詡曰:“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文帝從之,深自砥礪。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賈詡在這場世子之爭中站對了隊,曹丕繼位後,便直接給賈詡進爵,還封為了太尉,雖說當這個太尉還被孫權笑話了,但也是顯赫一時。

賈詡的一生雖然被很多人不齒,裴松之也認為他不配和二荀一傳,不過個人認為,他的謀己之術絕對是三國最強的,智謀超絕而又安享晚年的三國除了他就真的沒有第二人了。讓我們繼續走進三國英雄的世界中

】這段記載完美的體現出了賈詡投機的厲害之處,你跳槽了,原來的老闆還十分善待你的家人,新老闆又執子孫禮。更厲害的是,後來賈詡和張繡擼死了曹操的兒子和侄子以及典韋,但是賈詡和張繡投降照樣收到了禮遇,不知道是該佩服賈詡的眼光還是曹老闆的胸襟。【繡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讎,從之如何?”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繡從之,率眾歸太祖。太祖見之,喜,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依我看來,賈詡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想安度餘生,所以希望休養生息,猥瑣發育,求穩為上。雖然可能錯失良機,但一統天下神馬的,關我賈某人什麼事?我只要保證我自己過的安全就是了,這和後來賈詡勸曹丕先文後武是一樣的。

接下來便是賈詡最後一次投機,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世子之爭!【是時,文帝為五官將,而臨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黨與,有奪宗之議。文帝使人問詡自固之術,詡曰:“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文帝從之,深自砥礪。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賈詡在這場世子之爭中站對了隊,曹丕繼位後,便直接給賈詡進爵,還封為了太尉,雖說當這個太尉還被孫權笑話了,但也是顯赫一時。

賈詡的一生雖然被很多人不齒,裴松之也認為他不配和二荀一傳,不過個人認為,他的謀己之術絕對是三國最強的,智謀超絕而又安享晚年的三國除了他就真的沒有第二人了。讓我們繼續走進三國英雄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