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天安門石獅上的槍坑大有來頭!

北京天安門,是眾人皆知的偉大建築。關於天安門的歷史,天安門的建築,人們都能知其大概,我們也不老生常談。咱們單說天安門前面、金水橋南邊那兩個石獅子,為什麼獅子肚子上都有一道深坑呢?這就得說到闖王李白成進北京的故事了。

李闖王的農民起義軍,從陝西延安出發,一路上勢如破竹地打垮了明朝的關口、城市,就在1644年4月25日(農曆三月十九日)這天,打到了北京城。這時候,明朝的崇禎皇帝,頭一天晚上就在景山一棵槐樹上上吊自殺了。

守城的大官,其實都是些太監,管不了什麼事。李闖王的軍隊打到城下,把守廣安門的太監,立刻開了城門,迎接李闖王。李闖王進了廣安門,不多會兒,就來到了前門(正陽門)把守城門的大將,據說就是“大戰棋盤街”的李國禎,李國禎不肯開城,雙方打了一場攻城守城的大仗,李國禎情知是不能抵抗闖王的大兵了,就獨自一個逃跑了。那守城的明兵自然是開城門,
迎闖王了。

李闖王一馬當先,率領著兵將進了前門,過了棋盤街,進了大明門(大明門到了清朝改名大清門,民國後改名中華門,現在還叫中華門,中華門的北面,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老遠就瞧見一座高大的牌樓了。丞相牛金星跟闖王說:“王爺您瞧,

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門(承天門到651年改名天安門,廢除了牌樓,改建成現在這個樣子),明朝皇帝迫害老百姓的聖旨,都是打這門裡發出來的”李闖王恨透了明朝皇帝,聽了丞相的話,更生氣了,鼻子裡吭了一聲;立刻摘下他那銅胎鐵背的硬弓,拔出一根雕翎箭來。

馬繼續往前走著,離承天門不太遠了,已然瞧得見牌樓上的“承天之門”四個字了,闖王舉起弓宋,認扣、彈弦“噌”的一聲,

箭就出去了。闖王喊了一聲:“我叫你還承天!”話還沒落音,那箭早就射中“承天之門”的“天”字上了,不但起義軍的兵將喊了聲“萬歲”,連明朝投降的官兵也驚呆了。

闖王背上了硬弓,摘下他那杆鑌鐵點鋼槍來,托槍催馬,走近了承天門。承天門牌樓南面,有兩個華表、兩個白玉石獅子,

承天門北面也有兩個白玉石獅子。東邊這兩個石獅子,右爪都踩著一個繡球,頭略向東歪,可是眼睛向西看;西邊這兩個石獅子,左爪都踩著一個小獅子,頭略向西歪,可是眼睛向東看,仿佛緊緊地中間這段路面。闖王正跟丞相、將軍們,往前走著瞧這些石刻,忽然一個兵頭喊起來:“王爺留神,獅子動彈了!”闖王大喝了一聲,“胡說!石頭獅子怎會動彈?”原來,闖王早就瞧見獅子後面有毛病了,他說著,挺槍催馬,就奔東面那個石獅子紮來,石獅子的肚子上立刻被紮了一個槍坑,火星亂爆。只見一條人影,直奔了西面那個石獅子,兵頭們又喊:“王爺留神,有敵人!”其實,闖王早就從石獅子的爪下,瞧見獅子的西北藏著一個明朝的將官了,他裝作不知道,向將軍們招了招手,將軍們明白了闖王的意思,闖王仍舊挺槍紮向西面那個石獅子。與此同時,將軍們早把西面石獅子圍了,捉出了明朝大將李國禎。打這兒起,這兩個石獅子都有了一道槍坑。

他說著,挺槍催馬,就奔東面那個石獅子紮來,石獅子的肚子上立刻被紮了一個槍坑,火星亂爆。只見一條人影,直奔了西面那個石獅子,兵頭們又喊:“王爺留神,有敵人!”其實,闖王早就從石獅子的爪下,瞧見獅子的西北藏著一個明朝的將官了,他裝作不知道,向將軍們招了招手,將軍們明白了闖王的意思,闖王仍舊挺槍紮向西面那個石獅子。與此同時,將軍們早把西面石獅子圍了,捉出了明朝大將李國禎。打這兒起,這兩個石獅子都有了一道槍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