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滿嘴南方、姑娘、火車、故鄉,這屆民謠歌手能不能有點出息?

這兩年,民謠熱得不得了,傳奇民謠音樂人鮑勃·狄倫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中國電視裡的音樂選秀節目幾乎成了民謠的主場,任何一個城市的酒吧都會響起《董小姐》,各大音樂節上,

民謠歌手佔據了 75% 壁江山,張楚、野孩子、萬青、李志、洪啟、陳粒、張懸、小河、馬條、周雲蓬、宋冬野、陳鴻宇、好妹妹、鐘立風、萬曉利、堯十三……這些原本只在文青範圍裡有影響力的獨立音樂人,變得越來越大眾。

為啥民謠這麼火?

首先是門檻低,好傳唱,激發了文藝/偽文藝青年的創作衝動。其次符合了城市小資和中產“沒事兒閑的”的生活習性和審美趣味,充裕的物質基礎使他們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審美、緬懷和感傷,

民謠的旋律相對簡單、風格精緻、內容符合城市人群崇尚個體自由和自我表達的內心需求。

在傳統流行音樂入土為安的華語樂壇,這些民謠歌手們的音樂卻像微商一樣傳遍了祖國大地:從北京鼓樓大街到上海人民廣場、從廈門鼓浪嶼到河北石家莊,

喊麥的小鎮青年和品酒的城市精英們看似毫無交集,但他們也許有著同樣熱愛的民謠歌手或樂隊。

所以民謠歌手都在唱些啥?

網友王登科用大資料分析了民謠歌手的 42 萬字的歌詞,來搞清楚這件事兒,並用結果來指導 21 世紀中華文青的生活方式。

首先,他選取了大約 30 個不同風格、基本能夠覆蓋所有人群的民謠歌手和樂隊(一般人熟知的民謠歌手的數量應該也不會大於這個數字了),

然後,他寫了個爬蟲程式自動抓取每個歌手的 50 首歌,得到了小 100 個滿滿的快要溢出情懷的歌詞文件。

在王登科的統計裡,民謠歌手唱的最多的幾個詞語是:再見,姑娘,夜空,孤獨,快樂。

那些民謠歌手都是什麼樣的人?

首先是情緒分析,王登科根據情緒穩定指數,把歌手們分了 3 類: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以郝雲和丟火車為代表,是比較開心的一類,歌詞充滿正能量,丟火車樂隊的歌詞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三個詞分別是“永遠”“晚安”“倔強”,聽起來像是個給妹子每天問候“早晚安”的純情少年。

以憂傷為代表的是李志,他的歌詞中充斥著“孤獨”“沉默”“淚水”“心慌”等詞語,感覺負面能量太多,需要服用一些中國夢來中和。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李志歌詞裡的高頻關鍵字

還有一類,以趙雷委員為代表,不疾不徐地展示著平靜安詳,他的歌詞和本人一樣情緒穩定,不卑不亢,缺點是較難快速給人以強烈的衝擊。

接下來,王登科分析了民謠歌手最喜歡的季節。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歌詞中,春天出現了 81 次(趙雷委員應該做了不少貢獻),冬天 74 次,夏天和秋天分別是 70 次和 47 次。由此可見,最受歡迎的是春天和冬天,最不受歡迎的是秋天。

他也分析了歌手們最喜歡的城市,結果如下: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北方城市完勝南方城市,北京是被唱的最多的地方,出現了 81 次。但是歌手們更愛歌唱“南方”而不是“北方”,“南方”比“北方”多出現了大約 5.7% 。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王登科還統計了一個資料,民謠歌手們是在向前看還是向後看,是對未來寄託希望,還是緬懷過去?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看得出,民謠歌手是在像前看的,至少是活在當下的,“明天”這個詞在歌詞中出現的次數最多,接著是“今天”和“昨天”,而“前天”和“後天”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後,王登科總結了一下民謠歌手的人格畫像:一個熱愛南方的北方小夥子,他游走在成都,昆明,南京,上海,武漢,他時不時覺得世界很操蛋,但依然憧憬著明天,通常來說沒有女朋友,但肯定有幾個糾纏不清的前女友,春天他感到快樂,冬天他感到孤獨,他懷念故鄉故土,唱著小情小愛,南方的姑娘啊,北方的女王……

微在君感覺,王登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指標,或者是出於難以統計而放過了這一點,那就是民謠歌手的出行方式,以及由此可推的經濟狀況。印象裡,民謠歌手們最愛的交通方式就是火車,不是時速 350 敞亮通透的高鐵動車,而是車廂裡蕩漾著腳丫子味兒的綠皮火車,要從北方開往春天,開往希望,開往遍地稻田、遍地姑娘的美好南方。

畢竟,這屆民謠歌手最大的特點就是又窮又酸啊!

愛笑的民謠歌手,運氣都不會太好。

via @相征/weibo

看看對岸的陳綺貞老師,人家多體面。

大部分民謠歌手們沒吃過什麼了不起的苦頭,只有一身貧窮的記憶,漂過幾個二三線城市,登時覺得自己領悟人生了,遂以一種擰巴的深情,操著漏風的煙嗓,配上含混不清的含痰式唱法,表演著未老先衰的故作滄桑,再沒皮沒臉地傾訴對某個姑娘的意淫,一首歌下來,你除了驗證民謠歌手都是臭不要臉的男權癌以外,搞不清他們到底想表達什麼,可能是貪嗔癡恨愛惡欲裡的一種,總之,既得不到,又忘不了。

via 網易雲音樂

他們的歌詞跟大資料流水線寫出來的差不多,不是像川普演講一樣單調,就是像郭敬明小說一樣矯揉,要不就像晉江小黃文一樣色☆禁☆情;伴奏是把按不准的吉他,就著幾個簡單的和絃,逼格高一點的,加一些小號或者嗩呐來撐排場;唱歌最好能用方言唱,一邊象徵著遠方,另一邊象徵著故鄉。

樂評人楊波老師一度將如今的民謠歌手們喻為一片平癱在地上的泥,這灘泥唉聲歎氣卻又死心塌地作塗地狀:我可憐啊,我傷感,我傷感啊,我可憐。他們的音樂只有兩種姿態:自憐和造作。他們沉浸在被迫害的人設裡,不僅自憐,還要顯擺自己在自憐,他們自戀、自瀆、自欺、自取其辱、自言自語、自我感動……唱來唱去,都是沉溺在騷柔的“小我”裡,酸腐、庸俗、諂媚、傷情,自以為把生☆禁☆殖☆禁☆器唱出來就是文藝,把擼管唱出來就是坦蕩,然而姑娘們為什麼還不來睡我?

搖滾和民謠的區別。via @反褲衩陣地/weibo

事實上,民謠確實是最接地氣、最愛表達自我的音樂流派。

當代民謠音樂(Contemporary folk music)起源於西方,和地域性的民歌不一樣,民謠無關民族和傳統,而是基於民間和當下,談論現實的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電影《醉鄉民謠》裡有句臺詞: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會過時,那它就是民謠。

民謠作品確實都是大白話,配器也簡單,便於傳唱。但好的民謠作品,和任何好的文藝作品一樣,表達到位,立意深刻,世俗但不庸俗。

有個現象特別有意思,民謠火起來的時代,都是社會轉型、意識覺醒的時代,因為大家都需要表達自我,抒發情緒。像 1960 年代的美國,民謠是非常激進的表達方式,伴隨反戰、反種族主義的左翼思潮蓬勃發展。當時,鮑勃·狄倫的歌聲就是人們的抗議的聲音,《 Blowing in the Wind 》引領了新民謠浪潮。這首歌發表幾個月之後,馬丁·路德·金發表了著名的演講《 I Have a Dream 》,拉開了美國民權運動的大幕。

民謠歌手們用歌聲表達自己的世界觀,所以歌詞對於民謠非常重要。鮑勃·狄倫的每首歌詞都像詩,他年輕時的時候也在如何吐字清晰上下了很大功夫。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稱他是“英語文學傳統中的偉大詩人”,瑞典學院也說:“狄倫出版的大量專輯均涉及社會環境、宗教、政治和愛情。”

鮑勃·狄倫又影響了臺灣的李雙澤、胡德夫和楊弦,於是又有了《少年中國》、《美麗島》和臺灣 70 年代的新民歌運動和政治運動。

《美麗島》這首歌見證了三十年臺灣民主化歷程,這首歌被譽為臺灣“自己的歌”,歌中的“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載負著幾代人對這片土地的複雜情感。

1970 年代,中美建交,台美斷交,臺灣在國際社會受到了冷落,被聯合國甚至世界衛生組織開除了。臺灣一時在國際社會孤立無援,羅大佑寫出了這首《亞細亞的孤兒》:

1973 年香港經濟低迷,音樂人黃霑給電視劇《獅子山下》寫了同名主題曲《獅子山下》,抒寫香港草根階層掙扎苦鬥、逆境求強的故事,這首歌一掃沉痛,大氣磅礴,意氣風發,很有勵志的色彩。電視劇前後持續 21 年,超過二百集,這首歌也在港島耳熟能詳,被稱為香港“城歌”。

這些動人的民謠,拋開政治立場,也很難不被打動。其實我們大陸也有好的民謠,只是我們一直在歌頌生活,從來沒激進過。90 年代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露天電影院》、《白衣飄飄的年代》、《白樺林》……都很美好,但和那些酣暢淋漓的歌曲相比,好像是少了那麼一股子氣性。

中國還有一種更“土”的民謠,方言民謠,更像民歌,更有地方味兒,更生活化,既有地域性,又有生命力。

“你是那天上的奇女子,我是那地上的拉拉纓。”——《賢良》

“巴山夜雨紛紛,何處留故人?仿若夢中鏡裡畫,風細水清沙。”——《巴山夜雨紛紛》

“今朝阿拉兩噶頭拿起一把木琴,來唱唱阿拉一道經歷過額童年。男小歪請儂點好打火機,小姑娘準備衛生巾擦眼淚。”——《上海童年》

這些民歌化的民謠也很可愛,超越了什麼亂七八糟的社會價值,他們歌唱生活,直抒胸臆,而不是滿嘴生☆禁☆殖☆禁☆器,無聊當有趣,也不是“她是個三十歲,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可否留有當年的一絲清純”親戚式操心。

好在,我們的民謠音樂前進了一大步,我們中國有了屬於自己的國營民謠。

via 鳳凰網:趙雷翻唱兩會版《成都》網友:感動之餘受到鼓舞

和我在春天的街頭走一走,哦~

春花溫暖了神州

陪伴在我們左右

你說你也捨不得走

我也很想將你挽留

每一朵花都在回首

看今天已春滿神州

國營民謠賽高!

他的歌詞和本人一樣情緒穩定,不卑不亢,缺點是較難快速給人以強烈的衝擊。

接下來,王登科分析了民謠歌手最喜歡的季節。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歌詞中,春天出現了 81 次(趙雷委員應該做了不少貢獻),冬天 74 次,夏天和秋天分別是 70 次和 47 次。由此可見,最受歡迎的是春天和冬天,最不受歡迎的是秋天。

他也分析了歌手們最喜歡的城市,結果如下: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北方城市完勝南方城市,北京是被唱的最多的地方,出現了 81 次。但是歌手們更愛歌唱“南方”而不是“北方”,“南方”比“北方”多出現了大約 5.7% 。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王登科還統計了一個資料,民謠歌手們是在向前看還是向後看,是對未來寄託希望,還是緬懷過去?

via @超級王登科/wechat

看得出,民謠歌手是在像前看的,至少是活在當下的,“明天”這個詞在歌詞中出現的次數最多,接著是“今天”和“昨天”,而“前天”和“後天”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後,王登科總結了一下民謠歌手的人格畫像:一個熱愛南方的北方小夥子,他游走在成都,昆明,南京,上海,武漢,他時不時覺得世界很操蛋,但依然憧憬著明天,通常來說沒有女朋友,但肯定有幾個糾纏不清的前女友,春天他感到快樂,冬天他感到孤獨,他懷念故鄉故土,唱著小情小愛,南方的姑娘啊,北方的女王……

微在君感覺,王登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指標,或者是出於難以統計而放過了這一點,那就是民謠歌手的出行方式,以及由此可推的經濟狀況。印象裡,民謠歌手們最愛的交通方式就是火車,不是時速 350 敞亮通透的高鐵動車,而是車廂裡蕩漾著腳丫子味兒的綠皮火車,要從北方開往春天,開往希望,開往遍地稻田、遍地姑娘的美好南方。

畢竟,這屆民謠歌手最大的特點就是又窮又酸啊!

愛笑的民謠歌手,運氣都不會太好。

via @相征/weibo

看看對岸的陳綺貞老師,人家多體面。

大部分民謠歌手們沒吃過什麼了不起的苦頭,只有一身貧窮的記憶,漂過幾個二三線城市,登時覺得自己領悟人生了,遂以一種擰巴的深情,操著漏風的煙嗓,配上含混不清的含痰式唱法,表演著未老先衰的故作滄桑,再沒皮沒臉地傾訴對某個姑娘的意淫,一首歌下來,你除了驗證民謠歌手都是臭不要臉的男權癌以外,搞不清他們到底想表達什麼,可能是貪嗔癡恨愛惡欲裡的一種,總之,既得不到,又忘不了。

via 網易雲音樂

他們的歌詞跟大資料流水線寫出來的差不多,不是像川普演講一樣單調,就是像郭敬明小說一樣矯揉,要不就像晉江小黃文一樣色☆禁☆情;伴奏是把按不准的吉他,就著幾個簡單的和絃,逼格高一點的,加一些小號或者嗩呐來撐排場;唱歌最好能用方言唱,一邊象徵著遠方,另一邊象徵著故鄉。

樂評人楊波老師一度將如今的民謠歌手們喻為一片平癱在地上的泥,這灘泥唉聲歎氣卻又死心塌地作塗地狀:我可憐啊,我傷感,我傷感啊,我可憐。他們的音樂只有兩種姿態:自憐和造作。他們沉浸在被迫害的人設裡,不僅自憐,還要顯擺自己在自憐,他們自戀、自瀆、自欺、自取其辱、自言自語、自我感動……唱來唱去,都是沉溺在騷柔的“小我”裡,酸腐、庸俗、諂媚、傷情,自以為把生☆禁☆殖☆禁☆器唱出來就是文藝,把擼管唱出來就是坦蕩,然而姑娘們為什麼還不來睡我?

搖滾和民謠的區別。via @反褲衩陣地/weibo

事實上,民謠確實是最接地氣、最愛表達自我的音樂流派。

當代民謠音樂(Contemporary folk music)起源於西方,和地域性的民歌不一樣,民謠無關民族和傳統,而是基於民間和當下,談論現實的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電影《醉鄉民謠》裡有句臺詞: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會過時,那它就是民謠。

民謠作品確實都是大白話,配器也簡單,便於傳唱。但好的民謠作品,和任何好的文藝作品一樣,表達到位,立意深刻,世俗但不庸俗。

有個現象特別有意思,民謠火起來的時代,都是社會轉型、意識覺醒的時代,因為大家都需要表達自我,抒發情緒。像 1960 年代的美國,民謠是非常激進的表達方式,伴隨反戰、反種族主義的左翼思潮蓬勃發展。當時,鮑勃·狄倫的歌聲就是人們的抗議的聲音,《 Blowing in the Wind 》引領了新民謠浪潮。這首歌發表幾個月之後,馬丁·路德·金發表了著名的演講《 I Have a Dream 》,拉開了美國民權運動的大幕。

民謠歌手們用歌聲表達自己的世界觀,所以歌詞對於民謠非常重要。鮑勃·狄倫的每首歌詞都像詩,他年輕時的時候也在如何吐字清晰上下了很大功夫。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稱他是“英語文學傳統中的偉大詩人”,瑞典學院也說:“狄倫出版的大量專輯均涉及社會環境、宗教、政治和愛情。”

鮑勃·狄倫又影響了臺灣的李雙澤、胡德夫和楊弦,於是又有了《少年中國》、《美麗島》和臺灣 70 年代的新民歌運動和政治運動。

《美麗島》這首歌見證了三十年臺灣民主化歷程,這首歌被譽為臺灣“自己的歌”,歌中的“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載負著幾代人對這片土地的複雜情感。

1970 年代,中美建交,台美斷交,臺灣在國際社會受到了冷落,被聯合國甚至世界衛生組織開除了。臺灣一時在國際社會孤立無援,羅大佑寫出了這首《亞細亞的孤兒》:

1973 年香港經濟低迷,音樂人黃霑給電視劇《獅子山下》寫了同名主題曲《獅子山下》,抒寫香港草根階層掙扎苦鬥、逆境求強的故事,這首歌一掃沉痛,大氣磅礴,意氣風發,很有勵志的色彩。電視劇前後持續 21 年,超過二百集,這首歌也在港島耳熟能詳,被稱為香港“城歌”。

這些動人的民謠,拋開政治立場,也很難不被打動。其實我們大陸也有好的民謠,只是我們一直在歌頌生活,從來沒激進過。90 年代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露天電影院》、《白衣飄飄的年代》、《白樺林》……都很美好,但和那些酣暢淋漓的歌曲相比,好像是少了那麼一股子氣性。

中國還有一種更“土”的民謠,方言民謠,更像民歌,更有地方味兒,更生活化,既有地域性,又有生命力。

“你是那天上的奇女子,我是那地上的拉拉纓。”——《賢良》

“巴山夜雨紛紛,何處留故人?仿若夢中鏡裡畫,風細水清沙。”——《巴山夜雨紛紛》

“今朝阿拉兩噶頭拿起一把木琴,來唱唱阿拉一道經歷過額童年。男小歪請儂點好打火機,小姑娘準備衛生巾擦眼淚。”——《上海童年》

這些民歌化的民謠也很可愛,超越了什麼亂七八糟的社會價值,他們歌唱生活,直抒胸臆,而不是滿嘴生☆禁☆殖☆禁☆器,無聊當有趣,也不是“她是個三十歲,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可否留有當年的一絲清純”親戚式操心。

好在,我們的民謠音樂前進了一大步,我們中國有了屬於自己的國營民謠。

via 鳳凰網:趙雷翻唱兩會版《成都》網友:感動之餘受到鼓舞

和我在春天的街頭走一走,哦~

春花溫暖了神州

陪伴在我們左右

你說你也捨不得走

我也很想將你挽留

每一朵花都在回首

看今天已春滿神州

國營民謠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