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希臘和羅馬發明的大雜燴:細數歐洲中世紀的投石器

中世紀的投石器是攻城戰中使用的武器,一般是投擲石塊或其他物體的裝置。“彈射”(Catapult)這個詞來自於兩個希臘語單詞"kata"和"pultos"。“kata”指的是向下的,“pultos”指的是在戰鬥中攜帶的一個小圓盾,Katapultos就是指“盾彈”。

中世紀時使用的攻城彈射器有許多類型,但通俗來說任何可以投擲物體的機器都可以被認為是彈射器,但中世紀的彈射器一般會有平衡的中央杠杆,類似於蹺蹺板。

中世紀彈射器的主要類型包括:

弩車(Ballista) – 就像是放大版的弩弓,主要依賴于張力;

重力拋石機(Trebuchet) – 由杠杆和吊環組成,可將重200磅的物體投擲出大概300碼遠的距離;

軍用射石機(Mangonel) – 物體是從一個巨大的碗裝容器中彈射出的;

石弩(Springald) – 弩弓的變種

弩炮(Onager) – 投石器的一種

國王愛德華(King Edward)曾命令他的首席工程師傑姆斯•喬治研發一款全新的、更大的投石機並命名為戰狼,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最強大的投石機。

中世紀的投石器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希臘和羅馬人都有各種發明,而發展到歐洲則多為法國人廣泛使用。歷史記錄顯示,這些武器是在1216年在多佛圍攻(Siege of Dover)期間被引入英格蘭的——其他類型的攻城武器也是如此。

法國皇太子帶領軍隊用這股強大的力量成功穿越海峽、圍攻多佛城堡、進行猛烈攻擊,對敵人和地方城堡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戰鬥期間,弩車、投石器、弩炮等多種投射器都被應用其中,雖作為輔助武器,卻起到了“開山”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