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與其經常給孩子講道理,不如設法讓孩子自己悟出道理——說得真好

如何打開沉默型學生那張嘴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在很多課堂上,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課上不發言,或者說不踴躍主動發言。他們坐姿很端正眼神也很專注,可是在課堂上,卻處於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

即便偶爾被教師提問,回答時也是磕磕絆絆,支支吾吾,說不到問題的關鍵。

學校班級容量比較大,

可能學校教育顧及不到每一個學生,這個時候就涉及到我們家長了。回到家以後,我們如何給孩子提供一個表現自我的平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針對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影視劇,比如小興趣來聊聊天,讓孩子的嘴真正動起來。

那麼,在動的過程中,只要有一點亮點,就及時表揚鼓勵。然後在他心情最佳的時候進行恰當引導。試想,如果把這種狀態運用在課堂上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讓孩子自己感悟到這一點。這樣聽課,是十分有效率的。

現在很多孩子非常反感別人給自己講大道理,因為他們在學校聽了很多,回到家,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要講大道理。我們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自己悟出道理,要知道他自己悟到的東西往往是真正記在心裡的。